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东说出要去借钱的话后,头几天里,全家人都还抱着一丝期待。每次他吃完早饭出门,赵金凤都会多问一句:“今天能见到人不?”宋卫东总是含糊地应着:“我去试试。”
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宋卫东每天早出晚归,却始终没见拿回一分钱。渐渐地,没人再把他那天的话放在心上。
林薇小产在家静养,整日里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这些天来,作为穿越者的她一直在努力适应这个陌生的身体和身份。虽然拥有了原主的记忆,但那些记忆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而疏离。
这日清晨,院里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拎着个布包,风风火火地闯进院子,身后跟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和一个年轻媳妇。
“秀兰!我的闺女啊!”那妇女一进门就喊起了林薇的娘家名字。
林薇猛地抬头。秀兰——这是原主的小名。她看着这个陌生的中年妇女,大脑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母亲”两个字。就在这时,一股强烈的熟悉感涌上心头,原主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李淑芬,四十六岁,娘家在城郊结合部的林家村。性格刚强,疼爱女儿。父亲林富贵,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哥林有亮,在村里当民兵连长,为人正直。大嫂张桂英,心眼小,爱计较...
“妈...”这个称呼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连林薇自己都愣了一下。她看着李淑芬关切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原主身体本能的反应。
李淑芬一把抱住女儿,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我的苦命闺女啊,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捎个信回家?”
林薇的眼泪也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原主对母亲的依恋,这种情感强烈而真实。
这时,她的目光落在后面的汉子身上。大哥林有亮——记忆告诉她,这是最疼原主的哥哥。他常年在水库干活,皮肤黝黑,手掌粗糙,但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妹妹。
“大哥...”林薇轻声叫道,声音有些颤抖。
王有亮把手里拎着的东西放下,憨厚地笑了笑:“小妹,好些了吗?”他的眼神里满是关切,让林薇不由得心生亲切。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那个年轻媳妇身上。张桂英——原主的记忆立刻警铃大作。这个大嫂精明算计,总是嫉妒公婆对林薇的疼爱,没少在背后使绊子。
“桂英嫂也来了。”林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
张桂英皮笑肉不笑地说:“秀兰妹子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能不来看看吗?”她边说边打量着宋家的院子,眼神里带着几分鄙夷。
赵金凤闻声从屋里出来,脸上堆着笑:“哟,亲家母来了!快屋里坐!”
李淑芬抹了把眼泪,语气却不怎么好:“亲家母,不是我说你们,秀兰这才小产几天,怎么就让她坐在院子里吹风?”
现代人林薇在心里暗暗点头:这位母亲说得对,小产确实需要好好休养。但同时她又感到一丝尴尬,毕竟这是两个家庭的碰撞。
大嫂张桂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接话:“要我说啊,这女人小产比坐月子还金贵呢。得好好补补,不然以后想怀都怀不上。”她特意加重了“怀不上”三个字。
王有亮瞪了媳妇一眼:“你少说两句!”他把带来的东西递过来,“娘,这是给小妹带的挂面和红糖。还有二十个鸡蛋。”
林薇看着这些东西,心里涌起复杂的情绪。在现代社会,这些算不了什么,但在80年代的农村,这已经是相当贵重的礼物了。原主的记忆告诉她,大哥一定又是省吃俭用才攒下这些的。
李淑芬打开布包,里面还有一小包红枣和桂圆:“这都是补气血的,每天煮水喝。”
张桂英看着婆婆拿出这么多好东西,撇了撇嘴:“娘可真偏心,我坐月子那会儿可没见您这么大方。”
王有亮呵斥道:“你少说两句!小妹这是小产,能一样吗?”
楚瑶闻声从屋里出来,笑着招呼:“叔、婶子来了!快屋里坐,我给你们倒水。”
李淑芬拉着林薇的手进屋,一路上絮絮叨叨。现代人林薇虽然觉得这位母亲有些唠叨,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地感到温暖和安心——这是原主对母亲的依恋在起作用。
在屋里坐下后,李淑芬仔细打量着女儿。现代人林薇不太习惯这种过于亲密的注视,但身体却自然地接受着母亲的关爱。
“瘦了,脸色也不好。这几天都吃的什么?”李淑芬心疼地问。
赵金凤忙说:“天天炖鸡汤呢,没亏着她。”
张桂英突然插话:“婶子,我听说秀兰是去卖菜的路上摔的?这怀着孕怎么还让她干重活啊?”
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宋卫国红着脸说:“是我没照顾好薇薇...”
