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围炉烟火映红妆,问道星河入醉乡
夜色渐浓,沙硕地的冬夜格外寂静,唯有零星几声犬吠和远处传来的、不知谁家孩子迫不及待燃放的零星爆竹声,打破这片宁静。
汪细卫家的小院里,刚刚放过一挂千响的鞭炮,满地红色的碎屑,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硝烟味,这便是年节独有的气息。
堂屋里,明亮的灯泡取代了以往昏黄的油灯,将屋内照得亮堂堂的。
八仙桌上摆满了潘高园精心准备的年夜饭: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油光诱人,整条清蒸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自家养的鸡炖得烂熟,还有几样清爽的时蔬小炒。
饭菜的香气与温暖的空气混合,营造出十足的家常幸福感。
一家人围坐桌边,气氛却比往日安静了些。
习惯了家里时常有杨春燕帮忙、有司机师父走动、甚至偶尔赵德祝等人来谈事的孩子们,对于此刻只有父母,还有两个表叔表姑在旁的安静饭局,反而有点不适应。
小秋葵坐在特制的高脚木椅上,手里紧紧攥着一双小筷子,却还不太会使,需要潘高园耐心地一勺一勺喂她,若是不给她筷子,她便撅着小嘴不肯好好吃。
相比之下,汪务实已经像个小小男子汉,自己扒拉着饭菜,吃得喷香,还不时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油乎乎的小手拍拍妹妹的脑袋,含糊地安慰:“妹妹乖,吃饭长高高。”
汪细卫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是踏实,倒是不停的给两表弟表妹夹菜。
钱够厚现在身高窜的很快,十三岁也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以前瘦弱的身体现在变得壮实起来,吃饭反而不如刚来时那么能吃。
如今家里条件好了,他时常往外跑,去县城、甚至市里采购。
一方面是玄女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仅在蛟乡采购容易引人注意;另一方面,他也确实能带回更多蛟乡少见的好东西,比如包装精美的糖果、颜色鲜亮的布料、一些稀罕的干货海味。
潘高园甚至一边喂孩子,一边跟他盘算:“细卫,你看你进货路子都熟了,往后咱家收山货的时候,能不能顺便也进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来卖?”
“就在家里开个小铺面,方便乡亲,咱也能多点进项。”她眼里闪烁着对更好生活的憧憬。
汪细卫扒拉着碗里的饭,点点头:“行啊,这事你琢磨着办。渠道我都摸熟了,帮乡亲们带点实惠东西回来是好事。”
他顿了顿,语气坦然,“就是估计得得罪村里那几家小卖店。不过咱凭本事进货,明码标价,不故意压价捣乱,心里踏实就行。他们要真觉得咱是针对,那也没办法。”
他如今底气足,并不太担心同行排挤,他更在意的是自身实力的提升。
那个深山里的熊瞎子,如同心里的一根刺,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
他盘算着,只要自己也突破到金丹七阶,踏入高阶门槛,就有把握与之一战,更何况还有静娴这个强援。
这报仇的执念,驱动着他不断想要变强。
他甚至想的更远——老君山为何是化神禁区?山里到底藏着什么?
若自己有朝一日成就元婴,乃至……化神呢?
