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皇后区艾姆赫斯特83-20号的地下室,1997年5月初的空气依旧阴冷潮湿。角落堆着的拍摄设备——两台二手索尼ccd-tRV87摄像机、Audio-technica At897麦克风、旧三脚架和一堆索尼dV磁带——已经准备就绪。汪言最后一次检查设备,指尖拂过摄像机外壳。
剧本《鬼影实录》的分镜头脚本他已熟记于心。长岛格伦科夫那栋传闻有“轻微异响”的湖边小屋已租下,月租1600美元。资金来自之前的戴尔股票操作。现在只差演员。
他需要非专业演员,一对能演出“日常夫妻”感,面对恐怖时能表现出真实恐惧的情侣。片酬预算很低,每人1000美元。汪言明白,对这种伪纪录片来说,真实反应比演技更重要。
经过观察,他选中了两人:
陈默(mo chen),三十多岁,法拉盛一家中餐馆的厨师。符合“迈卡”的特质——对生活失去热情,对异常反应迟钝。
姜珊(Vivi Jiang),二十四五岁,旅行社前台,对环境异常敏感。汪言注意到她容易被突然的声响惊吓,这正是“凯蒂”所需要的特质。
五月一日,劳动节假期后,一辆租来的道奇caravan面包车载着汪言、刘小丽、刘艺菲以及陈默、姜珊驶向长岛北岸的格伦科夫。
车窗外,城市景观逐渐被树木和草坪取代。刘艺菲趴在车窗上,小脸贴着玻璃:“妈妈!汪言哥哥!快看!好多树!还有湖!”
“茜茜乖,坐好。”刘小丽温柔回应,一边整理女儿的头发,一边观察前座的陈默和姜珊。作为“制片人”,她负责后勤和财务。
汪言坐在副驾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刘艺菲的天真烂漫是很好的伪装;姜珊的紧张不安是需要的状态;陈默的麻木平静正合适。
一小时后,车停在一栋浅蓝色木屋前。屋子略显老旧,墙漆有些剥落,前廊木板发出“吱呀”声。
“哇!大房子!”刘艺菲第一个跳下车,在草坪上蹦跳,“有湖!我们可以去划船吗?”
“茜茜,小心点。”刘小丽跟上,脸上露出放松的笑意。
陈默和姜珊下车打量房子。姜珊皱眉:“这房子有点旧啊?拍纪录片要在这里?”陈默没说话,开始搬运行李和设备。
汪言打开门锁,一股混合灰尘、霉味和旧木头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昏暗,家具蒙灰,样式老旧。客厅沙发塌陷,壁炉积满灰烬。屋内比室外更冷,异常安静。
“大家先把东西放客厅吧。”汪言走进屋,声音在空旷中回响,“条件简陋,包涵一下。接下来两周,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接下来两天是准备工作:
汪言指挥清场布景,带领陈默和姜珊打扫客厅、主卧和厨房,移除不必要的物品,营造“新搬入”的感觉。保留了一些房屋特色:壁炉积灰、墙角裂缝、水龙头滴水声。
设备架设是汪言的重点。他精心设置摄像机位:主卧角落的三脚架固定机位、客厅低角度机位、走廊隐藏机位。
每台索尼摄像机都调试确保夜视模式清晰。麦克风隐藏在花盆后、书架角落。还用旧电视机播放空白磁带的雪花点画面,制造“信号干扰”效果。
汪言带陈默和姜珊检查房子,敲击老旧水管,指出通风口可能进风,查看地下室入口,说可能有小动物做窝。这些“合理”解释为后续“灵异现象”做铺垫,也加深房子诡异氛围。姜珊脸色发白,紧抓陈默胳膊。陈默比较淡定,甚至主动查看黑暗角落。
汪言反复向两人强调“纪录片”理念:“忘掉镜头,就当它不存在。”“你们就是一对刚搬进新家、有点抱怨的普通情侣。”
“用最真实的反应应对奇怪的事情,不要演!”
