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像一块浸了水的灰布,慢悠悠地盖住了整个苏家村。西天最后一抹橘红被黛色的山影吞掉时,苏念桃屋里的煤油灯也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棂,在泥地上投下一方晃动的光斑,像极了她此刻七上八下的心绪。
桌上的复习资料已经翻得卷了边,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在眼前晃来晃去,可她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明天就是高考了,这场被全村人视作“鲤鱼跳龙门”的考试,压得她胸口发闷。她知道,这不仅是她自己的出路,更是全家的期盼——母亲赵秀兰总在夜里借着月光纳鞋底,说要攒够她上大学的路费;父亲苏老实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地,脊梁骨弯得像张弓,却从不说一句累。
“桃儿,歇会儿,喝碗糖水。”门外传来母亲温和的声音,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赵秀兰端着一个粗瓷碗走了进来。碗里的红糖水冒着热气,糖粒还没完全化开,沉在碗底,映得灯光暖融融的。
苏念桃放下笔,接过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心里的焦躁似乎被熨帖了些。“娘,您还没睡啊?”
“这就睡,这就睡。”赵秀兰拉过一把板凳坐在桌边,目光落在女儿略显苍白的脸上,疼惜地抬手理了理她额前的碎发,“看这眼睛熬的,都红了。今儿个就别复习了,养养精神,明天才能好好考。”
“嗯,我再看一会儿就睡。”苏念桃小口啜着糖水,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压不住心底的紧张。她知道母亲嘴上说“养精神”,心里比谁都在意这场考试,只是怕给她添压力,才故意说得轻松。
赵秀兰没再劝她,只是坐在一旁默默看着她,手里无意识地绞着围裙。屋里静极了,只有煤油灯芯偶尔“噼啪”响一声,还有院外传来的几声蛙鸣和狗吠,衬得这考前的夜晚格外安宁,又格外沉重。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赵秀兰站起身:“你坐着,娘去给你煮点东西。”
苏念桃想拦:“娘,不用了,我不饿。”
“听话,”赵秀兰拍了拍她的肩膀,“明天要考一天呢,不吃点扛不住。”说着便转身走出了屋子,脚步轻快地走向厨房。
苏念桃望着母亲的背影,心里一阵发酸。家里条件不好,平时顿顿都是粗粮咸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着点荤腥。母亲总说“读书人费脑子,得补补”,可家里的鸡蛋,她从来舍不得吃一个,都攒着给她和弟弟苏念军吃。弟弟念军懂事,知道姐姐要高考,也总把鸡蛋往她碗里推。
厨房方向很快传来了柴火燃烧的噼啪声,还有铁锅被加热的轻微声响。苏念桃坐不住,起身走到厨房门口,倚在门框上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
厨房不大,光线更暗些,赵秀兰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火,火光映着她的侧脸,鬓角的几缕白发看得格外清晰。她今年才四十出头,可常年的操劳让她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手上布满了裂口和厚茧,那是洗衣做饭、下地干活留下的印记。
“娘,我来烧火吧。”苏念桃走过去,想接过母亲手里的柴火棍。
“不用不用,”赵秀兰躲开了,“你快去坐着,别沾一身灰。马上就好。”她掀开锅盖,往锅里加了些清水,水很快就烧开了,冒着腾腾的热气。
接着,赵秀兰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竹篮,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在上面的布,里面躺着六个圆滚滚的鸡蛋,蛋壳带着淡淡的粉色,一看就是刚下没多久的新鲜蛋。苏念桃心里一紧,家里的鸡一天顶多下两个蛋,这六个鸡蛋,怕是母亲攒了好几天的。
“娘,您怎么煮这么多?”