这个念头有些狂妄,但他一路修行顺遂,又有那位神秘前辈的传承打底,心中并无太多畏惧,反而充满了探索的勇气。
吃完饭,守岁之前,按照年俗,全家人都要洗澡换上新衣。
烧热水、洗澡、换上新棉袄,一番忙碌下来,已是晚上快十点。
小秋葵早就撑不住,脑袋一点一点地像小鸡啄米,潘高园笑着把她抱去里屋床上安顿睡了。
汪细卫倒是问了钱够厚钱够多俩孩子的学习,俩孩子学习成绩都是在班级名列前茅。
汪细卫给了两表弟表妹一人十块钱的压岁包,当然大狗子也有一个,这里都会给小孩在年前压岁包。
汪务实还想强撑着守岁,但终究敌不过孩童的困意,靠在汪细卫腿边,眼皮打架,没多久也沉沉睡去,被汪细卫轻轻抱到了他自己的房间。
汪细卫干脆也让表弟表妹两都去睡觉去,火塘屋里终于只剩下夫妻二人。
炭盆里的火映着两人的脸,窗外是愈加深沉的夜色和偶尔亮起的烟花。
一年到头,这是难得的、完全属于两人的静谧时刻。
潘高园拿出一个小皮包,里面是她整理的家里账目。
“细卫,咱家今年……真是想都不敢想。”
潘高园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如梦似幻的恍惚,“修路的活儿,抛开所有开销,净落了两万在手里。”
“制沙场那边,足足有快二十万!山货这边,虽然货款回不来,支出去小一万,可那些设备,碎石机、发电机什么的,都实打实是咱家的了。”
她一项项数着,手指微微发颤,显然心情异常激动。
就在去年此时,他们还在为翻修房子的木料钱工钱发愁,准备找人筹措。
如今,家里不仅银行存折上的数字暴涨,院子里还停着那些钢铁巨兽般的设备,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觉得如同踩在云端,那么的不真实。
她抬起头,目光盈盈地望向汪细卫,灯光下,她的眼神充满了依赖、敬佩与浓得化不开的深情。
她心里清楚,家里这一切的改变,身边这个男人才是根源。
是他,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让常掌柜帮忙弄来了那些机器;
是他,跑通了县里市里进货的关系和渠道,让成本降低,保住了这么多利润;
是他,让这个家从温饱都勉强,一跃成了蛟乡数得上的富户。
他,就是她和孩子们头顶那片最坚实、最能遮风挡雨的天。
汪细卫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微湿和温热,憨厚地笑了笑:“都是咱一起挣的,往后还会更好。”
汪细卫的话语简单,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心,说的话更是让潘高园心里暖暖的。
在农村,家里过得好都是男人厉害能耐;家里过的不好,那都是女人不会持家,败家娘们。
哪会像汪细卫直接说,家里过得好是因为夫妻俩一起努力挣来的?
夫妻俩的手在温暖的炭火盆上方紧紧相握,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像是为他们的新年奏响的序曲,预示着来年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旧年与新年在午夜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完美交替。
汪细卫在院子里点燃了那挂象征“开门红”的长鞭,噼里啪啦的炸响在寂静的冬夜里传得老远。
他回屋看了看,几个孩子睡得极沉,连这般喧闹都未能惊扰他们的好梦,小秋葵甚至吧唧了一下嘴,像是在梦中品尝着年夜饭的美味。
他心下安定,轻手轻脚地回到卧室。
潘高园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脸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一年到头巨大的进项让她心潮澎湃,毫无睡意。
汪细卫刚钻进被窝,带着一身微凉的寒气,她便如同寻求温暖和慰藉的藤蔓般贴了上来。
肌肤相贴,气息交融,积蓄了一年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似乎都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于是,在这九二年伊始的深夜,一场酣畅淋漓的“家庭内部赛事”悄然上演。
汪细卫在情动之时,隐约察觉到自身功法的一种微妙变化,仿佛灵力运转已成本能,即便在此刻,体内气机也如溪流般自行缓缓流淌,一如既往修炼时那般汹涌澎湃。
这发现让他更加投入,而身心的双重愉悦,也让这场“赛事”的收获倍感丰盈。
