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时,一阵细密的雨丝悄然飘落,打在柳树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谁在耳边低声絮语。泽安刚要上前收起廊下的柳编半成品,就被王俊凯抬手拦住了:“不用收,让雨润润也好,柳枝吸了潮气,编起来更顺手。”
苏清颜裹紧了身上的薄毯,目光望向院外被雨雾笼罩的杞柳林,轻声道:“这雨,像极了五十年前那场连阴雨。那时候你卧病在床,孩子们还小,家里的柳编堆了一屋卖不出去,我每天抱着柳枝冒雨去镇上赶集,鞋里全是泥,脚都泡肿了。”
王俊凯的手指微微收紧,握着苏清颜的手更紧了些。那段日子是他记忆里最艰难的时光,一场重感冒引发了肺炎,卧床不起近一个月,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下,全靠苏清颜撑着。“我记得你每天回来都偷偷哭,却在我面前装得若无其事,说柳编卖得好,还买了我爱吃的白面馒头。”
“那时候哪舍得买白面馒头,是隔壁张婶偷偷塞给我的,怕我垮了。”苏清颜笑了,眼里却闪着泪光,“后来雨停了,你病也好了,咱们一起把堆着的柳编改了样式,编了些小巧的挂件,没想到一下子就卖光了。从那以后我就知道,再大的坎,只要咱们俩一起扛,就总能过去。”
泽安端来两杯温热的桂花茶,放在二老手边,插话道:“奶奶,我听我爸说过,那时候您还发明了‘雨中晾柳’的法子,趁着雨后柳枝柔韧,编出来的花纹更立体,好多人都特意来买咱们家的柳编。”
“哪是什么发明,就是逼出来的办法。”苏清颜摇摇头,眼里却带着几分骄傲,“过日子就像编柳编,总有缠错的时候,得学会变通,不能一根筋走到黑。”
雨越下越密,屋檐下挂起了细密的雨帘,将柳荫与外界隔绝成一个安静的小世界。王俊凯望着雨幕中摇曳的柳枝,忽然想起刚学柳编时,老师傅对他说的话:“柳枝越经风雨,越有韧性;人越经磨难,越懂珍惜。”那时候他似懂非懂,如今走过百年风雨,才彻底明白其中的深意。
“还记得三十年前,村里闹虫害,杞柳林差点毁了吗?”王俊凯缓缓开口,“那时候你带着孩子们去山上找野生柳枝,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天黑才回来,脚磨出了血泡也不吭声。”
“那是咱们柳编的根,不能丢。”苏清颜轻声说,“后来咱们请教了农科院的专家,改良了杞柳品种,不仅抗虫害,编出来的作品还更有光泽。你看现在这杞柳林,比以前更茂盛了。”
雨声淅沥,暖炉里的炭火依旧跳跃,映得二老的脸庞温暖而安详。他们携手走过的百年岁月里,经历过贫穷饥饿,遇见过天灾人祸,有过争执吵闹,也有过欢声笑语,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始终紧握彼此的手,像院中的老柳树一样,根系缠绕,并肩抵挡风雨。
“老头子,这辈子跟着你,没享过什么大福,却也没受什么大委屈。”苏清颜靠在藤椅上,声音渐渐轻柔,“有你,有孩子们,有这门柳编手艺,我知足了。”
王俊凯没有说话,只是侧过头,深深地看了苏清颜一眼。月光穿过雨帘,洒在她满是皱纹却依旧温柔的脸上,这张脸,他看了一百年,却依旧看不够。风雨同舟百年路,相濡以沫一生情,千言万语,都藏在这紧握的双手里,藏在这雨落柳荫的静谧夜色里。
雨渐渐小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柳枝混合的清新气息。第七代宝贝的哭声从屋里传来,清脆而响亮,打破了庭院的宁静。苏清颜笑着起身:“孩子醒了,我去看看。”王俊凯点点头,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嘴角扬起温暖的弧度。
风雨总会过去,阳光总会到来。就像这柳荫,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枝繁叶茂;就像这柳编手艺,跨越七代传承,依旧生生不息。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雨过天晴的晨光里,继续书写下去,温暖而坚定。
喜欢他眼里有星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他眼里有星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