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雨终于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柳荫庭院里,折射出晶莹的光。院外的杞柳林被雨水冲刷得格外鲜亮,嫩绿的枝叶上挂着水珠,风一吹,水珠簌簌落下,像一场细碎的银雨。
泽安推着王俊凯刚到村口,就见不少村民扛着锄头、拿着剪刀,正往杞柳林走去。领头的是村里的老支书,看到二老,远远就喊道:“王老先生,苏老夫人,雨停了,我们来给杞柳修修枝、培培土,免得有些嫩枝被雨打坏了!”
王俊凯笑着点头,示意泽安把轮椅推过去。苏清颜扶着溪然的手,慢慢走到杞柳林边,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柳枝,眼里满是欣慰:“多亏了你们,这些杞柳可是咱们柳编的命根子,不能有半点闪失。”
村民们早已分工妥当,有的弯腰给杞柳根部培土,防止雨水冲刷导致根系裸露;有的踮脚修剪被雨水打弯的嫩枝,只留下健壮的主干;还有些年轻小伙,扛着竹竿,小心翼翼地把被风吹倒的柳枝扶起来,用绳子轻轻固定在支架上。大家说说笑笑,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忙活起来,整片杞柳林里满是热闹的身影。
王俊凯坐在轮椅上,目光扫过杞柳林,时不时开口提醒:“东边那几棵嫩柳,剪枝的时候别太狠,留着两三根主枝,明年才能长得更壮。”“培土要注意,别把根茎埋太深,不然容易烂根。”他的声音透过扩音小喇叭传出,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村民们都认真听着,按照他的嘱咐调整动作——这是王俊凯守了一辈子的杞柳林,他比谁都清楚这些柳枝的习性。
苏清颜走到一棵被风吹斜的老柳树旁,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干,眼里满是心疼。这棵柳树是她和王俊凯年轻时亲手栽下的,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是杞柳林里最粗壮的一棵。“当年栽它的时候,才这么细一根枝条,没想到现在长这么大了。”她轻声说着,转头对身边的年轻村民说,“这老柳树最是坚韧,当年遭过冰雹,断了好几根枝,后来又慢慢长出新叶,你们照料它,要多些耐心。”
溪糯抱着第七代宝贝也来了,小家伙醒后精神十足,被放在铺着软垫的树荫下,手里攥着一根细小的柳枝,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像是在模仿村民们修枝的动作。几位妇女围在一旁,一边给柳枝捆绑支架,一边逗着孩子,笑声清脆,与风吹柳枝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听。
一位年轻村民修剪完一棵杞柳,走到王俊凯面前,手里拿着几根剪下的嫩枝:“王老先生,您看这些嫩枝还能用吗?扔了怪可惜的。”
王俊凯接过嫩枝,仔细看了看,笑着说:“能用!这些嫩枝柔韧性好,编小挂件最合适不过。你们收起来,晾干后送到传承书屋,给学员们当练习材料。”
村民们闻言,纷纷把剪下的嫩枝收集起来,整齐地堆放在一旁。老支书感慨道:“王老先生,您总是这么精打细算,连一根嫩枝都不浪费,这也是咱们柳荫村能把柳编做起来的原因啊。”
王俊凯摇摇头:“不是我精打细算,是每一根柳枝都来之不易,不能辜负了它们。咱们编柳编是这样,过日子也是这样,要懂得珍惜,才能把日子过好。”
日头渐渐升高,杞柳林的修补工作也接近尾声。经过村民们的精心照料,歪斜的柳枝被扶正,受损的枝条被修剪,每一棵杞柳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家收拾好工具,围坐在树荫下休息,溪然和汐玥端来熬好的绿豆汤,给大家解暑解渴。
王俊凯看着眼前整齐的杞柳林,看着身边满脸笑容的村民们,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杞柳林是柳编的根基,而这些团结互助的村民,是柳荫的根基。只要这两样都在,柳编手艺就永远不会失传,柳荫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夕阳西下,村民们陆续散去,杞柳林恢复了宁静。王俊凯和苏清颜坐在树荫下,看着夕阳给柳枝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看着不远处溪糯抱着孩子玩耍的身影,手牵着手,脸上满是安详。雨过天晴的杞柳林,绿意盎然,充满希望,就像他们走过百年风雨的人生,历经磨难,却依旧温暖而坚定。
喜欢他眼里有星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他眼里有星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