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和叔父张茂是真的有感情,这才会在所有的事情中,以张茂个人的身体健康为最重,送他去洛阳。
就连去洛阳,张茂说不带人,只想以普通凉州人的身份去洛阳,这种不论作为什么身份,其他人都绝不会同意的事,张骏也同意了。
自从叔父走了,张骏每日忙完了凉州日常事务,就是担心叔父,担心他身体不好路上会出事,担心他到了洛阳不习惯,担心他去洛阳以后孤身一人看病……
一直到两个多月后,他收到了叔父初到洛阳寄来的第一封信,得知了叔父一切安好,洛阳的大夫说他身体没事,他也感觉自己越来越好。
张茂自己都打趣,他这是无事一身轻了,只是凉州的重担落在张骏身上,侄子你要保重身体啊。
得知叔父平安到了洛阳,一切都好,连身体都在洛阳有口皆碑的大夫们诊断后没什么大问题,那就是真的没事。
想到叔父是因自己父亲遇刺身亡才不得不担起凉州重担,张骏也庆幸自己把叔父送到了洛阳。
又过了半月,他收到了叔父的第二封信。
张茂说洛阳的生活很好,每天干活不愁吃喝,他年纪大还有病,连分的活都是轻松的。就是想吃好穿好住好,要多干点活。
他现在又得付房租,还得还医药费,因为干的都是轻松活,所以挣的钱也不多,但是别瞧不起他的活,这可是也能骑车的活呢,侄儿你是见过凉州邮递员骑自行车的,那才两个轮子,我这三轮车是三个轮子,都不用担心摔。
信到了想必包裹也到了,叔父我现在能攒的钱还是有限,只能给侄儿你买这些东西,好在我们干一天活的工分都是晚上子时就结算,我每天都能看自己攒了多少钱,攒够了就给你们买。
张骏看信看的两眼微酸。
叔父都年纪这么大了,去洛阳还要自己负责生计问题,这本该是由他这个侄儿管的问题。
都要负担这么多了,他居然干活以后还在算着工分攒钱,给家里买东西。
拆开包裹一看,盒子里头被非丝非麻,独属于洛阳的布料塞满了,张骏小心翼翼取出一大团布料,在里面拿到了一小纸盒的感冒药,还有装在不知名透明瓶子中的无色透明消毒液。
还有一张纸,上面是叔父张茂的字迹,写着感冒药和消毒液的用途。
难怪洛阳医疗水平能够迅速传遍天下,除了天幕所说的疫苗,邮局在外带的药品,怕也是有洛阳允许城民自己少量购买,寄到外头家人手中的原因。
小心翼翼把这两份药收到书房,张骏提笔给叔父写信。
包裹收到了,完好无损,叔父您放心,凉州一切都好,刘曜和石勒都没空管他。药品的事不急,您是去养病的,干活挣的钱自己花,我都这么大了,还要叔父你去洛阳挣钱养,以后去地下也要没脸见爹……
八月份的时候,天天都对邮递员翘首以盼的张骏,收到了叔父的信、包裹,信里还架着一份《洛阳月报》七月内容。
张骏先看信,信一拆开,就是叔父写的“先去看报”。
又拿起报纸展开的张骏把目光放到报上,眉头一挑,一字不落的把整份报纸看完。
占据版面最大,最着重报道的,就是宜阳和巩县被胡人围攻,全员投票的事。
报纸上除了关于此事的文章,还有洛阳对刘曜方与石勒方的交战的实时报道。
时间地点进度这都不算什么,甚至还有他们对双方损失的评估,战场附近城镇非战争人员的伤亡,他们去顺手打了哪些城池哪些坞堡,大概抢了多少东西……
石勒和刘曜这交战的两边,都不一定对彼此的行动能知道的这么详细。
放下报纸,张骏再打开叔父的信,继续往下看。
叔父的信上,写了他作为洛阳能开三轮车的劳动者,在和两县知情人士聊天后,得到的二手资料。
洛阳周边都是各大家族共治,但有的城池是共治家族势均力敌,有的是一家独大,宜阳那就是有几家能说得上话的,力压所有人率先投了,然后速度把反对者逐出城。
而巩县,那些反对者洛阳也是真的不管,巩县的新人都已经在洛阳工厂区打了疫苗干活了,旧人遇上有怨气没处撒的胡人,下场你也知道。
最后的最后,张茂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劝张骏自己想一想,他们护着凉州,早已不是作为晋的臣子在行动了,而是作为凉州人认可的长官在行动。
那一旦凉州生变,内外压力都挤在一起,张骏要保护的凉州人,是凉州将士,凉州百姓,还是凉州士族。
最后的包裹,是张茂攒钱买的三颗消炎药,在外价值千金也不为过的救命药。
张骏小心翼翼把药收好,随后皱着眉,拿着叔父的信开始陷入沉思。
宜阳与巩县的事,随着洛阳邮局的宣发,很快就会传遍天下。
所有人就都会知道,人就算去不了洛阳,但也可以选择投票全体加入洛阳。宜阳他们离洛阳近,又有胡人的威胁,所以洛阳大开了方便之门,但他们不与洛阳靠近的城市,凭什么就不能一试呢?
