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反击之后,网络世界尘埃落定。污蔑者偃旗息鼓,法律的追诉程序已然启动,等待他们的将是应有的制裁。而经此一役,“星火农园”这个名字,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正面姿态,深深烙印在了公众心中。
因祸得福,这四个字成为了此刻星火农园最真实的写照。
那句“被嫉妒的好品质”,在真相大白后,不胫而走,反而成了星火农园最响亮、最硬核的广告语。人们津津乐道的,不再仅仅是黄瓜的口感或酱菜的风味,更是这份品质背后所代表的坚持、良心与不畏强权的风骨。
带来的最直接效应,就是订单的爆炸式增长。
小程序后台的访问量和咨询量翻了数倍不止,新注册用户如潮水般涌来。“星火菜友团”的规模急剧扩张,需要建立新的分群才能容纳。“翡翠玉”黄瓜和“外婆秘藏”酱菜几乎上架即空,连带着基地的其他时令蔬菜和青龙山林下散养的土鸡蛋,都变得奇货可居。之前主动联系我们的那些大型连锁超市、精品渠道,合同签署流程大大加快,供货量要求不断提升。
仓库里,打包好的货物堆积如山;工坊内,外婆和王婶她们不得不开始两班倒,才能勉强跟上需求;基地里,乡亲们在沈建斌的指导下,更加精细地进行着水肥管理和轮作安排,确保在提升产量的同时,品质丝毫不打折扣。
这甜蜜的负担,让整个团队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疲惫而兴奋的笑容。这是一种被市场强烈认可、被消费者真心喜爱的巨大成就感。
与此同时,那个在风波中依然稳步推进的计划——小型水产养殖,也终于圆满落地。
在青龙山脚下,靠近溪流的那片洼地,一个占地约三亩的生态池塘已然挖掘成型,引入了清澈的山泉水。我们投放了第一批本地青虾和清水蟹苗,并在池塘边种植了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
这天清晨,我站在新修的塘埂上,看着微风吹拂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偶尔能看到小虾灵活的身影在水中穿梭。顾青舟在一旁记录着水质的初始数据,沈建斌则在检查投喂设施。
“循环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总算完成了。”顾青舟满意地说,“未来,塘泥可以定期清理,作为青龙山果树和药材最好的有机肥;而山上的落叶和部分杂草,也可以作为池塘里部分生物的饵料补充。这是一个真正的生态闭环。”
李老栓带着几个村民,正在池塘边加固围栏,乐呵呵地说:“这下好了,咱们这山里,有树有果,有鸡有鹅,现在还有了虾兵蟹将,越来越像个宝地了!”
是的,从山下的精品蔬菜,到山上的林果药材、生态禽蛋,再到这池塘里的水产,星火农园的产品矩阵变得更加丰富,其背后依托的生态循环系统也愈发稳固和健康。这为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一切,都步入了蒸蒸日上、良性循环的正轨。
管理上,经过初期的磨合,《员工手册》和合作社管理细则得到了绝大多数乡亲的理解和执行,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规范性都大大提高。沈建斌的回归,极大地缓解了顾青舟的技术压力,两人配合默契,一个抓宏观数据与科研对接,一个抓一线生产与技术落地。
财务上,随着订单的稳定和渠道的拓展,现金流非常健康,不仅足以支撑当前的扩张和运营,也为后续可能的科研投入或新的项目尝试储备了力量。
品牌上,经历了淬炼的“星火农园”,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品牌,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良心品质”、“新农人精神”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符号。
傍晚,我漫步在青龙山上。果苗已经成活,吐露着新绿;林下的土鸡在悠闲地觅食;远处的池塘映照着天边的晚霞,安详而充满生机。山下,基地和工坊灯火通明,依旧是一片忙碌景象。
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没有摧毁我们,反而如同一次高压锻造,剔除了杂质,让星火农园的根基更加深厚,筋骨更加强健,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它的价值与光芒。
喜欢退网后,我靠种田火遍全网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退网后,我靠种田火遍全网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