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琥倒是很想再劝劝祖逖去洛阳,但看祖逖时日无多,并且意向已决,便也不再多说,接下了这任务。
他和祖逖安排的副将一起去到军营,去清点那些愿意随他们去洛阳的士兵。
祖逖手下的北伐士兵们类型多样,有良家子,有流亡失地的农民,有士族豪强贡献出来的曲部。
洛阳的规矩,就是从不逼迫任何人愿意遵守洛阳规则,那你就来,因此哪怕是祖逖愿意把这么多的士兵都送去洛阳,韦琥也要走流程,问个清楚。
士兵们基本都是愿意的,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拖家带口一起去洛阳。
自从5年前,他们第1波伤兵从洛阳治病回来之后,关于洛阳富裕和医疗条件之高这些事,迅速传遍他们军中。
回来的伤兵们个个身体康健,这可都做不了假。
后因祖逖在洛阳的白名单上,有了可以和洛阳少量交易的资格,他们也会定期去洛阳运送物资治疗伤兵。
舍不得回来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一些士兵,怕还清了医药费之后就会被赶走,多去主动做那些又苦又累的重体力活,是为了一不小心可以受个伤,继续欠下医药费,不用离开。
后来这种行为被韦单发现之后,去找士兵促膝长谈,让他们意思意思找医院开个风寒药单就可以了,不用如此伤害身体。
这些事,连上面的人都不知道,只在底层士兵中才有流通。
祖逖的士兵们身上担子很重,又要对抗北边石勒石胡这些胡人,还要务农种地,这些年就算有洛阳的帮衬,大家不缺衣,生病只要能撑得住还能排队去洛阳治,但吃饭却依旧是个大问题。
只要去过洛阳的人,都愿意天天在食堂吃那些热乎软和的细粮,喝烧开的热水。
每天干活就可以吃饱的生活,现在只有洛阳才有。
宜阳这些城市现在也有了,因为他们现在也属于洛阳了。
祖逖同意士兵们想要拖家带口去洛阳的想法,最后也是叮嘱士兵们去了那里遵纪守法,不要丢了北伐将士们的脸。
他是不愿意去洛阳的,因为他实在有太多问题了。
为何世上真有神佛,人世却依旧如此困苦?
为何是在他们这个时代,圣王出现了?
为何他有通天之能,却不是先解决胡人,而是放任胡人继续折磨汉人?
汉人士族豪强,在他眼中,居然和胡人的存在无异吗?
目睹着这些年天下的变动,这些问题祖逖已有了答案,但为了避免去和圣王吵起来,他决定自己带着这些问题去地下。
带着这些士兵们去洛阳,不需要韦琥亲自带队,找他队伍里靠谱的管事就好,士兵们去过洛阳的人也不少,他们会自己认路的。
韦琥自己也还有南下的任务,总不能每次都因为祖逖而返程吧。
带着新一批的货物南下,和前几年被拒之门外不一样,这些年他们韦家可以说是在东晋各大城市畅通无阻。
第一年的时候,韦琥没有亲自来,托东边的士族豪强帮他卖货,大家一起分账,靠着他们打开了东晋市场。
洛阳在南边朝廷这里,那是神秘莫测的存在,来自洛阳的全新服装、护肤、美妆产品,因着过硬的质量和优秀的品牌加成,迅速开始风靡南边。
第二年,洛阳邮局来了。
南边的朝廷不敢对洛阳的人动手,但也不想邮局进来,因此他们的选择是把人拒之门外。
靠着之前分账拿下的关系,韦家各种送信送礼,一城一城,帮着洛阳邮局在外落脚,而后洛阳邮局畅通无阻之地,韦家也无人阻挡。
这两年生意做下来,之前贴给新洛阳的大半家产,还有南下开路花费的钱,基本上已经都挣回来了。
韦琥都感叹,还是这些南下的家伙带的钱多啊!
