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秋的马车驶出京城安定门时,天际刚泛起一层鱼肚白。城门守卒验过他的户部官凭与皇帝特旨,目光在他身后那辆略显寒酸的青篷小车以及仅有的四名随从(两名乡勇护卫,两名户部书吏)身上打了个转,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怜悯。这阵仗,不像钦差督办军务,倒像是哪个清水衙门的小官外出公干,还是最不讨好的那种。
车帘垂下,隔绝了外界视线。沈砚秋靠坐在车内,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袖口。离京前的种种迹象在脑中闪过:寓所外那个突兀的“闲汉”,昨日户部衙门前几个生面孔吏员探究的眼神,还有崔应元在朝堂上那阴冷如毒蛇的一瞥。他知道,自己这行人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之下,不知多少双眼睛正盯着,多少只手正暗中动作。
“大人,按您的吩咐,我们不走官道,绕行房山、涞水,经紫荆关入晋。”苏清鸢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清晰而冷静。她换上了一身利落的青布衣裙,发髻紧束,腰间鼓囊囊的,似乎塞了不少零碎物什。
“嗯。”沈砚秋应了一声。这条路线是他与苏清鸢反复推敲后定下的,比直走官道多绕百余里,但胜在路径复杂,多山隘密林,易于隐匿行踪,也更能考验跟踪者的耐心和能力。
车轮碾过城郊略显颠簸的土路,速度不快。两名乡勇护卫一前一后,眼神警惕地扫视着道路两旁收割后显得空旷的田野和远处起伏的山峦。那两名户部书吏,一个叫赵诚,一个叫孙文,是苏清鸢暗中考察后挑选的寒门子弟,家境清白,做事踏实,此刻坐在后面那辆装载着文书箱笼和少量必需品的青篷小车上,面色都有些紧张,却又强自镇定。
日头渐高,一行人已离开京城数十里。官道上的车马行人渐渐稀少,道路两旁开始出现连绵的丘陵和稀疏的林地。秋风卷起枯黄的落叶,打着旋儿扑在车壁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晌午时分,在一处靠近溪流的林边空地暂歇。苏清鸢取出干粮分给众人,自己则拿着水囊,看似随意地走到溪边,目光却飞快地扫过他们来时的方向。片刻后,她回到沈砚秋身边,借着递水的动作,声音压得极低:“后面缀着尾巴,两拨人。一拨三个,骑驴,扮作行商,隔着一里多地;另一拨只有一人,脚力很快,穿林越埂,像个猎户,吊得更远些。”
沈砚秋接过水囊,神色不变,慢慢饮了一口。果然来了。两拨人,手法不同,看来对方也并非铁板一块,或者,是打着不同的主意。“知道了。告诉前面开路的赵铁柱,前面二十里,黑松岗,地势险,让他们打起精神。”
休息不过一刻,队伍再次启程。越是往西,地势越高,道路也越发崎岖。过午之后,天空积聚起厚厚的云层,天色阴沉下来,风里带着湿冷的寒意。
黑松岗并非什么有名关隘,只是一段穿行于两座矮山之间的狭长谷道,因道旁长满黑压压的松林而得名。道路在此变得狭窄,仅容两车交错,路面碎石嶙峋,车行其上,颠簸得更厉害了些。
沈砚秋坐在车内,能清晰地听到松涛被风扯动的呜咽声,像是有无数人在暗中絮语。他微微撩开车帘一角,看向道旁那深不见底的松林阴影,林木深处,光线晦暗,仿佛潜藏着无数双眼睛。
就在车队行至谷道中段,最为狭窄处时,异变陡生!
前方道路中央,毫无征兆地横倒了一棵碗口粗的枯树,彻底阻断了去路。几乎在同一时刻,两侧松林之中,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涌出二十余道黑影!
这些人个个黑巾蒙面,只露出一双双冰冷嗜杀的眼睛。他们动作迅捷,配合默契,甫一出现,便呈扇形散开,将前后去路堵死。手中兵刃在阴沉的天光下泛着幽蓝的冷芒,清一色的制式腰刀,刀身狭长,带着明显的军中风格,却又刻意磨去了所有标识。
为首一名蒙面人,身材魁梧,眼神锐利如鹰隼,手中钢刀向前一指,声音沙哑低沉,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杀气:“车里的人,留下性命!沈砚秋的人头,崔大人有重赏!”
