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何进的头颅滚落地面、鲜血四溅的一刹那,嘉德殿外东北角的一座望楼之上,三支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火箭,如同一群脱缰的野马,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啸声,猛地撕裂了黎明前那片昏暗的天空。
它们如同三道刺眼的赤红闪电,划破黑暗,直直地砸向宫苑的石板地,火星四溅,仿佛要将这沉睡的宫殿点燃。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刘辩与陈宫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嘉德殿内的杀机已经爆发,那些阴险狡诈的宦官们终于动手了!
这信号的发出并非仅仅意味着袁绍的一路兵马。
几乎在火箭腾空而起的同一瞬间,芳林园的暖阁中,一夜未眠的刘辩如同石雕一般,静静地伫立在窗前。
他的身体突然猛地挺直,双眼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爆发出锐利而决绝的光芒。
刘辩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狂跳的心脏。
他紧紧握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然后用一种坚定而果断的语气对身边同样紧张待命的李青下令道:“发信号!按计划行事!”
李青毫应声而出,如同一支离弦的箭,迅速冲出暖阁。
他的脚步急促而有力,仿佛整个宫殿都能感受到他的决心。
眨眼间,他便来到了阁檐下,那里悬挂着一面平日绝不动用的警讯铜鼓。
李青毫不犹豫地举起鼓槌,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敲击在铜鼓上。
只听得“咚”的一声巨响,如同惊雷一般,在寂静的宫苑中回荡。
这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唤醒。
“咚!咚!咚!”
沉重而急促的鼓声,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北宫的寂静,瞬间传遍了核心区域!
这是皇帝直属的警讯,意味着宫中有惊天大变,所有护卫必须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如疾风般向皇帝所在的位置集结,并听从皇帝的指令!
与此同时,嘉德殿广场上,袁绍正跪在地上,“悲愤”地痛哭着何进。
他的哭声凄惨而悲凉,仿佛失去了最亲近的老爹一般。
当他看到那升空的火箭,听到北宫方向传来的警讯鼓声时,心中不禁一凛!皇帝竟然也发了信号?!这意味着什么?难道皇帝还有其他的安排?
袁绍的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念头,但他没有时间深思。
因为殿门已经被攻破,何进已经惨死,现在正是他袁本初扬名立万、掌控局面的绝佳时机!
他立刻收起了脸上的“悲恸”,站起身来,手中的长剑猛地一挥,指向殿内残余的宦官。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耳欲聋:“逆宦弑杀大将军,罪大恶极!将士们,随我杀尽阉党,为何大将军报仇!控制宫门,迎接陛下圣驾!”
“杀——!”袁绍麾下的司隶校尉部属早已等得不耐烦,如同开闸洪水般涌入嘉德殿,见无须者便杀,场面顿时更加混乱。
曹操眉头紧锁,但军令如山,也只能率北部尉人马紧随其后,主要负责肃清殿外通道,控制要冲,并尽力约束部下不得滥杀无辜,与袁绍部下的疯狂屠戮形成鲜明对比。
而真正的杀招,却并非只在嘉德殿一处!
就在段珪带着几名心腹,刚刚冲出嘉德殿侧门,沿着复道疯狂奔向永乐宫,企图挟持何太后的半路上!
两侧原本寂静的宫墙阴影中,骤然响起一片弓弦震动之声!
“咻咻咻——!”
数十支弩箭如同毒蛇般激射而出!精准、狠辣!
“有埋伏!”段珪魂飞魄散,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便被数支弩箭同时贯穿胸腹,强大的力道将他直接钉在了复道的朱红柱子上!
他双眼暴突,难以置信地看着从阴影中走出的身影——那是一名穿着低级宦官服饰、眼神却冷冽如冰的年轻人,他认得,那是皇帝身边新来的“侍读学士”陈宫的心腹!
几乎同时,他带来的几名心腹也悉数中箭倒地,顷刻毙命。
陈宫从阴影中缓步走出,看了一眼段珪兀自滴血的尸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对那名年轻宦官微微颔首:“清理干净,守住此处通道,不得放任何人惊扰永乐宫。”
“明白!”年轻宦官拱手领命,迅速带人将尸体拖入阴影,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陈宫则转身,带着另外一队同样由他暗中安排、忠于皇帝的少量宫廷卫士(多是些被何进、宦官排挤的边缘人物,被陈宫暗中联络许以重利和前程),快步走向另一个方向——皇帝寝宫。
他的任务,是确保在袁绍大军彻底控制全局前,皇帝刘辩的绝对安全,并协助皇帝发布最关键的命令。
另一边,由毕岚带领的、前往皇帝寝宫企图挟持天子的另一路宦官,运气更差。
他们刚靠近寝宫范围,就被早已接到鼓声信号、集结起来的皇帝宿卫拦了个正着!
