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院中医科的病历档案室位于走廊尽头,常年少见阳光,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墨水的特殊气味。周一清晨,当陈墨准时到达科室时,发现孙小军已经等在护士站前,身边堆着半人高的病历档案。
来得正好。孙小军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些是近三年来的疑难病例档案,王副主任要求重新整理归档。既然你在中医典籍整理方面这么在行,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陈墨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病历,心中了然。这明显超出了实习生的正常工作量,但他只是平静地点点头:好的,我会按时完成。
李梦瑶刚好路过,见状不禁蹙眉:这么多病历,一个人整理得整理到什么时候?小军,这不太合适吧?
这是科室的正常工作安排。孙小军耸耸肩,再说,陈墨不是出了名的认真细致吗?正好发挥他的特长。
说完,他特意补充道:对了,王副主任要求本周五前完成。你知道的,他对时间要求一向严格。
望着孙小军离去的背影,李梦瑶担忧地对陈墨说:这明显是在为难你。要不要我去跟王副主任说说?
陈墨已经开始动手整理病历:不必了。既然安排了,就认真做好。
他将病历分批搬进档案室,仔细分类。这些病例确实珍贵,包括了许多罕见病症的中医治疗记录。在整理过程中,陈墨发现这些资料如果能够系统整理,对科室的临床研究将大有裨益。
既然如此,不如借此机会做个系统的病例分析。陈墨暗自思忖。
他开始制定工作计划:上午集中精力整理病历,中午休息时间学习,晚上加班完成剩余工作。虽然这意味着要牺牲休息时间,但他觉得值得。
第一天上午,陈墨就完成了五十份病历的整理。他不仅按要求重新归档,还对每个病例做了简要分析,标注出值得深入研究的病例。
午休时分,其他人都去休息了,陈墨却拿出《金匮要略》开始研读。这时,李梦瑶提着两个饭盒走了进来。
就知道你还在忙。她把一个饭盒放在陈墨面前,我妈今天做了红烧排骨,顺便给你带了一份。
陈墨有些不好意思:这太麻烦你了。
别客气。李梦瑶在他对面坐下,其实我是想来请教一个问题。关于上次你教我的脉诊,我还有些不明白的地方。
两人边吃边讨论,陈墨耐心解答着她的疑问。说到兴起时,他随手拿起纸笔画起脉象示意图。
你看,浮脉如木浮水,要轻取才能得之...他专注地讲解着,完全忘记了工作的疲惫。
这时,孙小军推门进来,看到这一幕,冷笑道:真是用功啊。不过提醒你,病历整理不完,可是要影响实习评分的。
陈墨平静地回答:请放心,我会按时完成的。
下午,陈墨加快了工作节奏。他发明了一套高效的整理方法:先快速浏览病例概要,分类标记,再重点研读有价值的部分。在整理一份糖尿病肾病病例时,他发现了与自己正在治疗的李建国患者相似的病理特征,立即做了详细记录。
这个病例的记录很完整,包括了治疗全过程和随访结果。陈墨如获至宝,对李叔叔的治疗很有参考价值。
接下来的几天,陈墨过着规律而充实的生活。白天整理病历,午休时与李梦瑶探讨医学问题,晚上则挑灯夜读。有时王嫣然也会加入讨论,三人常常为了一个医学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周四下午,离截止时间只剩一天,陈墨却遇到了难题。一份关于罕见痹症的病例记录不全,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才能完善。这时,孙小军又抱来一叠新病历。
这些是刚出的院病历,也需要整理归档。孙小军故作关切地说,需要帮忙吗?不过我看你最近挺清闲的,应该不需要吧?
陈墨看着新增的工作量,依然保持冷静:我会处理好的。
当晚,档案室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陈墨不仅完成了所有病历的整理,还对几个特殊病例做了深入分析。在整理过程中,他意外发现了一系列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成功案例,这为他正在进行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原来早在五年前,科室就有过类似治疗经验。陈墨兴奋地记录着,这些经验太宝贵了。
周五早晨,当孙小军来到档案室时,惊讶地发现所有病历都已整齐归档,旁边还放着一本厚厚的病例分析报告。
这不可能!孙小军难以置信地翻看着报告,你怎么可能完成这么多工作?
陈墨平静地解释:我参考了你之前整理的病历分类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另外,这份分析报告是我在整理过程中做的笔记,或许对科室的临床研究有帮助。
这时,王副主任也来到档案室。他仔细翻阅着陈墨整理的报告,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很用心。王副主任指着报告中的一页,这个痹症病例的分析很到位,特别是对用药规律的总结,很有见地。
他转向孙小军:小军,你应该向陈墨学习。整理病历不是简单的抄写,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思考。
孙小军面色尴尬,勉强点头称是。
事后,李梦瑶好奇地问陈墨:你到底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工作的?
陈墨微笑着说:其实关键在于方法。我发现在整理病历时,如果带着问题去阅读,效率会高很多。而且...他压低声音,我发明了一个小技巧: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编成歌诀,在整理病历时反复默诵。
难怪你最近脉诊水平又提高了。李梦瑶恍然大悟,原来是在工作中学习。
这件事很快在科室里传开。就连一向严格的护士长周敏也对陈墨刮目相看:这孩子,不仅勤奋,还懂得动脑筋。
更让陈墨欣慰的是,他在病历整理中发现的经验,确实对临床工作产生了帮助。在接下来治疗李建国的过程中,他借鉴了以往的成功案例,调整了用药方案,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陈医生,我感觉好多了。李建国在一次复诊时说,特别是手脚麻木的情况,明显改善了。
望着患者脸上的笑容,陈墨深深体会到:医学道路上,每一份付出都不会白费。即便是最枯燥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都能成为成长的阶梯。
夜幕降临,陈墨再次独自留在档案室。不过这次,他不是在整理病历,而是在撰写一篇关于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治疗的论文。窗外的古城墙华灯初上,仿佛在为他点亮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陈墨用他的坚持和智慧,书写着不平凡的医者人生。
(第十三章完)
喜欢神医闯关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神医闯关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