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的青竹村还浸在薄雾里,雾像一层软乎乎的棉花,裹着月光米田的清香飘进院子。我被院外 “咔嚓咔嚓” 的镜头调试声吵醒,扒着窗缝一看 —— 省台的摄像大哥扛着黑沉沉的机器,镜头对准泛着微光的米田,成精的课件却飘在镜头前 “作妖”,用飘带甩成 “S” 形挡镜头,一会儿又摆成歪歪扭扭的爱心,嘴里还扯着嗓子喊 “拍我拍我!我是青竹村第一网红~”,气得导演大哥举着场记板追着它赶:“课件你再抢镜,专题报道要改成‘课件个人秀’,经费都给你买飘带!”
“导演别跟它计较,这课件就这点小脾气,跟个求关注的小朋友似的!” 我赶紧套上衣服跑出去,刚踩在田埂上,露水就渗进鞋缝,凉丝丝的贴在脚背上。凤阿婆抱着穿新礼服的凤凰鸡站在不远处,新礼服是红绸缎绣的金线,裙摆缝了圈 “珍珠”—— 其实是涂了白漆的小石子,阳光透过薄雾照在上面,闪着细碎的光。凤凰鸡一扑腾翅膀,两颗 “珍珠” 滚进米田里,在稻穗间蹦了两下,活像撒了两颗 “会滚的小月亮”。
“阿婆,这‘珍珠’要是掉光了,凤凰鸡又成‘掉装备的鸡哥’,上镜该不体面了!” 我蹲下来帮着捡 “珍珠”,指尖刚碰到石子,凤凰鸡突然啄了下我的手背,还用嘴扯着我的衣角往米田中央拉 —— 原来它瞅着米田中央的光最亮,想站在那儿拍照,活像个 “追求 c 位的小明星”,连鸡冠都歪着朝镜头方向。导演大哥举着场记板笑:“这鸡还挺有镜头感,正好拍个‘凤凰鸡巡田’的镜头,比摆拍的自然多了,肯定能火!”
可刚架好机器准备拍,又出了状况。河神爷爷领着小龙虾精们浩浩荡荡过来,每个小家伙都用虾钳夹着块小木板,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青竹村欢迎您”,有的还画了笑脸,颜料沾得虾钳上都是。它们刚凑到镜头前,最调皮的那只突然爬上摄像机支架,用虾钳夹着镜头盖往下拽,像是想 “亲自操作机器”,吓得摄像大哥赶紧停机,手忙脚乱去护镜头:“小家伙别碰!这机器比你还贵,摔坏了咱都赔不起!”
小龙虾精却以为在玩闹,举着镜头盖往草丛里跑,其他小龙虾精也跟着追,米田边瞬间乱成 “抢镜头盖大赛”,虾钳碰撞的 “咔哒” 声混着笑声,惊飞了田埂上的麻雀。河神爷爷急得直跺脚,手里的螺蛳筐晃得 “哗啦” 响:“你们这些小调皮,省台的人在呢,别丢人现眼!” 结果那只调皮的小龙虾精,居然把镜头盖藏进自己的虾壳里,缩成个红通通的球,滚进狗尾草丛,只露个虾钳尖。导演大哥绕着草丛找了两圈,笑着说:“这小龙虾精比我家娃还会藏东西,干脆加个‘精怪寻宝’的环节,肯定有意思!”
更逗的是,那只小龙虾精藏好后,还偷偷用虾钳夹着根草,在草丛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箭头,指向自己藏身处 —— 像是怕大家找不到,又想保留点 “寻宝的仪式感”。我跟着箭头一扒草,果然看见个红通通的虾球,伸手一捏,镜头盖 “啪嗒” 掉出来,逗得省台的工作人员都围过来看热闹。
好不容易把镜头盖找回来,开始拍 “村民劳作” 的镜头。张大爷扛着锄头站在米田边,锄头把被磨得光滑,还带着点泥土的潮气。导演让他表现出 “勤劳朴实” 的感觉,结果课件飘到他耳边嘀咕:“要酷要帅!锄头扛在肩上,嘴角叼根草,这样才像‘乡村型男’,上镜好看!” 张大爷被它忽悠得真叼了根狗尾草,锄头扛得歪歪扭扭,还故意皱着眉头,活像个 “乡村版古惑仔”,逗得摄像大哥手一抖,机器都晃了。
“课件你别瞎指挥!这是专题报道不是搞笑视频!” 我赶紧把课件拉开,结果它趁我不注意,飘到张大爷的锄头把上,用马克笔飞快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鸡,旁边写着 “凤凰鸡同款锄头”,气得我伸手去拍它飘带:“你再添乱,我把你关在螺蛳筐里当‘螺蛳盲盒’,让小龙虾精们围着你转!”
