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困局深思
九月下旬的安隆县,秋意渐浓。连绵的秋雨下了整整一周,县政府大院里的老槐树叶子落了一地,湿漉漉地贴在青石板上。林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被雨水笼罩的街道,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阴沉。
经开区僵尸企业地块的问题已经困扰他近一个月了,各种尝试都收效甚微。今天上午与农商行的谈判再次破裂,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无功而返。
林县长,银行那边的态度还是很强硬。秘书小王小心翼翼地汇报,手里拿着一份会议纪要,李行长说,除非能一次性偿还本金,否则免谈。他们还拿出了当年的贷款合同,说如果年底前不能解决,就要走法律程序。
林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两千三百多万的本金,对于年财政收入仅有两亿多的安隆县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更麻烦的是,这笔债务还牵扯到职工安置、土地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个难解的结。
下午的职工代表座谈会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会议室里挤满了人,烟雾缭绕,气氛凝重。当林风提出分期支付安置费的方案时,会场顿时炸开了锅。
五年了!我们等了五年了!老工人张师傅激动地拍着桌子,手上的老茧在灯光下格外明显,现在还要我们再等?我老伴住院的钱都拿不出来啊!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每个月医药费就要一千多...
会议室里一片混乱,职工们的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一个中年女工站起来,声音哽咽:我儿子今年考上大学了,可学费还没着落。厂子垮了之后,我只能在餐馆打零工,一个月才挣一千多块...
林风理解他们的苦衷,但县财政确实捉襟见肘。最后座谈会不欢而散,只留下满地的烟头和一颗颗失望的心。临走时,张师傅拉着林风的手说:林县长,我们知道您是个好官,但我们的日子真的等不起了啊。
这句话像一根针,深深扎进林风心里。
傍晚,林风独自在办公室,桌上的晚饭早已凉透。雨水敲打着窗户,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为力。他翻开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一个月来的努力:与7家潜在投资方接洽,向省市申请5次政策支持,召开12次协调会...但结果都是零。
这时,手机响了。是夏晚晴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那端的她似乎在一个书房里,身后是满墙的书籍。
你看起来好累,夏晚晴关切地说,眉头微蹙,问题还没解决吗?
林风苦笑着简单说明了情况,特别提到了今天谈判破裂和职工座谈会的经过。夏晚晴安静地听完,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思考。
我最近在研究类似的案例,她说道,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份文件,发现单纯解决债务问题可能思路太窄了。你有没有考虑过,把这块地放在全县产业布局的大盘子里考虑?比如,结合安隆的生态优势,发展绿色产业?
这个建议让林风眼前一亮。他之前一直局限在思维里,或许真的需要换个角度。
刚挂断电话,苏晓梅的信息就来了:最近都不联系我,是不是遇到难题了?看你朋友圈好久没更新了。
林风犹豫了一下,直接拨通了她的电话。听到苏晓梅温柔的声音,他忍不住把最近的困境全盘托出,特别是职工们的困境让他倍感压力。
别太为难自己,苏晓梅安慰道,电话那头传来她泡茶的声音,这么大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记得按时吃饭,你胃不好。我昨天给你寄了些养胃的茶,应该快到了。
这种日常的关怀让林风感到温暖,但也让他更加愧疚。他已经快三个月没回市里看苏晓梅了。
晚上九点多,林风正准备离开办公室,突然接到县委值班室的电话,说是有群众上访。他急忙赶到接待室,发现是白天参加座谈会的张师傅和他的老伴。
林县长,对不起这么晚打扰您,张师傅的老伴抹着眼泪,老张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晚饭都没吃。我担心他想不开...
林风赶紧安抚两位老人,并亲自开车送他们回家。在破旧的筒子楼里,他看到张师傅家的情况:墙壁斑驳,家具简陋,桌上还放着未动的饭菜和一堆药瓶。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
回到宿舍已是深夜。林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张师傅家的画面和苏晓梅的叮嘱在脑海中交替出现。他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疾苦。
雨水渐渐小了,月光从云层缝隙中洒下。林风起身打开台灯,在笔记本上写下:民生无小事。必须找到突破口。
这一夜,他睡得很少,但思路却渐渐清晰起来。
(第八十章完)
喜欢寒门政道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寒门政道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