深秋的柳荫被一层金黄包裹,老桂树的花瓣簌簌飘落,铺成一条柔软的花径,空气里满是甜得发腻的香气。王俊凯坐在轮椅上,身上盖着溪然新织的羊绒毯,指尖搭在扶手上,随着微风轻轻动着。苏清颜坐在他身旁的藤椅上,手里握着他的手,两人就这么静静地望着庭院里飘落的桂花,眼里没有波澜,只有历经岁月沉淀的安详。
最近二老的身体愈发沉缓,王俊凯的话少了许多,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目养神,唯有听到孩子们的声音,或是触及熟悉的柳编工具时,眼里才会泛起些许光亮。苏清颜的视力下降得厉害,只能模糊看清眼前的人影,却总能准确地握住王俊凯的手,仿佛两人之间有某种无形的牵引。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守在柳荫,轮班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谁也不愿错过这最后的陪伴时光。
溪然端着一碗温热的银耳羹走过来,脚步放得极轻:“爷爷,奶奶,喝点银耳羹暖暖身子吧,我炖了好久,很软烂。”她蹲在王俊凯身边,小心翼翼地把碗递到他嘴边,用小勺舀起一勺,吹了吹才喂进去。王俊凯慢慢咀嚼着,嘴角露出一丝微弱的笑容,算是回应。
苏清颜靠在藤椅上,轻声问道:“糯糯呢?今天怎么没听到她的声音?”溪然笑着回答:“糯糯在书房编柳编呢,说要给您和爷爷编一对桂花样式的靠垫,等编好了就给您送来。”苏清颜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期待,那是对晚辈手艺的期盼,也是对亲情的眷恋。
泽安推着王俊凯往桂花树下挪了挪,让他能更清楚地看到满树繁花。顾念抱着吉他坐在石阶上,弹起了舒缓的《柳荫天伦谣》,温柔的旋律在庭院里回荡,像是在诉说着这段跨越数十年的温情岁月。孩子们围在二老身边,轻声聊着天,讲着柳编书屋的近况,讲着村里的新鲜事,刻意避开那些伤感的话题。
“爷爷,昨天又有几位城里的老师来学柳编,说要带回去教学生呢。”辰宇笑着说,试图让气氛更轻松些。王俊凯的手指轻轻动了动,似乎是在为这个消息感到高兴。苏清颜靠在藤椅上,跟着旋律轻轻打着节拍,嘴里断断续续地哼着歌词,虽然不成调,却满是温情。
最小的五代宝贝被妈妈抱在怀里,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轻轻摸了摸王俊凯的脸颊:“太太爷,你要好好的,我还要听你讲编柳编的故事呢。”王俊凯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小家伙天真无邪的脸庞,眼里闪过一丝光亮,他想抬起手摸摸孩子的头,却没了力气,只能任由手臂缓缓落下。
溪糯拿着刚编好的小柳编桂花跑过来,看到这一幕,连忙把小家伙抱到王俊凯手边,让他的手轻轻搭在自己和小家伙的手上:“太曾爷爷,您看,我编的桂花好看吗?等我编好靠垫,您靠在上面就不会累了。”王俊凯紧紧握着她们的手,嘴角的笑容渐渐清晰,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中午,汐玥做了王俊凯和苏清颜最爱吃的小米粥和清蒸鱼,耐心地喂他们吃。王俊凯吃了几口就没了胃口,苏清颜也只是喝了小半碗粥。孩子们看在眼里,心里都沉甸甸的,却依旧强颜欢笑,陪着他们聊天,讲些开心的往事。
饭后,孩子们扶着二老回屋休息。王俊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呼吸渐渐平稳,像是睡着了一般。苏清颜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静静地看着他,眼里没有泪水,只有深深的不舍与眷恋。“老头子,这辈子,谢谢你陪着我,陪着孩子们,陪着这门柳编手艺。”她轻声说,声音轻得像一阵风,“我们把该做的都做了,把该守的都守了,没遗憾了。”
傍晚,王俊凯醒了过来,精神似乎好了一些。他示意泽安把自己推到窗边,看着庭院里忙碌的孩子们,又看了看身边的苏清颜,轻声说:“清颜,孩子们都长大了,懂事了,柳编也传下去了,我放心了。”
苏清颜点点头,握紧他的手,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我也放心了,咱们一起走了这么多年,够了。”
孩子们围在床边,静静地看着二老,眼里满是泪水,却没人敢哭出声,生怕打破这最后的宁静。顾瑶安哽咽着说:“太曾爷爷,太曾奶奶,我们会一直陪着你们,把柳编好好传下去,把柳荫守好。”
王俊凯看着孩子们,慢慢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安详的笑容,像是完成了最后的使命。苏清颜紧紧握着他的手,头靠在他的肩膀上,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庭院里的桂花依旧飘落,旋律依旧回荡,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将这最温暖、最安然的瞬间永远定格。
夜色渐深,柳荫的灯光柔和而温暖。王俊凯和苏清颜靠在床头,手牵着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们的一生,平凡却伟大,用一双巧手编织岁月,用一份坚守传承文化,用一世温情守护家庭。而这份温情与坚守,会永远留在柳荫的庭院里,留在每一件柳编作品里,留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温暖着往后的每一个春秋。
喜欢他眼里有星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他眼里有星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