他还“透露”:“可能会在你们不知情时制造小‘意外’,比如突然关灯、弄出动静,看看反应。放心,安全。”这为后续设计的“灵异现象”埋下伏笔。
刘小丽负责后勤保障,采购食材日用品,将厨房收拾整齐,确保大家按时吃饭。还买了几盆绿萝点缀房间。
她严格记录每一笔开支,从租金、水电押金、汽油费到买菜钱、演员预付片酬(每人先付500美元)。当姜珊想预支钱买新衣服时,刘小丽温和但坚定地拒绝,说“纪录片追求真实,日常穿着即可”,并用“拍摄结束后有额外奖金”安抚她。
刘小丽的主要任务是照看刘艺菲,确保她远离拍摄核心区,避免穿帮或意外。在需要刘艺菲“出镜”时,如“窗外跑过”镜头,刘小丽会提前带她到指定位置,用“和汪言哥哥玩跑步游戏”的借口引导完成。刘艺菲穿着粉白色裙子,在阳光下跑过草坪,留下笑声,不知自己被摄像机捕捉。
当陈默和姜珊因拍摄压力或生活琐事发生摩擦时,刘小丽适时出现,用热茶、水果或让刘艺菲“表演节目”化解紧张气氛。
五月四日傍晚,湖边小屋氛围奇特。夕阳余晖透过百叶窗缝隙,在地板上投下长长光斑。屋内,摄像机红色指示灯在昏暗中亮起。汪言检查完最后一个机位,关掉客厅主灯,只留厨房一盏壁灯。
“Action!”汪言的声音通过对讲系统传入主卧。
拍摄开始。
第一夜,汪言没安排“灵异事件”,让演员适应镜头存在。镜头下:
姜珊抱怨厨房水龙头漏水、浴室瓷砖有裂缝,指挥陈默搬箱子,语气不耐烦。
陈默闷头干活,对抱怨敷衍回应,眼神瞟向客厅旧电脑。当姜珊指责他“不关心这个家”时,他烦躁回应:“这不正搬着吗?安静会儿?”疲惫和不耐烦完全是本色出演。
晚餐吃意面,气氛沉闷,只有叉子碰盘子声。姜珊想找话题,被陈默沉默挡回。这种窒息的日常感被摄像机记录下来。汪言在监控后看着,满意这就是想要的“无聊”铺垫。
第二夜,汪言开始加入“佐料”。
场景一:门厅白粉。清晨(实际是深夜模拟),固定机位拍到陈默睡眼惺忪走向厨房,路过门厅时停住,疑惑低头。
镜头特写:一小撮白色粉末(滑石粉)在地板中央显眼。陈默皱眉蹲下,手指沾粉捻捻,甚至闻了闻,然后起身恼怒喊:“姜珊!你是不是又把爽身粉撒得到处是?”
监控室里,汪言和刘小丽面面相觑。姜珊当时不在现场!陈默这生活化的“甩锅”反应比剧本设计的更真实有趣。汪言立刻指示姜珊:“接话!骂他!”
姜珊声音从厨房传来(带怒气):“陈默你有病啊!我昨晚没进客厅!你自己弄的别赖我!”“不是你还能有谁?鬼啊?”陈默嗤笑,用脚踢散粉末,走进厨房。一场由“灵异现象”引发的夫妻争吵自然爆发,效果超预期。
场景二:床单拉扯。深夜,主卧固定机位(夜视模式)。陈默和姜珊熟睡。画面安静。三分钟后,姜珊被子一角缓慢向下滑动,像被无形手拉扯。
姜珊不安呓语,身体扭动。被子继续下滑露肩。“嗯……”姜珊迷糊想拉被子,拉不动,烦躁蹬腿:“陈默!别抢我被子!冷死了!”
