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边的最后一天,也是整个东北三省徒步旅程临近尾声的重要一站,楚凡将目光投向了那片被视为圣山和图腾的—— 长白山 。
车辆在覆雪的山路上盘旋,窗外的森林愈发原始苍茫。当楚凡终于站在 长白山北坡 的观景台,俯瞰那被誉为“天池”的火山湖时,一种近乎窒息的震撼攫住了他。群峰环抱之中,巨大的湖面被坚冰与厚雪覆盖,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纯粹的、不似人间的白。天空是洗过的湛蓝,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在雪白的湖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神圣而肃穆。
寒风如刀,却无法削减这景象带来的心灵冲击。这与镜泊湖的瑰丽、兴凯湖的浩瀚都不同,长白山天池的美,是 带有神性的、令人心生敬畏的 。它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朝两国的界山。它的沉默,蕴含着巨大的自然力量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他沿着结满冰霜的栈道行走,去看那即使在零下几十度也不封冻的 长白瀑布 ,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瞬间凝结成冰晶,形成如梦似幻的“雾凇”景观。他也去了 地下森林 ,在深深的谷底感受着被原始林木包围的静谧。
长白山之行,像一场庄严的仪式。它仿佛在告诉他,你已走过了东北大地上的江河湖泊、林海雪原、工矿城乡,如今,你来到了这片土地许多故事的源头。
傍晚,他带着满身的寒气与满心的震撼,回到了延吉市区。他没有再去尝试新的餐馆,而是再次去了西市场。这一次,他买了一些东西:一小罐手工制作的 辣白菜 ,一小袋 明太鱼干 ,还有一瓶未过滤的 米酒 。他想带走一些延边的味道,不是作为纪念品,而是作为这段独特旅程的味觉延伸,作为未来路上对这段时光的鲜活提醒。
回到旅馆,他开始整理行装,为明天离开东北三省做准备。那块代替火山石陪伴他的年轮木片、那瓶石油样本、厚厚的笔记本,以及新加入的泡菜和鱼干,将行囊塞得满满当当,也将他的记忆填充得无比丰盈。
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双语招牌闪烁的街道。从最北的漠河,到如今的延边,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这片辽阔而多样的土地,感受了它的严寒与温暖,它的厚重与灵秀,它的沉寂与活力。
他翻开笔记本,在延边篇章,也是东北三省之旅的最后一页,他画下了长白山天池那神圣的轮廓,画下了一个小小的泡菜坛子。
他写道:
“站在长白之巅,回望北境之旅,仿佛聆听了一首由冰与火、黑与白、历史与民俗谱写的雄浑交响。
漠河的极光与星夜,是旅程的序曲,洗净尘嚣;嫩江讷河的黑土与秋水,教我扎根与流淌;五大连池的熔岩与矿泉,让我触摸星球的脉搏;大庆的油流与铁人精神,注入工业的脊梁;鹤岗的收缩与坚守,呈现现实的重量;佳木斯的三江交汇,展现开拓的胸怀;牡丹江的冰瀑与悲歌,交织自然与历史的壮美;直至延边的阿里郎与泡菜,赋予旅程多元文化的璀璨终章。
长白山,如同一个巨大的句点,却又像一个新的起点。它让我明白,行走的终点并非地理的边界,而是内心的丰盈与开阔。
再见,东北。你馈赠我的,远非风景,而是一场关于生命、土地与文化的深刻教育。
泡菜坛已封好,明日即将南下。关内的大地,等待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合上笔记本,楚凡的心中充满平静的感激与隐约的期待。东北三省的徒步之旅在此刻正式落下帷幕,但他的旅程还远未结束。前方,是山海关,是更广阔的中国。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徒步记录者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