拍文创展示环节时,更离谱的事发生了。李婶刚把文创盲盒摆成 “金字塔”,盲盒用的浅棕色牛皮纸沾着点米香,盒上的歪尾鸡图案在灯光下泛着油光。小龙虾精们偷偷溜到后面,往每个盲盒里塞螺蛳,说是 “给观众的惊喜”,有的还在螺蛳壳上画了星星、虾钳,像是 “定制款彩蛋”。
有个省台的记者蹲下来拆盲盒,刚打开就掏出颗画着笑脸的螺蛳,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这盲盒里居然还有‘活彩蛋’?青竹村的文创也太接地气了吧!” 李婶赶紧打圆场:“这是咱们村的‘特色互动’,观众打开盲盒能摸到螺蛳,就像摸到青竹村的烟火气~” 导演大哥一听,立马让摄像大哥拉近镜头:“这个点子好!加个‘盲盒拆箱’的镜头,让观众也感受下这份惊喜!”
结果记者又拆到个装着小龙虾壳钥匙扣的盲盒,钥匙扣的虾壳涂着带细闪的红颜料,还挂着张纸条,写着 “小龙虾精亲手制作,限量款哦~”,字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课件的手笔。记者捏着钥匙扣笑:“这限量款也太特别了,我得好好收着,以后去青竹村,还得找小龙虾精签名,要个‘同款虾钳印’!”
最热闹的是拍 “精怪互动” 环节。原本计划凤凰鸡跳段广场舞,小龙虾精们在旁边伴舞,结果凤凰鸡跳着跳着,没注意地上滚的 “珍珠”,脚一滑摔了个 “鸡吃屎”,礼服裙摆也扯破了个小口,露出里面雪白的绒毛。凤阿婆刚想过去扶,没想到凤凰鸡顺着摔倒的姿势,在地上打了个滚,把扯破的裙摆当成 “披风” 甩了甩,还歪着脑袋 “喔喔” 叫,像是在 “表演杂技”,台下瞬间爆了笑声。
更暖心的是,小龙虾精们围过来,用虾钳夹着布条,想帮凤凰鸡缝裙摆 —— 有的把布条往鸡身上缠,有的往自己身上绕,越缝越乱,却把导演大哥感动得直拍机器:“这画面太温馨了,比刻意安排的还好看,这才是青竹村的魂!”
中午吃饭的时候,省台的工作人员都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树影洒在地上,斑斑点点的。凤阿婆端来煮玉米,玉米须还沾着水汽,咬一口软糯香甜;李婶端来小龙虾米糕,米糕上的小龙虾造型惟妙惟肖,还带着点荷叶的清香;张大爷拿出珍藏的月光米酒,酒坛打开时,酒香混着米香飘散开,馋得小龙虾精们都围着酒坛转。
凤凰鸡蹲在导演大哥旁边,时不时啄口玉米,还会把掉在地上的玉米粒叼给导演;小龙虾精们更胆大,围着工作人员的碗转,有的还敢用虾钳夹米糕,吓得工作人员赶紧把碗递过去:“给你给你,别夹到我手!” 导演大哥喝着米酒,抹了把嘴笑:“你们村真是太有意思了,人热情,精怪可爱,比拍什么大片都开心。这专题报道播出去,肯定有很多人想来青竹村玩!”