陈默被吵醒,迷糊“嗯?”一声,翻身背对她嘟囔:“谁抢你被子了……自己踢掉的吧……”又睡去。姜珊气得坐起,在夜视绿光中瞪陈默后背,用力扯回被子裹紧,躺下恨恨踹陈默小腿一脚,才气呼呼重睡。
监控室里,汪言差点笑出。姜珊这由“冷”引发的愤怒和踹人动作,完全是剧本外的真实反应!对男友的怨气和暴躁,完美契合“凯蒂”后期崩溃铺垫。
场景三:灵应盘惊魂。汪言设计的小高潮。他让陈默从二手店淘来老旧灵应盘,说“增加生活情趣”、“测试房子是否古怪”。
夜晚,客厅。摄像机架侧面。陈默和姜珊围坐茶几,手指轻搭塑料片上。“开始了,”陈默带戏谑语气,“请问,房子有……友好朋友吗?”
姜珊紧张,手指僵硬。塑料片不动。“看吧,我就说没……”陈默话未完,塑料片突然猛动!滑向“YES”!姜珊“啊!”尖叫缩手,脸色煞白:“它动了!你推的?!”
“我没有!”陈默也吓一跳,否认但眼神惊疑,“是你太紧张了吧?手指抖了?”“我没有抖!”姜珊带哭腔指塑料片,“它刚才在‘YES’那里!你看到了!”
“再来一次!都别用力!”陈默被激起好胜心,重放手。姜珊犹豫后颤抖放手。“请问……你在这里吗?”陈默又问。塑料片再次移动,滑向“YES”。“你……你是谁?”
姜珊声音抖。塑料片移动:d…A…R…K…“dark?黑暗?”陈默皱眉。这时,汪言操控藏在沙发后的小装置(电机细线牵引),让塑料片猛跳指向“Goodbye”!“啊——!”
姜珊彻底崩溃,尖叫跳起打翻水杯,水洒一地。她指灵应盘语无伦次:“它说再见!它走了!它真在这里!陈默!我们走!现在离开!我不拍了!钱不要了!”
歇斯底里哭喊。陈默也懵,看失控女友和诡异灵应盘,第一次露真实恐惧不知所措表情。他试图拉姜珊:“薇薇!冷静!可能桌子不平……”“
桌子不平它会拼‘dark’吗?!它会说‘Goodbye’吗?!”姜珊甩开他,哭喊冲回卧室砰关门。
监控室,汪言屏息。姜珊反应——从紧张到被“YES”惊吓,到拼“dark”恐惧加剧,最后被“Goodbye”击溃爆发——层次分明真实!
绝不是表演能及!陈默从戏谑到惊疑再到无措,完美展现“迈卡”心理过程。这场戏成最震撼真实片段。
拍摄间隙,小屋生活不全是紧张恐惧。刘艺菲的存在像温暖阳光。
她拿汪言给的小型dV玩具(报废掌中宝改造),煞有介事“拍摄”湖边野鸭、蒲公英,奶声解说:“这里是茜茜电视台!播报鸭鸭游泳新闻……”
她缠陈默姜珊,稚嫩问:“默默哥哥,薇薇姐姐,你们玩吓人游戏吗?茜茜看到你们晚上屋里跑来跑去,像捉鬼哦!”童言无忌让刚经历“灵应盘惊魂”的姜珊哭笑不得,气氛轻松。
午餐时,刘艺菲像小监工,捧刘小丽做的三明治跑向检查设备的汪言:“汪言哥哥,吃饭啦!妈妈说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逗笑众人。
一次汪言调试夜视摄像机,屏幕一片渗人绿色。刘艺菲好奇凑看,指屏幕模糊角落(可能光影错觉):“汪言哥哥,那里有个绿色小人蹲着!它在看你呢!”汪言心头一跳,细看却无,笑摸她头:“茜茜眼花,树叶影子。”但心底掠过寒意,下意识检查那角落摄像机角度。
刘小丽在忙碌中也显露更强能力。她不仅后勤井井有条,更主动思考:
发现汪言购备用电池超需,及时叫停,退多余电池省钱。
观察到陈默姜珊下午易疲惫状态不佳,建议汪言将非核心日间镜头调上午拍,下午安排休息或轻松围读,提高效率。