“六个,六六大顺嘛。”赵秀兰笑着,把鸡蛋一个个放进沸水里,“明天早上吃,揣两个在兜里,考试中间饿了也能垫垫。”她的动作很轻柔,像是在摆弄什么稀世珍宝,“煮得嫩一点,好剥,也好吃。”
苏念桃站在一旁,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说不出话来。她知道,这些鸡蛋,母亲原本是打算拿到镇上去卖,换点钱给她买高考要用的铅笔和橡皮的。可现在,全煮给她吃了。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开门的声响,是苏老实从地里回来了。他扛着锄头,身上沾着泥土和草屑,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显然是刚忙完活。
“爹,您回来了。”苏念桃连忙迎上去,想接过他手里的锄头。
苏老实摆摆手,把锄头靠在院墙上,粗声粗气地说:“不用,我自己来。”他抬头看到女儿,脸上的疲惫淡了些,“复习得咋样了?别太熬着。”
“嗯,差不多了。”苏念桃点点头。
苏老实“哦”了一声,没再多问。他向来话少,不擅长表达,对孩子们的关心,都藏在默默的付出里。他走进屋,放下肩上的布包,又转身进了厨房,正好看到赵秀兰在煮鸡蛋。
“锅里煮的啥?”他问。
“鸡蛋,给桃儿明天考前吃。”赵秀兰答道。
苏老实点点头,没说话,转身又走回了自己的屋里。过了一会儿,他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油纸包走了出来,油纸包被叠得整整齐齐,边缘都有些磨损了,显然是存放了很久。
他走到厨房,把油纸包放在灶台上,对赵秀兰说:“把这个也煮了,给桃儿补补。”
赵秀兰打开油纸包一看,里面是半块腊肉,色泽暗红,带着淡淡的烟熏味。她愣了一下:“你咋把这个拿出来了?这不是过年时你舍不得吃,特意藏起来的吗?”
这半块腊肉,是去年过年时,亲戚送来的礼。家里穷,平时根本吃不起肉,苏老实舍不得吃,就用油纸包好,藏在柜子的最里面,说要等家里有大事的时候再拿出来。没想到,他竟为了桃儿的高考,把这宝贝疙瘩拿出来了。
苏老实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桃儿明天高考,是大事。吃点肉,有力气答题。”
赵秀兰没再说什么,眼眶微微有些发红。她把腊肉切成小块,放进另一个小锅里,加上点水,慢慢炖着。腊肉的香味很快就弥漫开来,混着鸡蛋的清香,填满了整个厨房,也飘进了苏念桃的鼻子里。
苏念桃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父亲黝黑的脸庞,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看着锅里翻滚的腊肉和鸡蛋,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赶紧转过身,抬手擦了擦眼角,怕被父母看到。
又过了一会儿,鸡蛋煮好了,腊肉也炖得软烂。赵秀兰把鸡蛋捞出来,放在冷水里浸了浸,这样更容易剥壳。然后,她把剥好的鸡蛋放进一个大碗里,又盛了几块腊肉,连同浓浓的肉汤一起,端到了堂屋里的八仙桌上。
“桃儿,过来吃。”赵秀兰喊道。
苏念桃走过去,在桌子旁坐下。苏老实也拉了把椅子坐下,手里拿着旱烟袋,却没点燃,只是看着女儿。
“快吃,鸡蛋趁热吃,补脑子。”赵秀兰把碗推到苏念桃面前,又给她夹了一块腊肉,“这腊肉炖得烂,好嚼。”
苏念桃拿起一个鸡蛋,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顺着手臂蔓延到心底。她咬了一口,蛋清嫩滑,蛋黄香浓,带着淡淡的烟火气,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鸡蛋。她又夹了一块腊肉,肉香浓郁,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可吃着吃着,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咋了这是?”赵秀兰慌了,连忙放下筷子,伸手去擦她的眼泪,“是不是不好吃?还是哪里不舒服?”