洛阳在北方,那是人尽皆知的圣城,百姓提起来都是心向往之。中上层都是讳莫如深,不多谈论的禁忌态度。
毕竟他们离得近。
而在南边,大家会肆意谈论洛阳,猜测那里的一切,因为远,所以猜测要么更厉害,要么就是打假。
也就是洛阳邮局月月有医药补贴和购物福利,在南边出现疫病后,洛阳邮局依旧照常工作,无人得病,这才让洛阳的医药名声大噪,关于洛阳的传闻南边士族信的人也多了不少。
在远离洛阳,根本无法通过重重关卡过去的人家中,他们已经是为了治病,求神拜佛失败后,雕刻其天上的圣王形象,诵念着洛阳守则,来为家中病人祈福驱病。
韦琥南下一路到了建康,该买卖的货物拿出来,该打点的礼物他挨个去送。
本该在镇江镇守京口,扼守长江下游咽喉要地的郗鉴,难得也来建康述职,韦琥送完王家、庾家的礼,立刻就来给他送。
高平郗氏算不上什么高门大户,但郗鉴凭借其在流民帅中的威望和掌握的江北流民武装,成为南边朝廷的重要军权代表。
好在他们韦家虽然没南下,但京兆韦氏的身份足够,倚仗的洛阳也很有实力,因此韦琥亲自登门,一般都是被主人请进去接待的。
以往韦琥路过镇江,也是给郗鉴送过礼的,对郗鉴也算还熟悉,这次登门,熟络的话语说完,就拿出礼物,介绍新品。
什么持久的粉底,遇水不化的眼线,不沾杯的口红,由韦家产出和收购,洛阳高级染料染出来的各色丝绸,还有洛阳最新的羊毛呢绒……
都是好东西。
可郗鉴看着这些好东西,却问韦琥:“这些东西,洛阳人自己都用吗?”
韦琥:“自然也是用的,洛阳的超市也有这些商品,样式还更多些。”
郗鉴拿起一盒包装精美的粉,问:“洛阳的男子,会用这些?”
韦琥:“……”
当然是不太用的,不止男人不用,女人平时也不太用,大家就是因为卫生习惯,洗脸洗的勤些,剩下的时间都在劳动,买衣服挑颜色已经很爱美了,实在没空打扮自己。
大家也不是不追求美,累了看两眼圣王就行了,反正怎么折腾也比不上人家,就安心欣赏。
看他沉默微笑的表情,郗鉴就清楚了。
他自嘲一笑,把美妆护肤产品都挑出了,推给韦琥,让他以后送礼就不必再送这些了,送些实用的东西即可。
韦琥心想,不实用的东西,它卖的贵啊。
比起实用但占据空间较大的衣物这些,用在脸上手上的东西,一个个又小又贵,挣得可多了。
送走韦琥,郗鉴让人把剩下的礼物都装起来,为现在天下的形势而感到头疼。
已经都快到了年底,北边石勒与刘曜两边还在对抗,但现在天下人心思变。
一部分的人先加入洛阳,一部分的人宁可天下如此也不想改变,洛阳之外的两边现在虽然在共处,但私下里都已经把对方视作眼中钉,迟早铲除。
郗鉴自己带着兵在镇江关口,这里商业贸易业很繁华,南来北往的人都在此汇集,镇江兵民们也对洛阳的消息更灵通一些。
自从知道了宜阳与巩县的事后,他们镇江现在也人心惶惶。
平民百姓过得苦的,想加入洛阳,但他们又被严格限制人口流动,走不了,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可以全城加入洛阳的渠道,大家又怕又期待。
不想加入洛阳的官兵士族们,大家都需要严防会有集体投票的事情发生,还需要防止别人为了投票顺利,提前把他们这些肯定会投反对票的做掉。
巩县的事,让南北都对洛阳无法再闭上眼睛。
而被众多人期盼和敌视的洛阳,此刻正在举办新一年的冬至丰收节。
人越来越多的洛阳,就不合适所有人都挤在一起了,干脆就以居住的地点为单位,各自内部举办宴会。
洛阳城里的不同区域,洛阳城外的各大新工厂和新人居民区,还有周边的各大城市,一起参与热闹的庆典。
以往,周边城市知道冬至这天洛阳会很热闹,但也没想到他们的热闹,是备上白面、蔬菜和猪肉做的饺子,来全城一起敞开了吃。
这热闹的冬至,洛阳能办,他们周边城市着实没这个实力。
不过好在现在天凉,洛阳也体恤他们生产物资不丰,直接运了大车大车的速冻饺子给周边洛阳子城,给他们过冬至。
周围的城池里,这些东西上层是都吃过的,但百姓连吃细粮都够呛,更别说还能吃得上肉了。
而在洛阳这一片城市热闹之际,洛阳周边可一点都不好受。
刘曜依汉魏旧典设立国家祭祀体系,冬至这天,他本该是在长安圜丘祭天的,石勒也在汉人谋士张宾建议下制礼乐,今天本应该行祭天礼。
但因为见过洛阳真正的神迹是什么样,导致这几年两边人都不爱祭天了,一到冬至想起自己还曾经攀扯天命的过去,只觉得恼怒。
而底层将士们,自己吃的一般,胡人本来就不过冬至,他们也没把今天烦躁欣赏,但骑马在外巡逻时,闻到了洛阳里外的飘香饺子味,都给馋的不得了。
有的人赶紧跑了,生怕自己馋的不行,有的人拿出干粮凑在风口,就着香味吃干粮。
而有了全新的城池、人口的加盟,洛阳在城内外轨道铺设完毕后,发展也开始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