这些宿卫人数不多,但却是刘辩根据陈宫建议,近日以“加强护卫”为名,悄悄更换的一些相对可靠之人,为首者更是刘辩亲自提拔的一名沉默寡言却武艺高强的卫士长。
“尔等何人?敢擅闯陛下寝宫!”卫士长按刀厉喝。
毕岚见状,心知挟持皇帝的计划已不可能实现,但还想垂死挣扎,尖声道:“咱家奉太后之命,有要事禀报陛下!快快让开!”
“太后懿旨?”卫士长冷笑一声,“可有凭证?陛下有令,非常时期,无陛下亲口谕令或特定信物,任何人不得靠近寝宫半步!退下!”
毕岚还想硬闯,卫士长猛地拔出佩刀,身后宿卫也齐齐亮出兵刃,杀气腾腾!
毕岚身边只有寥寥数人,见对方态度强硬,己方势单力薄,顿时胆怯,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陈宫带人赶到。
“陈先生!”卫士长见状,连忙行礼。
陈宫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毕岚等人,对卫士长道:“陛下安然否?”
“回先生,陛下无恙,寝宫安全。”
“好。”陈宫点头,然后目光冰冷地扫向毕岚,“毕常侍,尔等不在嘉德殿伺候,持械擅闯陛下寝宫,意欲何为?”
毕岚见到陈宫,如同见了鬼,结结巴巴道:“陈……陈宫?你……你怎么在此?咱家……咱家是奉……”
“奉谁之命都不重要了。”陈宫打断他,语气森然,
“嘉德殿内,郭胜等逆宦弑杀大将军,已然伏诛!尔等想必是其同党,欲来此惊驾作乱!卫士长,将这些逆贼拿下!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诺!”卫士长早就憋着一股劲,闻言立刻带人扑上。
毕岚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饶命!陈先生饶命!咱家也是被逼的!”
但此刻求饶已是徒劳,很快便被如狼似虎的宿卫捆绑起来,拖了下去。
处理完寝宫门口的威胁,陈宫立刻入内觐见刘辩。
“陛下,嘉德殿信号已发,袁绍、曹操已率兵入宫平乱。段珪伏诛,毕岚已被擒,寝宫无恙。
永乐宫方向,臣已派人守住通道,暂可保太后安全。”陈宫言简意赅地汇报。
刘辩虽然早已知道计划,但听到外面隐约传来的喊杀声和兵刃撞击声,手心依旧沁出冷汗。
他强迫自己镇定,问道:“袁绍部下的情况如何?”
“袁本初部下……杀性甚重,恐难节制。”陈宫如实道,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曹操似在尽力约束,但局面混乱……”
刘辩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他拿起书案上那卷早已写好的、用明黄色丝带系着的《安民诏书》,对陈宫和李青道:“走!随朕出去!去嘉德殿!”
“陛下!”李青惊呼,“外面刀兵无眼,太过危险!”
“正因为危险,朕才必须去!”刘辩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
“此刻若龟缩不出,则天下只知有袁绍平乱,不知有天子坐镇!这皇宫,这洛阳,究竟谁才是主人?朕必须让所有人都看到,是朕,在主持大局!”
陈宫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躬身道:“陛下圣明!臣愿护驾前往!”
刘辩点头,在李青、陈宫以及一队精锐宿卫的护卫下,毅然走出了寝宫,朝着喊杀声最激烈的嘉德殿方向走去。
他手中那卷明黄色的诏书,在晨曦微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一路上,遇到零星的战斗和惊慌奔逃的宦官、宫女,见到皇帝仪仗,尤其是看到皇帝本人竟亲临险地,无不震惊,纷纷跪伏在地。
刘辩并不停留,只是高声宣布:“朕在此!逆宦作乱,大将军罹难,朕心甚痛!然作乱者只郭胜、段珪等首恶,胁从不问!
所有宫中人员,各归本位,不得惊慌乱窜,违令者斩!官军平乱,只诛首恶,不得滥杀无辜!”
