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的锋芒需要坚实的臂膀来支撑,猛虎的利爪更需要强健的筋骨来驱动。当“先锋支队”的坦克轰鸣、战机翱翔、重炮怒吼时,一场静默却至关重要的变革也在支队深处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支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的后勤保障力量正在迅速成型,它将成为支撑林峰这支强军持续作战、无惧消耗的生命线。
磐石基地,原黑云寨聚义厅现已改建为支队战时指挥所兼后勤统筹中心。林峰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却并未落在代表敌军据点的红色小旗上,而是深沉地注视着沙盘后方那片用蓝色标记、不断延伸的区域——后勤保障区。
新任命的后勤保障旅旅长,原支队供给科科长,一位名叫赵永福的精干中年人,正拿着厚厚一叠文件,向林峰做着汇报。赵永福原本管理百多人的供给就已捉襟见肘,如今面对近万人的庞大队伍和海量的装备物资,若非林峰不断通过系统“变”出各种专业人才卡和管理手册,他早已不堪重负。
“司令员,根据您的指示和当前部队规模,后勤保障旅的初步框架已经搭建完毕。”赵永福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下辖四大直属营:运输营、维修营、医疗营、补给营。各营主官和骨干均已由系统……呃,是由我们秘密吸纳和培养的专业人才担任。”
林峰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沙盘旁边,几位新任的营长挺直了腰板。
“运输营,营长王铁牛。”赵永福指向一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汉子,“目前下辖三个汽车连,一个骡马运输连,一个辎重管理连。拥有嘎斯-AA卡车45辆,ZIS-5三吨卡车20辆,嘎斯-64\/67指挥侦察车10辆,驮马三百匹。可一次性向前线投送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及其三日基数的弹药、口粮。公路最大日运输能力已达到五百吨,并建立了三条固定补给干线和数个中转兵站。”
王铁牛瓮声瓮气地补充道:“司令员,咱们的司机现在都是双班倒,车歇人不歇!保证首长指到哪儿,咱们的物资就运到哪儿!就是……就是燃油消耗有点大。”他说着,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车队规模爆炸式增长,对燃油的需求几乎是黑洞。
林峰摆摆手:“燃油问题我来解决,你们要做的就是熟悉路况,确保安全,提高效率。下一步,要重点演练夜间闭灯驾驶、复杂路况通过和防空疏散。”
“是!”王铁牛大声应命。
“维修营,营长李技术。”赵永福介绍一位戴着眼镜、手指沾着油污的中年人,“下辖轻武器维修连、重武器维修连、车辆维修连、工械维修班。目前主要任务是保障现有装备,特别是t-34坦克、ZIS-3野炮、伊尔-2攻击机等核心装备的日常维护和战损修复。”
李技术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谨:“司令员,t-34的柴油发动机和扭杆悬挂维护比较复杂,需要专用的工具和备件。我们已经按照您提供的技术手册,在基地建立了初级维修车间,关键零部件也有了一定的储备。车辆维修连可以在野战条件下对受损卡车、吉普进行中修甚至大修。重武器维修连目前能独立完成各型火炮的身管更换、瞄准镜校准和炮闩修复。轻武器更不用说,步枪、机枪、冲锋枪,没有咱们修不了的。”
林峰走到沙盘前,指着几个预设战场节点:“光会修还不够。维修营要具备战场快速抢修能力。未来大战,坦克趴窝了,能不能在敌人炮火下把它拖回来或者就地修好?火炮炸坏了,能不能迅速更换部件恢复火力?这才是关键。我要你们组建机动抢修小组,配属到主要攻击群。”
李技术眼中闪过精光:“明白!我们已经在研究坦克抢救车和野战维修方舱的改装方案了!”