姜珊“灵应盘”后情绪低落拒拍。刘小丽没让汪言施压,而是私下找姜珊,像知心姐姐倾听恐惧委屈,安慰是“游戏”,承诺后续减少“惊吓环节”。
同时委婉提醒合同签了,1000片酬不是小数目,拍完有奖金。软硬兼施下,姜珊稳定情绪同意继续。
甚至对汪言设计的“窗外跑过”镜头提建议:选择黄昏时分,阳光斜射,刘艺菲跑过留跳跃长影,比单纯跑过更有意境诡异感。汪言采纳,效果出奇好。
两周封闭拍摄在紧张、刺激、偶尔真实争吵、刘艺菲欢声笑语和刘小丽沉稳掌控中飞快流逝。汪言像高明傀儡师,布置场景引导情绪,隐藏操控丝线。他设计的“恐怖”如石子入水,激起的涟漪常超预期,碰撞出更真实张力火花。
陈默姜珊这对非专业组合,在汪言制造的“高压锅”环境下,将情侣间疲惫、隔阂、面对未知恐惧、崩溃互相指责,演绎得淋漓尽致。剧本冰冷文字在他们本能反应浇灌下,开出毛骨悚然真实之花。
刘艺菲始终沉浸“阳光下恐怖游戏”中。她穿漂亮裙子湖边奔跑,窗边留“惊喜”身影,吃妈妈美味便当,晚上听汪言讲“不那么吓人”睡前故事,心满意足入睡。
她对摄像机镜头无惧,觉得好玩。不知自己纯真笑容身影将成为这部恐怖片最温暖也最令人细思恐极注脚。
五月十五日傍晚。最后一个镜头——“卧室长镜头”终极恐怖场景——拍摄完成。汪言喊“cut!杀青!”时,湖边小屋陷奇异寂静,随即爆复杂情绪。
姜珊瘫坐在地捂脸哭,释放后怕解脱。陈默长舒气摘镜揉眉心,疲惫脸露如释重负。连续两周生活“惊吓”高压下,精神绷到极限。
刘艺菲拍手欢呼:“耶!游戏结束啦!汪言哥哥赢了吗?”扑刘小丽怀仰脸问:“妈妈,我们可以回家啦?茜茜想我的小熊了。”
刘小丽搂女儿,脸带完成艰巨任务后疲惫欣慰。看汪言眼神复杂。这两周她亲眼目睹汪言如何运筹帷幄,精准操控演员情绪拍摄节奏,将二手设备和破房子变制造恐惧工坊。
少年才华掌控力让她心惊,但对刘艺菲无微不至呵护,又让她心中那堵墙裂缝扩大一些。
汪言站客厅中央,环顾这记录无数“真实恐怖”瞬间的屋子。摄像机已停工作,红色指示灯熄。夕阳余晖最后一次透窗,将屋内染温暖金色,暂驱散盘踞两周阴冷诡异。
他看欢呼刘艺菲,疲惫相拥陈默姜珊,还有眼神温和刘小丽,巨大成就感和一丝难言疲惫同时涌上心头。
《鬼影实录》主体拍摄完成。素材量庞大,充满惊喜超越剧本真实瞬间。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是更枯燥至关重要的剪辑、后期音效处理,以及最关键——如何让这部成本低廉、风格怪异伪纪录片,敲开发行商或电影节大门。
他走窗边,看波光粼粼湖面。刘艺菲阳光下奔跑画面仿佛还在眼前。他握紧拳。
素材在手,下一步就是让世界听到这部由地下室少年、前黑客“梅林”、现导演“汪言”亲手打造的、充满真实恐惧的低语了。
而隔壁房间,刘小丽正在整理拍摄开支清单,目光停留在“备用电池(退)”、“额外交通补贴(给姜珊安抚用)”等条目上,眉头微蹙,似乎在计算最终成本与汪言最初预算的差异。
一个优秀制片人,已开始思考如何为导演下一阶段——发行——精打细算了。
喜欢光影年华,我与天仙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光影年华,我与天仙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