李淑芬叹了口气:“这事也怪不得谁,都是命。只是...”她压低声音,“我这一路上听人说,你们村都在传,说秀兰这是遭了报应...”
“妈!”王有亮打断她,“您听那些闲话干什么!”
“无风不起浪!”李淑芬说,“他们说是因为宋家老三赌博,得罪了人,这才报应在秀兰身上...”
林薇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作为现代人,她当然不相信这些迷信说法,但原主的记忆却让她对这些流言蜚语感到恐惧和委屈。
赵金凤听到这话,顿时不乐意了:“亲家母,这话可不能乱说!”
张桂英唯恐天下不乱:“婶子,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我们来的路上,碰见你们村的一个大嫂,她说得可有鼻子有眼了。”
宋老实蹲在门口,闷头抽着旱烟,一句话不说。
楚瑶忙打圆场:“叔、婶子,走了这么远的路,饿了吧?我去做饭。”
李淑芬摆摆手:“不忙。秀兰啊,跟妈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薇简单说了那天的情况。作为现代人,她刻意省略了婆婆的冷言冷语和自己的劳累,但原主的记忆却让这些委屈历历在目。
李淑芬听后,沉吟片刻:“要我说啊,你们这卖菜的生意虽然赚钱,但太辛苦了。”
张桂英插嘴:“要我说啊,还不如让秀兰回娘家住段时间。咱们村离城近,我有个表妹在菜市场工作,听说现在要承包摊位呢。”
林薇和楚瑶对视一眼,都有些心动。现代人林薇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商机。
王有亮说:“这事我也听说了。承包费不便宜,但确实稳定。秀兰要是想去试试,我可以帮你们打听打听。”
赵金凤一听要花钱,立刻说:“承包摊位哪是那么容易的?得有不少本钱吧?”
张桂英嗤笑一声:“婶子,这就是您不对了。秀兰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现在身体垮了,你们连这点钱都舍不得?”
宋卫国忙解释不是舍不得,是真的拿不出钱。
李淑芬看着女儿苍白的脸,一咬牙:“这样,钱的事我想办法。我那里还有点私房钱,先借给你们。”
张桂英顿时不乐意了:“娘!您那点钱不是说要留给孙子念书的吗?怎么...”
王有亮瞪了她一眼:“你少说两句!小妹的事要紧。”
中午吃饭时,张桂英看着桌上的菜,又挑刺。现代人林薇不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位大嫂真是到哪里都不忘挑事。
吃完饭,李淑芬把林薇叫到屋里,偷偷塞给她一个小布包:“这里面是五十块钱,你藏好了,买点好吃的补补。别让张桂英知道,她知道了又得闹。”
林薇推辞不要。现代人的自尊让她不想接受这笔钱,但原主的记忆告诉她,这是母亲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
“拿着!”李淑芬硬塞进她手里,“妈没本事,帮不了你大忙。这点钱你留着应急。”
临走时,李淑芬又特意对赵金凤说:“亲家母,秀兰就拜托你了。”
送走娘家人,林薇回到屋里,打开那个小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五张大团结。她的眼泪又落了下来——这一次,说不清是原主的感动,还是现代人的感慨。
晚上,宋卫国回来,林薇把母亲给钱的事说了。宋卫国沉默良久,才说:“妈对咱们真好。等以后咱们有钱了,一定好好孝顺她。”
林薇点点头。作为现代人,她开始理解这个时代亲人之间的牵挂与付出。虽然陌生,却真实而温暖。
小两口正说着,突然听见院里传来争吵声。出去一看,原来是宋卫东回来了,赵金凤正在骂他。
“你还知道回来?一天天不着家,让你借钱,钱呢?” 宋卫东低着头:“妈,我再想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我看你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没有!我真没有!”宋卫东争辩道,“我去找活干了,在码头上扛包,一天能挣两块多呢!”
大家都愣住了。宋卫东从口袋里掏出几张毛票:“这是今天的工钱。我先攒着,等攒够了,一定帮二哥二嫂把摊位租下来。”
赵金凤接过钱,数了数,语气缓和了些:“还算你有点良心。”
夜里,林薇靠在宋卫国怀里,轻声说:“卫东好像真的变了。” 宋卫国叹了口气:“希望吧。可是摊位的事,光靠他扛包哪够啊。” “不怕,”林薇说,语气里既有现代人的冷静,也有原主的坚韧,“等我能干活了,咱们一起努力。总有一天能实现的。”
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夫妻俩身上。现代人林薇开始慢慢接受这个身份,这个家庭,这个时代。虽然前路艰难,但希望就像这月光一样,虽然微弱,却从未消失。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鎏金岁月:妯娌大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