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收剑入鞘,那清越的龙吟声仿佛还萦绕在空气中,与弥漫的血腥气交织,形成一种极其诡异的氛围。
他目光平静的扫过眼前这片由他亲手制造的、如同炼狱般的场景,尸横遍野,哀嚎阵阵,数千蒙古精兵非死即伤,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而更远处,是更多跪伏于地、瑟瑟发抖、连头都不敢抬的蒙古将士。
他心中并无多少杀戮后的快意,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力量掌控的明晰,以及一丝满意。
那是对于这越女剑法与自身内力结合后所产生的,远超预期威力的满意。
这一剑,本是情急之下的反击,意在自保和清场,却没想到效果如此酷烈,直接摧垮了数千人的军阵。
更重要的,是彻底摧垮了忽必烈以及在场所有蒙古人的抵抗意志。
他缓步向着忽必烈走去。脚步落在被鲜血浸透、泥泞不堪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噗呲之声。
在这死寂与哀鸣交织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跳上。
那些护在忽必烈身前的亲卫将领,此刻早已没了方才保护王爷、趁机杀敌的勇气和念头。
他们看着杨过走近,如同看着一尊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魔神,脸色煞白,身体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握着兵器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
最终还是在杨过那平淡目光的扫视下,下意识的、耻辱的向后退开了几步,让出了一条通路。
忽必烈依旧僵立在原地,脸色灰败,眼神空洞,仿佛灵魂都被刚才那一剑抽走了。
直到杨过走到他面前丈许之处,停下脚步,他才仿佛被惊醒一般,身体微微一颤,缓缓的、极其艰难的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与杨过平静无波的眼神接触,瞬间,那尸山血海、那惊天一剑的景象再次充斥脑海,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他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化作一声充满无尽苦涩、无奈和一丝自嘲的叹息,声音干涩沙哑,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杨……杨大侠……”
他顿了顿,似乎连这个称呼都带着千斤重担:“我……我方才还在想……待他日在战场之上,集结我蒙古倾国之兵,凭借堂堂正正之师,与你再决雌雄。
我还在想,纵使你武功盖世,难道还能真以一人之力,敌我百万大军不成?”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梦呓般的恍惚,眼神迷茫的望向那片血腥的战场,继续说道:“我一直以为,所谓的武力通神,不过是古人夸大其词,或是江湖术士的妄语。
任凭一个人的武功再高,终是血肉之躯,如何能与千军万马的铁蹄抗衡?如何能撼动王朝国运?
我蒙古铁骑踏遍万里河山,灭国无数,靠的便是这无坚不摧的军阵,这排山倒海的气势!”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陡然变得激动起来,带着一种信仰崩塌般的痛苦与绝望:“可今日见到你这一剑!我才明白…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通神!什么叫做非人力所能及!”
他猛的转过头,目光死死盯住杨过,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恐惧,有敬畏,有难以置信,更有一丝彻底的绝望。
“那不是武功!那根本不是人间的武学!那是天罚!是神只才有的手段!或许古史记载中,那些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那些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被尊为天神下凡的人物,并非虚言。
他们便是如你这般,将自身的武功,练到了极致,达到了这般通神手段的绝世之人吧?”
忽必烈的声音低沉下去,充满了无尽的萧索与落寞:“与你这样的人为敌……呵呵……与你这样的人生在同一个时代,是我忽必烈的不幸,或许也是我大蒙古国的不幸。”
他缓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那笑容里,再没有了往日的雄心与霸气,只剩下被现实彻底碾碎后的颓然。
“什么雄图霸业……什么逐鹿中原……什么重现祖父荣光……在你这朝天一剑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如此的不堪一击。”
他目光扫过周围那些依旧跪伏在地、不敢起身的士兵,看着他们眼中那深入骨髓的恐惧,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将他彻底淹没。
他曾经坚信,军队、权谋、资源,这些才是决定天下归属的力量。
可现在,杨过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他,当个体的力量超越某个临界点,达到一种非人的层次时,所有的集体力量,所有的阴谋阳谋,在其面前,都如同沙堡之于海啸,顷刻间便能土崩瓦解。
“再多的大军……又能如何?”
忽必烈喃喃自语,仿佛在问杨过,又仿佛在问自己:“填进去一万?十万?还是二十万?或许真的能靠人命堆,将你耗死……
但那值得吗?而且你真的会用蛮力硬拼吗?你若只想取我性命,这天下,又有谁能拦得住你?”
他想起了杨过那鬼神莫测的轻功,想起了对方在襄阳城下来去如风的身影。
拥有如此武力,若存心刺杀,天下虽大,何处可安?
今日杨过是正面一剑立威,若他日暗中来袭,自己又有几条命可以抵挡?
这个认知,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忽必烈心中所有的不甘与侥幸。
他长长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充满血腥味的空气和所有的雄心壮志一同吸入,然后彻底吐出。
他再次看向杨过,眼神中已经没有了敌意,没有了算计,只剩下一种近乎认命的平静,以及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那是对超越自身理解范畴的绝对力量的敬畏,甚至还有一丝微不可察的,对于能够见证这等神迹的奇异感触。
“我……放弃了。”
忽必烈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决然:“我放弃与你为敌的念头了,至少放弃在战场上,与你正面争锋的妄想了。”
他微微挺直了些腰杆,但那姿态,更像是一种承认失败后的礼仪,而非重拾斗志:“杨大侠,之前谈好的条件,樊城和金银,我会尽快、并且加倍履行。
只望杨大侠能信守承诺,自此之后,你我双方,能相安无事,或许直到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和平二字的重要性。”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