大年初一,注定是忙碌而喧闹的一天。
修炼之事只能暂且搁置。天蒙蒙亮,一家人便穿戴整齐,先是回了汪家老宅给爹娘拜年。
如今汪细卫身份不同往日,从小透明摇身一变成了乡里炙手可热的“汪老板”,掌握着修路、山货、沙场等诸多活计,俨然影响着不少家庭的收入。
汪家坳同一个大院的邻居们,态度更是热情得近乎讨好。
见了面,吉祥话一箩筐地往外倒,以往或许只是客气,如今却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敬重。
各家各户都将珍藏的好吃食,什么花生瓜子、芝麻糖、炸麻叶,拼命往汪务实和小秋葵的兜里塞,连带着塞过来的小红包都比往年厚实了许多。
汪细卫也早有准备,见到上来磕头拜年的别家小孩,不论亲疏,一律笑呵呵地递上一个早就备好的红包。
里面是五张崭新的一元钞票,在这年头,对于孩子们来说,五块钱已然是一笔值得欢呼雀跃的“巨款”了。
他出手阔绰,更坐实了“首富”的名头,所到之处,皆是笑脸和赞誉。
紧赶慢赶,一圈拜下来已近中午。
下午,一家人便来到了师父李池卫和师娘家。
这里的气氛与别处不同,少了许多世俗的客套,多了家人般的亲近。
规矩不能废,汪细卫领着妻儿,恭恭敬敬地给师父磕了头,又向着堂上供奉的祖师牌位行了礼。
师娘早已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拉着潘高园的手话着家常。
师父李池卫依旧话语不多,但看着徒弟一家和乐美满,眼中满是欣慰,饭桌上也难得地多喝了两杯。
这顿饭吃得舒心畅快,是真正属于家人的团圆饭。
从师父家出来,日头已经偏西。
汪细卫略一思忖,对潘高园说:“咱们去老爷子那一趟吧。”
按照往年的习惯,本该是初二去沈老爷子家拜年,但汪细卫内心早已将这位医术不凡、对自己多有照拂的老人视作了至亲长辈。
想到年前静娴给的那些灵药,他也急着想知道老爷子用了没有,效果如何,顺便也想为自己后续的修炼和进山计划多挤出些时间来。
至于老丈人家,规矩是明天去,倒是不急。
来到沈老爷子清幽的小院时,夕阳的余晖正将小院染成一片温暖的橘色。
院角那几株老梅,在冬日里顽强地绽放着,暗香浮动。
汪细卫踏进院门,恍惚间想起了去年大年初二在这里的场景——那时他初次见到了玄云道长等几位老人的好友,也因此机缘巧合,真正踏上了修炼之途。
老爷子朋友还赠了他几幅字,墨宝犹在,却一直忙得没顾上裱起来悬挂。
“老爷子,给您拜个早年!”汪细卫收敛心神,笑着扬声喊道。
沈老爷子闻声从屋里出来,精神矍铄,看到他,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你这小子,倒是心急,明天来也不迟嘛!”
话虽如此,眼里的欢喜却是藏不住的。
汪细卫将带来的年礼放下,关切地问:“老爷子,年前我送来的那些药材,您看了吗?可还合用?”
老爷子引他进屋,在茶桌旁坐下,神色认真了几分:“正想跟你说这事,你是从哪里得来的那几味药啊?好东西啊!”
“那几味药,皆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灵气蕴藉而不霸道,药性温和而绵长,于延年益寿、固本培元大有裨益。老夫已斟酌了一副方子,正在配比,多谢你费心了。”
他顿了顿,看着汪细卫,眼中带着了然,“你如此急着来,怕是不仅仅为了拜年吧?可是又有什么打算,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汪细卫被说中心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确实,感觉要做的事情太多,山里……还有家里这一大摊子,对时间的安排,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老爷子慢悠悠地斟上两杯热茶,雾气袅袅:“欲速则不达。修行也好,俗务也罢,总要一步步来。觉得时间不够,便是心急了。”
“把心沉下来,一件件梳理,轻重缓急分清楚,时间自然就挤出来了。”
他话语平和,却如暮鼓晨钟,敲在汪细卫心上。
看着窗外渐沉的暮色,汪细卫心中暗道:是啊,过完年,该好好规划一下了。
裱字都算是非常小的小事,修炼、去找熊瞎子报仇、各种生意、家事……千头万绪,都需一个章法。
他压根就没有想到一个问题,沈老爷子咋知道他在修炼?而且直接在聊天的时候就指出来了?
这个年,在喧闹与温馨中过去,而新的挑战与征程,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山里那点破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