话音未落,他已率先扑出,目标直指沈砚秋乘坐的马车!其身后那些蒙面刺客,如同得到号令的群狼,一声不吭,挥刀便向两名乡勇护卫和后面的青篷小车杀去!攻势凌厉,配合精熟,绝非寻常山贼流寇,分明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死士!
“护住大人!”开路的多勇赵铁柱目眦欲裂,怒吼一声,拔出腰间佩刀,悍不畏死地迎向那名魁梧刺客头领。另一名乡勇李栓则舞刀护住马车侧翼,与两名扑上来的刺客战在一处。刀锋碰撞,火星四溅,刺耳的金铁交鸣声瞬间打破了山谷的寂静。
后面的青篷小车旁,两名书吏哪见过这等阵仗,吓得面无人色,抱头缩在车辕下。苏清鸢却已迅速从腰间摸出两柄不过尺长的短刃,眼神冰冷,身形灵动地避开一名刺客劈来的刀锋,反手一划,那刺客手腕顿时鲜血淋漓,惨叫着后退。
然而刺客人数太多,身手又极为了得。赵铁柱虽勇猛,但在那魁梧头领疾风骤雨般的刀光下,已是左支右绌,臂膀上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李栓也被两名刺客缠住,险象环生。眼看防线就要被突破!
沈砚秋在车内,听着车外激烈的厮杀声、乡勇的怒吼与刺客们沉默而高效的进攻,心沉了下去。对方选择在此地动手,显然是摸清了他们的路线,并且力求一击必杀!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摸向怀中那本从不离身的《农政全书》硬质封面,书页间夹着的东西给了他一丝底气,但远水难救近火。
他猛地推开车门,厉声喝道:“结阵!退守那块巨石!”他指向道旁不远处一块凸出地面、约半人高的巨大青石。背靠巨石,至少可以减少一面受敌。
听到他的命令,赵铁柱和李栓精神一振,奋力挥刀逼退对手,护着马车且战且退,向那块巨石靠拢。苏清鸢也护着两名瑟瑟发抖的书吏,快速向巨石后撤去。
刺客们显然没料到沈砚秋如此镇定,攻势微微一滞。那魁梧头领眼中寒光一闪,似乎有些意外,但随即杀意更盛,挥刀再次扑上,刀尖直取沈砚秋面门!
“大人小心!”赵铁柱不顾自身伤势,奋力横刀格挡。“铛”一声巨响,他虎口崩裂,钢刀几乎脱手,整个人被震得踉跄后退,撞在马车厢壁上。
沈砚秋站在车辕上,看着那疾劈而来的刀光,瞳孔微缩。他体内那点源自现代格斗术残页的搏击本能被激发,身体下意识地向后微仰,同时右脚猛地踢向对方持刀的手腕!
这一脚又快又刁,并非传统武艺,带着明显的现代格斗痕迹。那魁梧头领显然没料到这文弱书生竟敢反击,而且招式如此怪异,手腕一麻,刀势不由得偏了半分,擦着沈砚秋的肩头掠过,割裂了官袍。
“咦?”头领惊疑出声,动作却毫不停滞,左拳如电,直捣沈砚秋心口!
沈砚秋格挡已来不及,只能勉强侧身,用肩胛硬接了这一拳。“嘭”的一声闷响,他只觉得半边身子都麻了,气血翻涌,喉头一甜,差点从车辕上栽下去。
“保护大人!”苏清鸢见状,不顾自身安危,手持短刃合身扑上,缠向那魁梧头领。她的武艺走的是轻灵诡谲一路,专攻下三路与关节要害,虽力量远逊,却一时也让那头领有些手忙脚乱。
然而,其他刺客已经围拢上来,将沈砚秋等人死死困在巨石之前。两名乡勇伤痕累累,苏清鸢独木难支,两名书吏更是毫无战力。情势危如累卵!
沈砚秋背靠着冰冷的巨石,剧烈地喘息着,目光扫过那些步步紧逼、眼神冰冷的蒙面刺客,最后落在那魁梧头领再次举起的、滴着血的钢刀上。他脑中念头飞转,之前缀在后面的那两拨“尾巴”此刻毫无动静,是吓跑了,还是……另有所图?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