苏念桃摇着头,哽咽着说:“不是,娘,好吃,太好吃了。”她抬起头,看着父母,眼泪流得更凶了,“爹,娘,你们也吃啊,别光看着我。”
“我们不吃,你吃。”苏老实摆摆手,声音依旧粗声粗气,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温柔,“我们天天都能吃,你明天要考试,得多吃点。”
赵秀兰也跟着说:“是啊,桃儿,你吃。娘和你爹不饿,刚才做饭的时候已经吃过了。”
苏念桃知道,他们是舍不得吃,都想让给她。她手里的鸡蛋突然变得沉甸甸的,这哪里是鸡蛋和腊肉啊,这是父母沉甸甸的爱和期盼。
她想起小时候,家里穷,她到了上学的年纪,村里好多女孩子都没去上学,在家帮着干活。可母亲却坚持要送她去读书,说“女孩子也要有文化,将来才能不受欺负”。为了凑学费,母亲连夜做针线活,手指被针扎得满是伤口;父亲则去镇上的砖窑厂打工,每天干最重的活,回来时浑身都是灰,累得倒头就睡。
她想起初中时,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回家哭了一场,说不想读书了。父亲当时发了很大的火,第一次对她吼了一句:“这点挫折就受不了了?我们供你读书容易吗?”可吼完之后,他又默默地去厨房给她煮了个鸡蛋,说:“下次好好考,爹相信你。”
她想起高中这三年,每次从学校回来,母亲都会给她做最好吃的;每次回学校,父亲都会把她送到村口,塞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在学校别省着。他们从来没说过“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可她知道,他们比谁都希望她能考上,希望她能走出这个小村子,过上好日子。
“桃儿,”苏老实看着女儿哭,自己也有些手足无措,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明天就考试了,别紧张。好好考,能考啥样就考啥样,不管考得咋样,家里都供你。”
就这简单的一句话,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苏念桃的全身。她知道,父亲说的“供你”,意味着不管她考不考得上,不管未来有多难,家里永远是她的后盾。
“爹……”苏念桃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赵秀兰也红了眼眶,她拉着苏念桃的手,细细叮嘱道:“明天早上早点起,别慌慌张张的。带好准考证、铅笔、橡皮,都检查仔细了。考试的时候别紧张,先易后难,认真读题,别马虎。考完一门别想太多,好好准备下一门……”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把能想到的注意事项都嘱咐了一遍,像是怕遗漏了什么。苏念桃认真地听着,一边听,一边用力点头。
“娘,我记住了。”她擦干眼泪,看着父母,眼神里充满了坚定,“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考,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而且要考上最好的大学。等她毕业了,找到好工作,就把父母接到城里去,让他们不用再种地,不用再操劳,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能吃得起鸡蛋和腊肉,能穿上新衣服。
苏老实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爹相信你。”
赵秀兰也笑了,拍了拍她的手:“快吃吧,鸡蛋都要凉了。”
苏念桃拿起另一个鸡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这一次,她没有再哭,只是觉得心里充满了力量。父母的爱,就像这温热的鸡蛋和香浓的腊肉,给了她无穷的勇气和信心,让她有底气去面对明天的高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吃完东西,苏念桃把碗收拾好,送到厨房。赵秀兰已经给她准备好了明天要穿的衣服,是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叠得整整齐齐的。“明天穿这个,干净利落。”
“嗯。”苏念桃接过衣服,心里暖暖的。
回到自己的屋里,煤油灯还亮着。她没有再翻开复习资料,而是坐在桌前,望着窗外的夜色。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洒下清辉,把院子里的梧桐树影拉得很长。
她想起了村里那些不看好她的人,想起了二婶说的“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没用,不如早点找个好人家嫁了”,想起了村里的伙伴们早早地就辍学打工、结婚生子。可她不想那样,她想走出苏家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去兑现对父母的承诺。
她摸了摸口袋里,母亲刚才塞给她的两个煮鸡蛋,还带着余温。她知道,这两个鸡蛋,不仅是食物,更是父母的牵挂和期盼。
躺在床上,苏念桃翻来覆去,却没有了之前的焦躁,心里反而格外平静。她想着父母的笑容,想着他们说的话,想着明天的考试,想着未来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睡着了。在梦里,她走进了考场,笔尖在试卷上流畅地书写着;她考上了大学,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回家,父母笑得合不拢嘴;她带着父母去了城里,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里……
窗外的月光依旧温柔,蛙鸣和狗吠渐渐平息。苏家村陷入了沉睡,只有苏念桃屋里的煤油灯,还亮着微弱的光,像是在守护着一个即将远航的梦想。
明天,就是高考了。这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带着家人的爱和期盼,苏念桃知道,她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而她不知道的是,这场高考,除了承载着她和家人的希望,还隐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波折——邻村的李娟也报考了和她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那个总是处处和她较劲的女孩,绝不会轻易让她如愿;更有村里的一些流言蜚语,在悄悄发酵,似乎有人不想让她顺利考上大学。
但此刻的苏念桃,还不知道这些潜藏的暗流。她只知道,明天,她要带着父母的爱,全力以赴,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而那些即将到来的冲突和挑战,也将在这场高考之后,悄然拉开序幕。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