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派出所的接待室里,暖气开得很足,却压不住空气里的焦灼。陆野刚把离家出走的女孩小琪带到长椅上坐好,门口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 女孩的父母赶来了。
母亲穿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外套,袖口还沾着些许面粉,手里攥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女儿爱吃的苹果;父亲则穿着一身半旧的工装,皮鞋上沾着泥点,显然是从工地直接赶过来的。两人一进门,目光就锁在小琪身上,原本紧绷的神情瞬间垮了,满是焦急和愧疚。
“傻孩子!你这是跑哪儿去了啊!” 母亲几乎是扑到小琪面前,一把将女儿搂进怀里,声音发颤,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妈妈昨天不该跟你爸吵那么大声,你别吓妈妈行不行?”
小琪埋在母亲怀里,肩膀微微发抖,却还是没说话。父亲站在一旁,眼圈通红,双手反复搓着工装下摆,嘴唇动了好几次,才挤出一句:“都怪爸…… 爸没控制好脾气,让你受委屈了。”
陆野示意同事小杨给夫妻俩倒了杯热水,才轻声将他们引到隔壁的调解室 —— 既给这家人留些私密空间,也方便清晰说明情况。“叔叔阿姨,小琪是昨天晚上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买了去外婆家的火车票,在候车厅被巡逻民警发现的。” 陆野语气平和,没有直接指责,“刚才跟小琪聊的时候,她提到,最近半个月家里几乎天天吵架,昨晚你们为了她升学选校的事争执,她躲在房间里听到你们说‘要不是为了孩子,早就不过了’,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才想着跑去找外婆。”
这话一出,母亲手里的水杯 “哐当” 撞在桌沿,热水溅出来烫了手,她却浑然不觉,只是愣愣地看着陆野,眼泪又涌了上来:“我们…… 我们就是随口抱怨,没想着让孩子听见啊…… 都怪我,天天跟她爸吵,没顾及孩子的感受……”
父亲蹲在地上,双手插进头发里,声音发哑:“是我的错,最近工地活儿忙,压力大,一回家就忍不住跟她妈拌嘴,从来没问过小琪怎么想……”
两人正懊悔着,门外传来小琪的啜泣声 —— 原来小琪没在长椅上待着,悄悄站在调解室门口,把父母的话都听了进去。她看着父亲发红的耳根、母亲颤抖的肩膀,嘴唇抿了半天,终于 “哇” 地一声扑进母亲怀里:“妈!我不是故意跑的!我就是怕…… 怕你们因为我吵架……”
一家人抱在一块儿,哭声混着道歉声,在小小的调解室里回荡。陆野和小杨没有上前打扰 —— 他们知道,此刻的眼泪不是软弱,而是积压许久的委屈终于释放,也是家人之间重新靠近的信号。
等三人情绪稍微平复,陆野才递上纸巾,轻声开口:“叔叔阿姨,小琪现在上初中,正是心思敏感的时候,家庭氛围对她的心理影响很大。你们有矛盾很正常,但可以私下沟通,或者找社区的调解委员会帮忙,别当着孩子的面争执,让她觉得‘家是吵架的地方’。” 他顿了顿,又转向小琪,蹲下身与她平视,“小琪,以后要是觉得委屈,可以跟班主任聊,跟好朋友说,或者直接打 110 找我们,千万别再自己跑出来了 —— 外面人多眼杂,万一遇到危险,爸妈该多着急啊?”
“我知道了…… 以后不跑了。” 小琪红着眼睛点头,伸手牵住了母亲的手。母亲紧紧回握,又拉过丈夫的手,一家三口的手攥在一块儿,虽然眼睛还红肿着,气氛却明显缓和了。
送三人走出派出所时,母亲还在不停地道谢,父亲则双手握着陆野的左手说:“警察同志,谢谢您!以后我们肯定改,好好跟孩子沟通!” 看着他们互相搀扶着远去的背影,陆野和小杨相视一笑 —— 这种化解矛盾、守护家庭温暖的时刻,比破获一起案子更让人心里踏实。
回去的警车上,小杨忍不住好奇:“陆哥,你也太厉害了!刚才我跟小琪聊了十分钟,她连头都不抬,你就跟她坐了会儿,她怎么就愿意说心里话了?”
陆野笑了笑,想起刚才和小琪沟通的场景:“也没什么特别的,一开始我没急着问她‘为什么跑’,而是给她倒了杯热牛奶,跟她说‘我小时候也跟爸妈闹过别扭,躲在公园哭了一下午,后来才知道爸妈是担心我’。先让她觉得我不是来‘审问’她的,而是能理解她的 —— 孩子心里有委屈,得先让她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才愿意敞开心扉。”
小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默默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叮!成功调解家庭矛盾,避免未成年人走失风险,有效促进家庭关系修复与社会和谐。获得经验值 + 200,“心理学(应用)” 熟练度小幅提升。宿主对 “警察” 职责的理解进一步深化:除打击违法犯罪外,守护民生小事、化解邻里矛盾、引导正向沟通,亦是职责核心。】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时,陆野正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 便利店的灯还亮着,环卫工在清扫路面,晚归的人骑着电动车哼着歌。他忽然更明白这份工作的意义:警察的肩章,既要扛得住破大案的压力,也能接得住老百姓的 “小事”,而每一次让温暖回归、让矛盾化解,都是在为这片街区的安稳添一块砖。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刑侦天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