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流沙域,凌曜与李逍遥根据新获得的“墨泪晶”星图残片指引,结合石砚星图的感应,一路向东而行。星图指向的下一个可能存在“观星者”或相关遗迹的地点,位于一片广袤无垠的内陆海——万碧海的边缘,一个名为 千礁幻海 的险地。
与流沙域的死寂荒芜不同,千礁幻海充满了生机与危险。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岛屿礁石星罗棋布,常年笼罩在浓厚的、能干扰灵识的海雾之中。洋流复杂多变,暗礁潜藏,更传闻有强大海兽盘踞,加之雾气有致幻之效,故得“幻海”之名。
“这地方……看着就头晕。”李逍遥望着前方迷雾茫茫、礁影幢幢的海域,揉了揉太阳穴,“星图确定是这儿?别又是哪个‘观星者’前辈选风水宝地选歪了吧?”
凌曜仔细比对墨泪晶和石砚星图的感应,肯定道:“感应很明确,就在这片礁海深处。此地环境复杂,迷雾能干扰灵识,或许正是天然的保护屏障,让遗迹得以保存。”
两人购置了一艘坚固的灵舟,小心翼翼地驶入千礁幻海。一入迷雾,果然感觉灵识被极大压制,只能探查周围极小范围,视线更是受阻严重。耳边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哗哗声,以及远方不时传来的、不知名海兽的悠长低鸣,气氛压抑而神秘。
他们依照星图指引,在迷宫般的礁群中缓慢穿行。这一次,凌曜格外警惕,万象灵体全力感知周围,不仅提防可能存在的敌人,更仔细搜寻着任何可能与“观星者”或星图有关的能量波动。
然而,航行数日,除了遭遇几波灵智不高、被灵舟灵力吸引而来的低阶海兽袭击外,竟出乎意料地风平浪静。没有噬魂殿的埋伏,没有其他修士的踪迹,仿佛这片险地早已被人遗忘。
“奇怪,这次居然这么顺利?”李逍遥都有些不太习惯了,握着剑,反而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凌曜却微微皱眉:“未必是好事。或许此地遗迹隐藏极深,连噬魂殿也尚未发现。又或者……他们早已来过,并认为此处毫无价值。”
终于,在墨泪晶的指引下,他们抵达了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礁石区。这里的礁石呈一种奇特的环状分布,中心是一片平静得有些诡异的碧蓝海水。
“感应最强的地方,就在这水下。”凌曜判断道。
两人潜入海中。海水清澈,却深不见底。下潜近百丈后,眼前景象豁然开朗——并非华丽的宫殿,而是一片巨大的、依着海底山势开凿而成的平台遗址。平台由某种白色的玉石砌成,历经岁月海水侵蚀,依旧保存完好,上面铭刻着无数繁复的、与流沙遗迹相似的星辰运行轨迹图案。
平台中央,矗立着三根残缺的巨型石柱,呈品字形分布,仿佛曾经支撑着什么。每一根石柱上都刻满了深奥的星象图谱。
让凌曜心中一沉的是,平台边缘明显有暴力破坏的痕迹,几处原本可能放置着辅助仪器的基座被整个掀翻,碎石散落一地。但核心区域的三根石柱和大部分平台刻痕,却保存了下来。
“有人来过,破坏了外围。”凌曜游近观察那些痕迹,“看破坏手法,似乎有些年头了,并非近期所为。而且……手法虽然粗暴,却刻意避开了中心区域的石柱和主要星图。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没找到,就破坏了能搬走的,但对这些搬不走的星图,似乎心存忌惮或不解,未敢彻底损毁。”
李逍遥检查了一圈,点头道:“不像噬魂殿那帮疯狗的风格,他们要是来了,估计连地皮都得刮掉三层。倒像是……普通的寻宝修士?或者另一批目的不同的人?”
这个发现让凌曜稍感意外,但也松了口气。至少,核心的星图信息还在。
他游到那三根石柱中间,万象灵体仔细感知着。他发现,这三根石柱的排列,以及上面刻画的星图,与墨泪晶中记录的某一段星路似乎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而且,平台上的星辰轨迹刻痕,似乎在随着海面上阳光投射角度的变化(透过海水产生微妙的折射变化)而缓慢移动着光影!
“我明白了……”凌曜若有所悟,“这不是靠蛮力或普通阵法能开启的遗迹。这是一个大型的星象仪和定位装置!需要特定的天时——可能是某种星象,或者特定的日照角度,与地上的星图对应,才能激发或者显现出真正隐藏的东西!”
他尝试着向石柱注入灵力,却如石沉大海。尝试用道纹沟通,也收效甚微。遗迹毫无反应。
“看来我们来的时候不对。”凌曜得出结论,“需要等待正确的时机。或许是某个特定季节的某一天,阳光能以特定角度穿透海水,照射在平台的关键节点上。”
李逍遥摊摊手:“得,白跑一趟?要不我们把这柱子搬走慢慢研究?”
凌曜摇头:“不可。此地是一个整体,强行破坏或移动,很可能导致永久性的损坏,信息尽失。而且,我怀疑真正的关键信息并非刻在表面,而是需要在这种特定天象下,通过光影变化投射或激活才能显现。”
虽然有些遗憾,但凌曜并不沮丧。他仔细地将三根石柱以及平台上的星图完整地拓印下来,连同它们精确的相对位置都记录下来。
“有了这些星图和数据,结合墨泪晶的记录,我可以尝试反向推算出可能激发它的天象条件。”凌曜说道,“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收获。这些星象知识,或许正是‘观星者’传承的一部分。”
两人浮上海面,回到灵舟上。此次探索,虽未直接获得新的实物遗宝,也未遭遇敌人,却获得了极其珍贵的星象数据和一处未被完全破坏的遗迹坐标。
“现在去哪?”李逍遥问道,“回去推算黄道吉日?”
凌曜望向远方,目光深邃:“不。我们去找‘海渊阁’。”
“海渊阁?万碧海最大的本土宗门?听说他们世代居住于此,对万碧海的了解无人能及,尤其擅长水系功法和炼丹。找他们干嘛?”
“他们世代居住于此,对千礁幻海的天象、潮汐、乃至传说,必然有最详细的记载。”凌曜分析道,“我们需要他们的古籍资料,来辅助推算那海底星象仪激发的确切时间。而且……”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流沙遗迹的卷轴提及,‘噬道’的爪牙深植各界。海渊阁在此地盘踞多年,或许……能从他们那里,侧面了解到一些关于‘影杀阁’乃至‘幽冥’在此地活动的蛛丝马迹。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等待敌人出现,是时候开始主动收集情报了。”
李逍遥眼睛一亮:“嘿!这个有意思!打听消息我在行啊!说不定还能淘换点他们的特产灵丹妙药!”
凌曜笑了笑,驾驭灵舟调转方向,向着海渊阁所在的“碧波城”驶去。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遗迹探索,而是更深入的情报搜集与势力接触。背后的迷雾,似乎正在一点点被拨开。
喜欢我的大道在家乡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的大道在家乡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