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明渠的引荐下,林逸很快见到了磐石堡的主医官,一位姓王的老军医。王医官年约五旬,面容憔悴,眼带血丝,显然已被连日来的伤患压得喘不过气。听闻林逸是江南林氏传人(徐明渠介绍时抬高了林逸出身),又见其气度沉静,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参与救治。
军医署条件比临时营地好了不少,但伤员更多,伤势也更重。除了刀剑外伤,还有许多因守城造成的摔伤、砸伤,以及开始出现的痢疾、风寒等病症。
林逸一出手,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手段。他处理外伤清创彻底,缝合技术精妙无比,远超堡内其他医官。对于骨折伤员,他运用独特的正骨手法配合小夹板固定,效果奇佳。更令人称奇的是他那手神鬼莫测的针法,往往几针下去,便能止血、镇痛,甚至将濒死的重伤员从鬼门关拉回来。
苏仁和苏婉清也加入了救治行列。苏仁经验丰富,负责统筹和诊断疑难杂症;苏婉清则以其细心温柔,负责照顾伤员起居、换药,并协助林逸处理一些复杂的外伤。
不过数日,林逸“小神医”的名声便在磐石堡内不胫而走,甚至连一些中下层军官都慕名前来求医。他所展现出的医术,尤其是对外伤和急症的救治能力,对于时刻面临战斗的军队而言,价值无可估量。
萧锐将军得知后,对林逸更加看重,特意拨付了一批珍贵的药材供他使用,并允许他在军医署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这一日,堡内突然送来一名特殊的伤患。此人并非士兵,而是堡内一位负责打造军械的老匠师,不慎被烧红的铁水烫伤了整个右臂和前胸,伤势极其严重,皮肉焦黑,生命垂危。王医官等人查看后,皆摇头表示回天乏术。
“林医师,您看……”徐明渠将希望寄托在了林逸身上。
林逸检查后,也是心头沉重。如此大面积的严重烫伤,在这个时代,感染和并发症几乎是致命的。但他没有放弃。
他先以金针度穴,护住老匠师的心脉元气,再以《青囊经》中记载的“生肌玉脂膏”为基础,结合现有药材,调配出一种特殊的烫伤药膏。这药膏不仅需要多种珍贵药材,对熬制的手法和火候要求也极高。
林逸亲自动手,在苏婉清的辅助下,耗费数个时辰,才成功炼制出一小罐色泽莹润、药香扑鼻的药膏。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清除掉老匠师伤处的焦痂和坏死组织——这个过程极其痛苦且需要精准的掌控力,再均匀地涂上特制药膏,用洁净的麻布包扎。
接下来的几天,林逸日夜守候,随时观察伤情变化,调整用药。奇迹般地,老匠师的伤势并未恶化,高烧渐退,伤口处开始有新的肉芽组织生长!
这一幕,彻底折服了军医署的所有人,包括之前还有些不服气的王医官。连萧锐将军闻讯后,都亲自前来探望,对林逸的医术赞不绝口。
经此一事,林逸在磐石堡的地位彻底稳固。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收留的流亡医师,而是成为了堡内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甚至有人私下议论,其医术之精,恐怕已不逊于北麓任何一位成名已久的医道圣手。
名声和地位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尊重和一定的资源倾斜。林逸趁机向萧锐建议,加强堡内的卫生防疫,并在军中推广一些简单的外伤急救知识,得到了萧锐的采纳。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林逸和苏婉清回到分配的小院。虽然疲惫,但看着彼此眼中映着的灯火,都感到一种充实的温暖。在这乱世孤堡之中,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师姐弟。
喜欢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