“医疗营,营长苏婉清同志。”赵永福看向一位穿着洗得发白军装、气质干练的女医生。她是前段时间通过系统“人才吸引”效应,从大城市投奔而来的外科专家,同来的还有一支二十多人的医疗小队,极大增强了支队的医疗水平。
“苏营长,你来说说情况。”林峰语气温和。他对这位放弃优渥生活、毅然投身艰苦抗战的女医生十分尊重。
苏婉清声音清晰而沉稳:“司令员,医疗营下辖三个野战救护连,一个后方医院,一个卫生防疫队。野战救护连配备标准急救包、担架和简易手术器械,能跟随部队进行战场救护。后方医院设在基地深处天然溶洞内,拥有手术室三间,病床两百张,配备了您提供的盘尼西林、磺胺、麻醉剂和全套手术器械。目前可同时进行三台大型手术,伤员救治成功率,尤其是创伤感染控制方面,远超国内任何军队医院。”
她顿了顿,继续道:“卫生防疫队负责部队驻地的水源清洁、粪便处理、灭鼠杀虫和传染病预防。自从他们开展工作后,部队疟疾、痢疾的发病率下降了七成以上。”
林峰满意地点点头。强大的医疗保障,意味着更多历经战火考验的老兵能够存活下来,这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基石。“药品和器械不用担心,我会持续提供。你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培训更多的医护兵,将救护力量尽可能前伸,让每一个受伤的战士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是!我们一定尽全力!”苏婉清坚定地回答。
最后是补给营,营长是个精于算计的老兵,名叫钱算盘。他负责管理支队那庞大的“家当”。
“司令员,补给营下辖军械库、被服库、粮秣库、油料库和综合物资库。”钱算盘如数家珍,“目前军械库储备各类步枪超过一万五千支,轻机枪八百挺,重机枪两百挺,各型迫击炮一百五十门,野炮、榴弹炮三十余门,坦克十一辆,飞机八架……对应的弹药储备,步枪弹人均超过五百发,炮弹基数按最大消耗量可支撑两次大规模战役。”
他翻了翻账本:“被服库,夏冬作战服、棉大衣、皮鞋、绑腿,保证每人两套以上。粮秣库,大米、白面、压缩干粮、肉类罐头,足够全军消耗半年。油料库,汽油、柴油储备约两百吨,还在持续增加。综合物资库,电台、电话线、工兵锹、炸药、地雷、手榴弹……应有尽有。”
听着钱算盘的汇报,在场的几位军事主官都忍不住咧开了嘴。这哪里是一个支队该有的家底?说是一个兵团的战略储备都有人信!
林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只有先把自身武装到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富裕”,才能毫无压力地、成百上千地给老团长“上供”,才能支撑起他那“碾压式”的战术构想。
“很好!”林峰环视众人,“后勤保障旅的架子搭起来了,但真正的考验在战场上。各营要密切协同,运输营要确保物资送得上,维修营要确保装备打得响,医疗营要确保伤员救得下,补给营要确保家底管得好!我们的部队,不仅要能打,更要能持续地打,凶狠地打!让敌人在我们源源不断的物资和火力面前绝望!”
他走到窗前,望着基地内井然有序的营地、轰鸣的训练场和远处袅袅炊烟,沉声道:“从今天起,我们‘先锋支队’才算真正拥有了敢于进行任何规模、任何强度作战的底气!这根强大的生命线,就是我们无敌之路最坚实的保障!”
会议结束后,林峰独自一人走到基地后山的绝密仓库区。这里是系统空间物资的“现实化”接收点和核心装备存放地,戒备森严。他意念一动,庞大的系统空间内,物资再次如同山洪暴发般涌出,迅速填满了几个新扩建的库房。
五千支崭新的莫辛纳甘步枪、一百挺dp-28轻机枪、五十挺SG-43重机枪、二十门82mm迫击炮及海量弹药……这是下一次“送礼”的预备品,也是维持自身消耗的储备。
看着眼前这座真正的“金山银山”,林峰深吸一口气。后勤生命线已然铸就,前方的征战将再无后顾之忧。是时候,给老团长李云龙,再送去一份能让旅长、师长乃至老总都再次“恭喜发财”的厚礼了!他仿佛已经听到了李云龙那又惊又喜、随后必然被“打劫”的熟悉嗓门,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期待的笑意。
喜欢亮剑:祝你发财啊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亮剑:祝你发财啊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