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镇村。
中国湖南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
在任何时候,他都和军事要地扯不上关系。
算起来,这个村庄加上村外的一截土路才一千米长,200米宽。
但是,就在这个地方,许粟201师的多人,和鬼子6000多人对峙起来。
一场大战就要爆发了。
许粟特意将几个团长召集过来开了个碰头会。
“目前,鬼子已经开始总退却。”林译拿着指挥棒在地图上讲解着战场形势。
“石牌方向,我军江防军、第10 集团军以及79军已经开始追击正在撤退的鬼子主力。”
“我们右翼,经过修整补充后已经具备了一定作战能力的第29集团军正在展开。”
“我们左翼,已经集结起来的第74军,正从鬼子主力和我们当面的鬼子阻击部队的防御空隙中穿插进去。”
“我们的任务,就是拖住当面日军,为两翼迂回部队争取时间。”
许粟拍了拍手,对三个团长说道:“前些日子,我们拖着日军的阻击部队,一步步向南走。最终,把他们和石牌方向的鬼子主力拉开了几十公里的距离。”
“现在这个距离已经成了鬼子的死穴。他们想要撤退,就要集合部队,那样就必须在战区的生力军打击下跨过这个距离,这下非得给他们扒一层皮不可。”
他环顾了一番三个团长,沾满了硝烟的疲惫面孔:“师部决定,我们于今天,也就是5月29号,中午一点,对当面之敌发起总攻。”
“到时候,我们左右两翼的友军会和我们一起夹击鬼子阻击部队。”
“这次作战的目的,是击退并大力杀伤鬼子的有生力量,乘胜收复松滋。”
许粟指着地图说道:“一旦我们收复松滋,截断了深入石牌山区的鬼子主力的退路,就可以逼迫他们从宜都一线渡江北撤。第六战区已经在那里布置好了伏击圈。”
“这次三团作为主力从正面突破,压垮村庄中独立混成第17旅团的防御。二团从左翼迂回,拖住实力较弱的户田支队。一团从右翼迂回,击破小柴支队的防御。炮兵团负责火力支援。”
此时,山炮营已经回归73军建制了,就不需要许粟部署任务了。
许粟把自己的风纪扣扣上:“命令已经传达完了,走,我们下部队看看。”
201师师部离前线也只有三公里,许粟一行骑着马,十几分钟就到了。
许粟很自然地走进正在休整的士兵当中,和他们交谈起来。
许粟的部队之所以能够打苦战,打硬仗。
主要就是四个要素撑着。
爱国主义教育、充足的粮饷、完善的体制、主将的身先士卒。
这四根柱子撑起了201师这座破草棚子。
现实可不是升级游戏,会一级一级往上升。
这四根柱子倒上了一根,201师可不是战斗力掉一级,而是整个部队当场就垮了。
许粟来前线,就是来稳固部队的。
他要确保部队不会在最后的恶战中垮掉。
办法其实也十分简单。
发饷,发重饷。
战线后方的百姓,现在连树皮都吃不上了。许粟却给部队稳定地供应着猪肉白菜炖粉条,大米饭管够。
实话说,许粟也知道,这吃的哪里是饭,纯粹是后方百姓的血肉。
不过他脸上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
他先是组织部队吃了一顿饱饭,恢复他们的体力。
然后是让带来的逃难的百姓给士兵们讲解了一番鬼子吃人肉,拿小孩骨头当玩具的罪行。
由于刚刚才从鬼子的魔掌之中逃脱出来,这些百姓们所讲述的经历无疑是最真实、最令人信服的。
他们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剑,直直地刺进了官兵们的内心深处,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鬼子的残暴和百姓们所遭受的苦难。
官兵们都被这些故事所震撼,他们的脸上浮现出愤怒和悲痛的表情。有的紧握拳头,有的咬牙切齿,仿佛已经能够想象到那些可恶的鬼子在百姓身上肆虐的场景。
在这种情绪的激荡下,官兵们纷纷站出来表态,表示一定要将这些鬼子活刮了。
趁着官兵情绪较高,许粟赶紧让警卫营把准备好的大洋搬了出来,他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发表了一番战地动员。
“弟兄们,鬼子已经只剩最后一口气了。我们的两翼,援军已经上来了。现在,只要最后一击,最后一家伙,就能把咱们对面的鬼子灭了。”
“永镇村,既是鬼子的坟墓,也是我们的光荣之地!”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坚定和决心。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咱们的鲜血。正是在这里,我们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让鬼子们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他继续说道,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仿佛要将这份信念传递给每一个人。
“最后的总攻即将发起。”他的声音越发激昂,“为了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为了咱们牺牲的弟兄,为了咱们的国家和民族,我命令你们,前进,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许粟看着下面一张张激动的面庞,赶紧让警卫营发钱。
不少官兵都推辞了:“长官,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要钱有什么用。只要战后给咱们立块碑就行。”
许粟一把就把钱塞回去了:“立碑的事,你交给我就行了。但钱你们一定要收。”
“人死了,我给你的家人发。要是家里没有人了,我就是给你过继一个儿子,都给你发下去,绝对不会让兄弟们断了香火。”
这话说出来,这些底层的官兵都感动不已,纷纷表示一定尽力。
把部队情绪调动起来后,许粟开始对着编制检查部队充实情况,要是发现哪里缺人,当场就把师部人员补充了进去。
许粟在前线转了几圈,钱财和人员散了个干净,身边就剩个警卫营了。
不过,效果也是明显的。
经过苦战的部队,士气又重新高昂了起来,恢复了进攻精神。
中午一点,师炮兵团对着标定的目标开始轰击。
伴随着阵阵雷鸣声,201师的三个团开始向着鬼子阵地扑去。
独立混成第17旅团指挥官高品彪很快就明白,为什么横山勇三番五次地警告他不要过于南下,也不调动鬼子主力贸然南下了。
正当他准备调动预备队,去抵抗许粟的进攻的时候。
自己左右两翼,国军的三个军已经压了上来。
国军是实力不济,但他们作为主力是有原因的,他们的人数几乎可以轻轻松松就达到鬼子的数倍。
只要鬼子被拖住,国军高层下定决心,这些行动缓慢但是不怕死的国军部队就会围上来,疯狂围攻孤立的鬼子。
第29集团军实力较弱,但是他们人数多,展开的战线较长,直接就威胁到了鬼子阻击部队的后路。
第74军实力较强,已经打穿了鬼子的左翼,已经威胁到了鬼子的指挥部。
高品彪突然发现,战场局势急转直下,自己已经三面被围,而且主力被201师紧紧抓住,根本不可能脱离前线。
他只能以预备队坚守指挥部,然后疯狂向横山勇求援。
援兵是不可能来的,因为横山勇此时自己也在面临更大的麻烦。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