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巢”基地的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而在先锋支队装甲突击指挥部的训练场上,另一场深刻的蜕变也在同步进行。随着两辆崭新的t-34\/76中型坦克(1941年型)作为战役奖励和积分兑换的成果,悄然加入序列,装甲力量的更新换代被提上了紧迫的日程。
训练场边缘,新任装甲突击指挥部指挥官(原营长)正陪着林峰,观摩一场别开生面的对抗演练。场地的两端,分别停着一辆t-34\/76和一辆t-70轻型坦克。
“司令员,您看,”指挥官指着两辆坦克,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这t-34,跟咱们原来的t-70,还有缴获的那些鬼子薄皮铁棺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林峰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扫过两辆坦克。t-34那标志性的倾斜装甲、粗长的76.2毫米炮管、宽大的履带,无一不散发着工业时代的暴力美学和强大的实战压迫感。相比之下,旁边的t-70虽然灵活,但体型小了一圈,炮管也细短不少,显得“稚嫩”了许多。
“组织一次实弹对抗演示,让各车组都看清楚。”林峰下令道。
“是!”指挥官立刻通过电台下达指令。
首先是装甲防护测试。一辆被缴获的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被放置在五百米外作为靶子。t-70轻型坦克率先开火,其45毫米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精准地命中了九五式的车体正面。
“铛!”一声脆响,火光四溅。日军坦克的装甲上被凿开一个窟窿,冒起了黑烟。效果不错,证明了t-70在面对日军主力轻型坦克时的有效性。
紧接着,轮到t-34\/76登场。同样是五百米距离,目标换成了更厚实一些的、被固定住的日军九七式中型坦克(缴获的损坏车体)。
t-34的柴油发动机发出低沉有力的咆哮,炮塔稳定转动,炮口瞄准目标。炮手沉稳击发!
“轰!”
一团巨大的火焰从炮口喷出,76.2毫米高爆穿甲弹以极高的初速脱膛而出,瞬间跨越五百米距离,狠狠砸在九七式坦克的车体正面!
“哐——轰隆!”
一声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沉闷而巨大的撞击和爆炸声响起!只见那九七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如同被重锤砸中的罐头,瞬间出现一个骇人的大洞,整个车体都剧烈一震,内部的模拟装药(沙包)被引爆,炮塔甚至都被殉爆的冲击波微微掀动!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观摩的坦克兵、步兵指挥员都瞪大了眼睛。这威力……太恐怖了!九五式在它面前是纸糊的,连九七式也扛不住一炮!
“都看清楚了吗?”林峰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全场,“这就是我们未来装甲力量的主力与核心——t-34坦克!它拥有鬼子任何坦克都无法击穿的倾斜装甲,拥有能轻易摧毁鬼子任何坦克的76.2毫米火炮!它速度快,越野能力强,是真正的陆战之王!”
他顿了顿,继续道:“从即日起,装甲突击指挥部的装备体系,将以t-34\/76坦克为主力核心,形成攻坚的钢铁拳头。原有的t-70轻型坦克,将逐步转为侦察、侧翼掩护和步兵伴随支援任务。缴获的日式坦克,除留作训练和展示,其余拆解备用零件。”
命令清晰明确,装甲部队的发展方向就此奠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装甲指挥部迎来了最忙碌的时期。新到的两辆t-34与之前已有的几辆,组成了核心的“坦克营第一连”,由最优秀的车组驾驶。所有的训练资源开始向t-34倾斜。
车长、炮手、驾驶员、装填手(t-34需要四人车组),所有成员都需要重新熟悉这个新的、更复杂的战斗平台。驾驶员要适应更重的车体和不同的操纵感;炮手要掌握新式观瞄设备和威力巨大的76.2毫米炮的弹道特性;车长要学习如何更好地指挥这个更强的坐骑;装填手则需要适应更重、但也更具威力的炮弹。
训练场上,t-34引擎的轰鸣声成为了主旋律。越野机动、精准射击、步坦协同、连排战术……训练强度前所未有。故障和磨合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但在系统兑换的技术手册和“专家”指导下,都得到了快速解决。官兵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新装备的掌握中,每个人都明白,手中驾驭的力量越强,在未来战场上生存和胜利的几率就越大。
与此同时,后勤保障旅的维修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t-34的结构比t-70复杂得多,对维修技术和备件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林峰通过系统,再次兑换了一批关键的备用零件、专用工具和技术资料,确保了这支钢铁拳头不至于因为后勤问题而变钝。
随着训练的深入,t-34在模拟对抗和实弹演习中展现出的碾压性优势,让所有参训官兵信心爆棚。以前面对日军坦克还需要讲究战术迂回和攻击侧后,现在有了t-34,在很多情况下完全可以正面硬刚,堂堂正正地碾压过去!
坦克升级,t-34为主!这支钢铁洪流的核心,正在完成一次质的飞跃。当这些披坚执锐的钢铁猛兽,在未来战场上以集群方式出现,引导着装备精良的步兵发起冲击时,必将成为所有敌方地面力量的噩梦
喜欢亮剑:祝你发财啊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亮剑:祝你发财啊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