他的声音虽然还带着少年的清亮,但在混乱中却有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许多原本惊慌失措的底层宦官和宫女,听到皇帝亲口承诺“胁从不问”,又见皇帝身边护卫森严,渐渐安定下来,依言退避。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陛下出来了!”
“陛下说只杀首恶,不牵连咱们!”
混乱的宫闱,开始出现一丝秩序的迹象。
当刘辩一行人抵达嘉德殿广场时,这里的战斗已接近尾声。
袁绍的士兵正在逐屋搜索残敌,不时传来短促的惨叫和求饶声。
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有宦官的,也有何进死士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广场,景象惨不忍睹。
袁绍正站在嘉德殿门口,指挥若定,俨然一副平乱主帅的模样。
忽然看到皇帝仪仗到来,尤其是看到皇帝本人竟在陈宫和宿卫护卫下亲临现场,他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惊愕,但很快便掩饰下去,连忙带着曹操等将领上前参拜。
“臣袁绍(曹操)叩见陛下!陛下万安!臣等救驾来迟,致使逆宦猖獗,惊扰圣驾,罪该万死!”袁绍语气依旧“恭谨”,但姿态却隐隐带着功臣的矜持。
刘辩看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又看了看满地狼藉和血迹,心中冰冷,脸上却露出悲戚之色:“袁爱卿、曹爱卿平身。尔等及时平乱,有功于社稷,何罪之有?只是……大将军他……”
他目光投向殿内何进那无头的尸身,适当地表现出哀伤。
袁绍连忙道:“大将军遭逆宦毒手,臣等必将其余党尽数诛灭,为何大将军报仇雪恨!”
刘辩点点头,却不再给袁绍继续扩大屠杀的机会。
他上前一步,站在台阶高处,面对广场上越来越多的士兵和惶恐张望的宫中人员,高高举起了手中那卷明黄色的诏书。
晨曦恰好在此刻穿透云层,一缕金光洒在诏书和刘辩年轻却无比郑重的脸庞上。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此!
刘辩运足中气,用清晰而沉痛的声音,朗声宣读:
“诏曰:朕承洪基,夙夜兢兢。不意阉宦郭胜、段珪等,包藏祸心,欺瞒太后,假传旨意,诱杀大将军何进于嘉德殿,罪大恶极,人神共愤!
幸赖司隶校尉袁绍、北部尉曹操等忠勇将士,闻讯即动,入宫平乱,元凶授首,朕心稍安!”
他先肯定了袁绍、曹操的“功劳”,安抚了军方情绪,随即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威严:
“然,首恶既诛,胁从可悯!宫中内侍、宫女,多系被迫服役,或为形势所逼,非其本心。
着令:平乱将士,只诛持械反抗之顽逆,不得滥杀无辜,不得惊扰太后、太妃!各宫人员,即刻各归本位,不得惊慌乱窜,由宫中宿卫统一安抚管辖!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最后,他抛出了最关键的人事任命,试图收回主导权:
“大将军新丧,国失柱石。朕痛定思痛,决议亲政!即日起,擢升尚书郎陈宫为侍中,参录尚书事,总领宫中善后及京畿防务事宜!
司隶校尉袁绍,平乱有功,赏千金,封邟乡侯,仍掌京畿监察!
北部尉曹操,处事有度,晋为骑都尉,协助陈侍中稳定洛阳治安!
另,诏令北宫门外并州刺史丁原部将吕布,率军入城,负责洛阳四门及主要街巷巡防,弹压可能出现的骚乱!”
这一连串的命令,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明确止屠,安抚人心!
提拔陈宫,总领大局!
厚赏袁绍,却将其权限限定在“监察”!
晋升曹操,令其辅助陈宫,隐含制衡!
调吕布入城,用这支相对独立的强兵来稳定秩序,威慑各方!
一环扣一环,既有安抚,更有制衡和收权!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刚经历宫变、应该惊慌失措的少年天子能发出的指令!
袁绍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和浓浓的忌惮!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小皇帝竟然敢在这个时候,以如此强势的姿态站出来,直接接管局面!
而且安排得如此周密!陈宫?吕布?他什么时候暗中掌握了这些力量?
曹操也是心中剧震,看向刘辩的眼神充满了惊讶和深思。
这位少年天子,远比他想象的要深沉和果决得多!
整个嘉德殿广场,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血腥战场的呜咽声,和刘辩手中那卷明黄诏书猎猎作响的声音。
陈宫适时上前,跪接诏书:“臣陈宫,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安抚宫闱,稳定京畿,不负陛下重托!”
喜欢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