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计划推进到第三天,主营地西侧的铁笼区已经有了明显变化。清晨的阳光透过铁条洒在丧尸身上,原本灰暗僵硬的皮肤,渐渐透出一丝微弱的血色;之前浑浊的眼睛,也开始能聚焦于眼前的食物;就连嘶吼声,也从之前的嗜血凶戾,变成了偶尔的低沉呜咽——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让陈默和苏一等人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这天早餐,张姐和刘敏按照张老的调整,在食谱里做了细微的改动。蒸笼里的金银花发糕换成了薄荷绿豆糕,案板上的荠菜包子里多掺了些切碎的黄芪叶,而锅里的野鸡汤,更是比之前多加了一倍的当归和党参。“张老说,现在丧尸们的毒素在减少,但气血亏虚得厉害,得多补补。”张姐一边将绿豆糕装进食盒,一边对刘敏说,“你看这野鸡汤,熬了整整三个时辰,汤都熬成了金黄色,里面的药材香味都炖出来了。”
刘敏拿着勺子,将鸡汤里的药渣捞出来,只留下清亮的汤汁:“这些药渣不能给丧尸吃,不然容易卡到喉咙。咱们把汤汁盛出来,等凉到温乎,再和米饭拌在一起喂给它们,这样既能补气血,又容易消化。”她身旁的食盒里,已经整齐地摆好了13个陶碗,每个碗里都盛着拌好鸡汤的米饭,上面还撒了一小撮切碎的枸杞。
投喂的时候,周姑娘发现,13只丧尸的状态又好了不少。3号丧尸是个年轻女性,昨天还需要队员们强行掰开嘴喂,今天竟然能自己伸手去接食盒里的绿豆糕,虽然动作依旧僵硬,但至少有了主动进食的意识。“它的手指能弯曲了,关节的僵硬程度减轻了很多。”周姑娘惊喜地对陈默说,“刚才喂它喝鸡汤的时候,它还主动张开了嘴,不像之前那样抗拒了。”
陈默立刻凑上前,用手电筒照了照3号丧尸的眼睛:“瞳孔的收缩速度更快了,说明视觉功能在恢复。你看它的嘴唇,能轻微开合,不像之前那样一直张着了。”他一边记录,一边对苏一说,“这只丧尸的恢复速度最快,按照这个进度,七天后说不定能先清醒过来。”
苏一和张老正在观察7号丧尸,这是一只中年男性丧尸,转化时间最长,之前的状态也最差。张老用手摸了摸它的脉搏,虽然依旧微弱,但至少能清晰地感觉到跳动了:“脉搏比昨天有力了些,说明心脏功能在慢慢恢复。不过它的脸色还是有些苍白,明天得在食谱里加些红枣和桂圆,补补气血。”
苏一点头,接过张老递来的脉搏记录:“这只丧尸的基础条件差,恢复速度慢些很正常,咱们不能急于求成,得循序渐进。周姑娘,你们喂它的时候要更耐心些,要是它实在吃不下,就少喂多餐,别勉强它。”周姑娘连忙应下,特意在7号丧尸的记录本上做了标记,提醒队员们多关注它的进食情况。
到了傍晚投喂的时候,变化更加明显。有五只丧尸已经能自己拿着发糕慢慢咀嚼,虽然动作还是有些笨拙,但至少不需要队员们喂了;还有三只丧尸在喝完黄芪水后,竟然能缓缓地坐起身,靠在铁笼的栏杆上,不再像之前那样一直蜷缩在地上。最让人惊喜的是3号丧尸,当周姑娘递过包子时,它竟然轻轻“哼”了一声,虽然声音微弱,却像是在表达感谢。
“太神奇了!”治疗小队的一个年轻队员激动地说,“昨天它还对食物毫无反应,今天不仅能自己吃,还能发出声音了!”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就是草药的力量,也是大家坚持的结果。再坚持四天,等七天期满,咱们就能看到它们完全恢复的样子了。”
张老则在一旁检查着丧尸们的舌苔:“舌苔的黄腻程度减轻了,说明体内的湿热在减少,食谱的调理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明天开始,咱们把薄荷的量减少些,金银花的量也适当减一点,避免药性太凉伤了脾胃。”苏一立刻让陈默记下调整方案,确保明天的食谱能精准适配丧尸们的恢复状态。
夜幕降临,铁笼区渐渐安静下来。月光透过铁条洒在丧尸们身上,它们大多安静地蜷缩在干草上,呼吸比之前平稳了许多,有的甚至能发出轻微的鼾声。周姑娘和队员们最后检查了一遍铁笼的锁扣,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离开;陈默则拿着记录表格,在灯下仔细整理着一天的数据,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他认真记录下来;苏一和张老则坐在桌前,讨论着明天的食谱调整方案,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像是一幅充满希望的剪影。
喜欢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