就算试失败了,他们也不过就是发动全员投了个票罢了,什么损失都没有。
要说还能有什么损失,就是让底层民众参与城市未来重大决策,但他们都决定要加入洛阳了,也就不会在乎这事。
以后要是有城市这么做了,有了巩县教训在前,那些想加入洛阳的人,恐怕会投票前,就发动清洗,提前把那些不想加入洛阳的人给赶出去或者做掉。
不想加入洛阳的人同样也是。
未来,各地士族之间恐怕也会纷争不断。
还有其他势力,看见刘曜和石勒连军事行动都被洛阳写的一清二楚,他们又作何感想?
刘曜本身现身说法,感想就是很愤怒,很生气。
虽然报纸写的都是他们已经做完了的事情,但这些事都能被洛阳收集到,就说明洛阳也根本没那么置身事外,一直还在边上观察他们战斗。
跟小孩看蚂蚁搬家一样,把他们的战争看做是玩乐,还写文章记录。
尽管洛阳并不是这样的态度,还有在写他们战争双方的损失,周围无辜百姓的伤亡的,但刘曜这样的顶层人眼里,这就是在看不起他,
还生气的事,就是自己这边搞不到的石虎情报,被洛阳搞到了,几方有些将领带着士兵出去干私活搞私钱,连刘曜自己都不知道。
这年头什么兵都难带,不让士兵自己搞点外快犒赏自己,下面人早不干了。
但是默许这样的规则是一回事,底下人不上报还被外人扒出来是另一回事,捞外快的方式五花八门,更是让刘曜看了恼火。
自己出去烧杀抢掠也就算了,但有将军抢了城镇物资不均分,不上报,把那些洛阳流出的顶级物资拿去倒卖,都不给下面士兵多分,差点导致兵变。
还有少量底层士兵自己死皮赖脸跟着洛阳邮局的车队,强行要护送他们,最后蹭吃蹭喝。
丢脸,丢脸死了!
还有洛阳没有报道,但刘曜知道的,就是下面小范围组团,改胡籍为汉籍,投奔洛阳的底层胡人士兵。
不过一想到石虎手下也有不少这样的事,刘曜就平衡了。
刘曜和石虎都在召集将领臣子们一起开会,开会讨论一个重要问题:洛阳到底是如何知道这么多事的?
以前报道的天下大事,那都不是机密,大家都知道洛阳邮局会给洛阳送情报,但无可奈何。
可现在,战场上,他们都主动避开洛阳邮局和邮局的车队、道路了,根本就没碰上外人,洛阳又是怎么知道的?
