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祚的策略则完全不同。
他深知山民、农户和猎户的性格,他们没有流民那种绝望,却有着对家乡最深的眷恋和骨子里的坚韧悍勇。
他没有在城里大张旗鼓,而是带着小队精干人马,直接深入瑶山、壮寨,拜访头人、族长。
他带着丝绸、盐巴、铁器等硬通货作为礼物,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皇帝的承诺和焦琏的保证。
“头人,陛下有旨,抗清保家,不分彼此!汉、俍、瑶、壮,皆是大明子民!
寨子里的好后生,跟着我们出去打仗,军饷、田亩、抚恤,和汉家儿郎一模一样!立了功,朝廷给你们寨子赐匾额,免徭役!”
同时,他在各处的山口要道、集市设立招兵点。
针对猎户,他亮出了崭新的强弓硬弩和鸟铳。
“会用弓的,来试试!拉得开这石力弓,饷银再加三成!”
“会使铳的,好汉子!来了就是火器营的骨干!”
“山里的好手,给我们当哨探,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者,格外重赏!”
这些实实在在的条件,加上对“保家”的号召,打动了许多不安于山林、渴望建功立业的各族青年。
他们信任秦良玉和焦琏这样的名将,更相信朝廷这次是动了真格,拿出了真金白银。
李承祚麾下,很快汇聚了大量擅长山地作战、射术精准的悍卒。
赵兴的任务最为精细。
他的招兵点设在学宫旁、集市口,要求也最高。
不仅要身体强健,还需略通文墨,身家清白。
“识字的,站左边!会算数的,站左边!家里是匠户的,也站左边!”
他在招募普通兵员的同时,更像是在进行一次人才筛选。
这些“良家子”和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将被作为未来的书记官、匠师、医官来培养,是新军的骨架和技术支柱。
虽然招募速度慢,但每一个都是宝贵的种子。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经过初步筛选的青壮,从广西各地,由各路军将带领,汇聚到桂林、柳州等几个大的集训点。
焦琏亲自巡视各营,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新兵营地,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惶恐又带着些许兴奋的新兵面孔。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流民、农户、猎户!你们是大明的新军,是陛下的将士!”
“记住你们为什么来这里!记住你们身后的父母妻儿!”
“练好本事,跟着我焦琏,杀敌报国!”
整个广西,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一支在战火与白银中催生出的新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型、壮大。
而朱由榔这段日子也同样在桂林几处新的兵营视察。
桂林目前设了三座大型兵营校场,都设在城外。
第一处营地,流民新兵营。
这里充斥着不安与茫然。
新兵们大多面黄肌瘦,穿着刚刚发放的、尚不合身的号衣,队列歪斜,动作生疏。
当他们看到皇帝一行人时,更是显得手足无措,纷纷跪倒,头都不敢抬。
朱由榔没有直接走向将台,而是缓步穿过人群,在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身材瘦削的少年兵面前停下。
他俯身,亲手将少年扶起。
“哪里人?”皇帝的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威严。
“回…回陛下,梧…梧州…”少年声音颤抖。
“家里还有人吗?”
“没…没了,李成栋攻进梧州,都没了…”
朱由榔沉默了一下,拍了拍少年单薄却努力挺起的肩膀,声音提高了一些,确保周围的新兵都能听到:
“没了家,朝廷就是你的家!没了田,朕分田给你们!好好跟着焦将军练,练好本事,将来不光能吃饱饭,还能为自己,为那些和你们一样受苦的百姓,挣一个不再流离失所的太平天下!”
他环视周围那些抬起的面孔,目光坚定:
“朕向你们保证,你们吃进嘴的每一粒粮,拿到手的每一文饷,都是干净的!是朕从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手里夺回来,专门用来养兵抗清的!你们,是朕和朝廷的希望!”
没有高深的道理,只有最直白、最能触动这些底层出身兵士心弦的承诺。
人群中,一些人的眼神渐渐从麻木茫然,变得有了一丝光亮和坚定。
第二处营地,山地新兵营。
这里的气氛则截然不同。招募来的俍、瑶、壮族士兵大多体格精悍,眼神中带着山民特有的野性和审视。
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皇帝,礼节不算规范,却自有一股彪悍之气。
朱由榔没有在意这些细节,他走到一名俍兵射手面前,拿起对方那张造型独特的硬弓,掂了掂分量。
“好弓!”他赞了一句,随即对陪同的将领和周围的士兵朗声道:
“朕知道,你们都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勇士!山林是你们的家,也是大明的屏障!朝廷需要你们的勇武,更需要你们的忠诚!”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郑重:
“凡我大明将士,无论来自何族,但有功勋,一体封赏!但有牺牲,一体抚恤!
汉、俍、瑶、壮,皆为朕之赤子,皆为守护这华夏山河的英豪!”
“跟着焦将军,好好练!将来北伐,你们就是大军的先锋,是插入鞑子心脏的尖刀!”
这番打破畛域、极具感染力的讲话,让这些原本与朝廷有些隔阂的山地士兵们发出了低沉的欢呼,许多人的脸上露出了被尊重和认可的激动。
第三处营地,技术新兵与军官预备队营地。
这里的新兵明显纪律性更强,其中不少人甚至带着书卷气。
朱由榔视察了正在学习火器操作的队伍和进行沙盘推演的军官预备队。
他没有过多打扰训练,而是对负责的将领和教习们强调:
“这些人,是未来新军的筋骨和头脑!火器,是克敌制胜的关键;谋略,是减少伤亡的保障。
告诉这些识文断字的秀才兵,朕不要他们去冲锋陷阵当炮灰,朕要他们用脑子打仗,用技术杀敌!
他们的功劳,朕会记着,朝廷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才!”
几次视察,朱由榔的话语都极其务实,直指人心。
他不仅是在鼓舞士气,更是在亲自向底层将士传达他的意志,确保他投入的巨资和推行的新政,能够真正转化为军队的忠诚与战斗力。
皇帝亲临营地,与普通士兵交谈的消息不胫而走,极大地振奋了军心,也让焦琏等人的征兵和练兵工作,推进得更加顺畅。
这支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军,从诞生之初,就深深烙上了朱由榔的个人印记。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