我心里正暖着,手机突然 “嗡嗡” 震起来 —— 是之前合作的刘总发来的消息:“看了你们博览会的报道,想跟你们合作开发乡村研学项目,下周我带团队去青竹村考察,记得准备下,想看看农耕体验、精怪互动这些方向。”
“乡村研学项目!” 我举着手机喊出声,张大爷手里的玉米都差点掉了。凤阿婆抱着凤凰鸡笑:“那我得给凤凰鸡做套‘研学导师服’,红绸缎绣上‘青竹村导师’,让它教小朋友们认农作物!” 张大爷摸着锄头把说:“我来开发‘农耕体验’项目,让小朋友们学除草、磨米,体验咱农村的日子!” 河神爷爷则对着小龙虾精喊:“你们以后要教小朋友钓小龙虾,可别再抢鱼竿了!” 小龙虾精们举着螺蛳 “咔哒咔哒” 响,像是在保证。
下午继续拍摄时,课件突然变得特别乖,不仅不抢镜,还帮着引导镜头 —— 一会儿飘到米田边,用文字拼 “拍这里!米粒发光好看!”,一会儿又飘到文创区,提醒 “拍盲盒金字塔!”。导演大哥举着场记板笑:“看来课件也知道要给青竹村争光,变得懂事了!” 可拍最后一个 “全村大合影” 镜头时,课件还是忍不住 “皮” 了一下 —— 在镜头前甩着飘带,唱了首自己编的 rap:“青竹村,真热闹,精怪文创少不了,月光米,亮堂堂,欢迎大家来捧场~”,调子跑了八百里,却逗得所有人都笑了。
傍晚的时候,拍摄终于结束了。省台的工作人员收拾好设备,摄像机的镜头盖被小心地收进包里 —— 这次还特意让小龙虾精 “检查” 了一遍,确保没藏东西。凤凰鸡突然追上去,用嘴叼着导演大哥的衣角,尾巴晃来晃去,像是舍不得他们走;小龙虾精们则举着自己画的 “欢迎再来” 小木板,递到每个人手里,有的还在木板上印了个虾钳印。导演大哥蹲下来摸了摸凤凰鸡的头:“放心,专题报道播了,我们肯定还来,到时候还要跟你们一起拍‘青竹村研学记’!”
送走省台的人,大家都累得坐在槐树下,凤阿婆给每个人递了杯凉茶,杯子是粗陶的,带着手工捏制的纹路,凉茶里放了点薄荷,喝起来清甜解暑。张大爷喝着凉茶,看着远处泛着微光的米田说:“没想到省台的人这么随和,还喜欢咱们村的精怪,这专题报道播出去,咱们村肯定能火!以前咱村连外人都少来,现在能上电视,能跟企业合作搞研学,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李婶手里把玩着个文创盲盒,盒上的歪尾鸡图案在夕阳下泛着光:“刘总要搞研学项目,咱们得赶紧准备,磨米的石磨得擦干净,钓小龙虾的鱼竿得修修,还得给小朋友们准备小礼物 —— 比如迷你版的鸡毛书签,肯定受欢迎!”
我看着大家脸上带着汗的笑容,心里满是感动。刚想开口说点什么,课件突然飘过来,用文字拼 “我想到了!研学项目可以加个‘精怪课堂’!我来教小朋友们写 rap,凤凰鸡教跳舞,小龙虾精教…… 教夹螺蛳!保证好玩!还能给每个小朋友发‘精怪课堂结业证书’,盖咱们村的专属印章!” 小龙虾精们一听,赶紧举着螺蛳凑过来,最大的那只还用虾钳夹着我的裤腿,像是在求赞同。
暮色渐浓,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月光米田开始泛着淡淡的微光,像撒了一地碎星星。凤凰鸡站在田埂上,对着夕阳 “喔喔” 叫,声音洪亮,像是在庆祝今天的顺利;小龙虾精们在鱼塘边跳来跳去,有的跳进水里,溅起小小的水花;课件飘在米田上空,用文字拼 “青竹村会越来越好!”,晚风一吹,文字晃来晃去,满是期待。
我知道,专题报道和研学项目只是新的开始。以后青竹村还会有更多的惊喜 —— 比如小朋友们在米田边学磨米,在鱼塘边钓小龙虾,在 “精怪课堂” 里笑闹;比如咱们的文创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有精怪、有温暖的小山村;比如村里的日子,会像月光米田的微光一样,越来越亮,越来越红火。
喜欢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