你说是有邮局,但一些坞堡里又没有邮局,这原因不成立。
一个可怕的猜想,就是洛阳对周边所有城镇和坞堡数量一清二楚,对他们的军事力量和内部情报也一清二楚,都会定期去更新情报,因此他们对那些地方干了什么,洛阳瞬间清楚。
就算情报没有那么手眼通天,但他们内部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人才投奔,这些人才可以分析出很多的事,包括他们彼此的伤亡和补给。
大家也都还有不太可怕的猜想,可能也是事实,只不过都没人说。
那就是根本没什么情报打探,有的只是洛阳月报拿了洛阳圣王的情报,直接发。
毕竟,他是真的手眼通天。
可就算大家心里都知道那位洛阳圣王不一般,要让他们真的承认人家是天降救世圣人,干的一切才是对的,那他们成什么了?
他们这些胡人,投诚胡人的汉人,那些背弃天下汉人的士族、司马家,巩县那些死到临头也不加入洛阳的人……
他们谁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存在,就是需要被圣王纠正的一个错误。
截止到八月,洛阳周边城市,基本已经是空的空,投的投了。
空城的是因为投票并入洛阳失败,不过人助力洛阳全新发展建设,原先城市也没几个人,还都死的差不多,回头洛阳人多了,产业也不够地方放了,就可以去这些空城。
学习、工作,学习……他们每天要忙的事情多得很。
洛阳之前的老人们也是,工作、学习、带新人。七月份开始,洛阳交通局终于可以把路铺到外面,去连上外面的城市了。
同时,他们交通局又成立了一个平行部门铁路局,开始在洛阳市内铺铁轨。铺完城里铺城外,马路铺到哪儿,他们也要铺到哪儿。
市民们上过课,知道这是在做什么。
洛阳市内还好说,有轨电车铺上以后,拉上电线,城里城外的人员移动和货物运送瞬间更方便了起来。
新加入洛阳的那些城镇不知道,他们目前的重要工作除了平时的生产活动,就是学习、修路、修房子。
但现在这些城市都是洛阳的子城了,大家七天一次的休息日都可以去洛阳,平时工作需要能去洛阳,表现好了也能去洛阳学习,对洛阳越发熟悉,已经开始期待马路都修好之后,自己城市也能通上铁路了。
而如宜阳这样的城市,以前,大家是靠能在洛阳上白名单的家族,买来神都市场的货物,来宜阳暂放,一边卖给城里人,一边买给外来商人。
现在他们是洛阳人了,直接就能拿超市的货物,但大宗对外商品还是得去洛阳的神都市场买。
不过好在他们被允许成立对外贸易商号,大家也还能在商号里做事,就是挣的工分得靠每天劳动和月底提成。
所有商号的人都是如此。
对之前怎么去递资料都进不了洛阳白名单的商人来说,能直接买卖洛阳货物了,这真是件大好事,但挣来的钱基本都是归洛阳,自己就一能拿提成的打工仔……
看着自己手上的疫苗针孔,只能说是慢慢习惯吧。
马家和韦家倒是高兴了,他们以后去神都市场拿货,还能在宜阳这样的附近城市建仓库,少了这些地方的关卡费,又能跟着邮局的队伍安全到达各个城镇做买卖,遇上的麻烦只会越来越少。
韦琥奉韦喆的命令,带着全新的洛阳货物拜访祖逖,做个这边和洛阳的中间牵线人。
这次再见祖逖,他精瘦的脸给韦琥吓了一大跳。
“豫州,您这是!”
祖逖摆摆手,请韦琥坐下:“我年纪也不小了,旧伤复发,也到了时候了。”
“无论是何阵营,您北伐胡人有功,此事为实,天下人都记着,”韦琥真诚建议道:“您该去洛阳的。”
“我这把老骨头,就是去洛阳看了病,还能活个五年十年,又有什么用呢。”祖逖不是心灰意冷说出这话,而是这些年看着天下,理智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你来看我,我很高兴。”
“我死之后,祖约不知能否回来,回来以后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护得住这一代的百姓。”
祖逖苦笑一声,握住了韦琥的手。
“几大姓氏的人家,我死之后,他们自有活路。”
“这些跟随我北伐,我却辜负他们的将士们,我得想想他们的以后。”
“韦琥,你带着他们去洛阳吧。”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