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越过主营地的栅栏,炊事班的帐篷就飘起了袅袅炊烟。张姐和刘敏正围着灶台忙碌,蒸笼里的金银花发糕冒着热气,案板上摆着刚包好的荠菜马齿苋包子,锅里的薄荷绿豆汤正咕嘟咕嘟翻滚——这些并非给营地众人准备的吃食,而是专门为西侧铁笼里的13只丧尸调配的“治愈食谱”。
“金银花发糕要蒸得松软些,方便丧尸吞咽。”张姐掀开蒸笼盖,用筷子戳了戳发糕,看着糕体回弹的状态满意点头,“每块发糕都得按比例加金银花粉,既能清热,又能慢慢调理它们紊乱的身体机能。”刘敏则在一旁分装枸杞黄芪水,她用陶碗将水舀满,每碗都保证有十颗枸杞、三片黄芪,“这水得温着喂,太烫会刺激它们的喉咙,太凉又容易伤脾胃。”
不远处的西侧铁笼区,周姑娘带着治疗小队的三个队员已经等候在那里。铁笼是用粗铁条焊成的,每个笼子关押一只丧尸,笼底铺着干草,防止它们直接接触冰冷的地面。此刻,丧尸们正蜷缩在笼角,灰暗的眼睛里没有焦点,偶尔发出低沉的嘶吼,嘴角还挂着干涸的涎水。
“先从最靠近门口的这只开始喂。”周姑娘拿起记录本,对照着笼子上的编号念道,“1号丧尸,男性,转化时间约一个月,体表无明显伤口。”她示意队员打开笼门,自己则端着金银花发糕和枸杞黄芪水,缓缓走到丧尸面前。队员们手持长棍,警惕地守在两侧,防止丧尸突然暴起。
或许是闻到了食物的香气,1号丧尸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周姑娘将发糕掰成小块,递到它嘴边,声音放得轻柔:“慢慢吃,别着急。”丧尸犹豫了一下,缓缓张开嘴,机械地咀嚼着发糕,动作虽然僵硬,却没有了往日的攻击性。周姑娘趁机将陶碗递到它嘴边,看着它小口小口地喝着黄芪水,赶紧在记录本上写下:“进食正常,吞咽功能初步恢复,对食物有微弱反应。”
另一边,陈默正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2号丧尸的瞳孔。“瞳孔对光的反应比昨天灵敏了些,说明神经功能在慢慢恢复。”他一边说,一边在表格上记录下数据,“皮肤的灰暗程度也有所减轻,虽然还是没有血色,但至少不再是那种死灰色了。”苏一和张老站在一旁,张老正用银针轻轻刺了刺丧尸的指尖,观察着它的反应:“银针没有发黑,说明体内的毒素在减少,食谱起作用了。不过这只丧尸的气血不足,明天得在野鸡汤里多加些当归和党参。”
苏一点头,接过张老递来的银针:“今天先按原配方喂,明天根据大家的恢复情况调整剂量。周姑娘,麻烦你们记录好每只丧尸的进食量和反应,有异常立刻汇报。”周姑娘连忙应下,手里的笔飞快地在记录本上书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整个投喂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13只丧尸都顺利吃下了早餐。有的丧尸进食速度较慢,队员们就耐心地一点点喂;有的丧尸对食物反应迟钝,周姑娘就用温水将发糕泡软,再一点点送进它嘴里。当最后一只丧尸喝完黄芪水,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铁笼里的丧尸们大多蜷缩在干草上,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躁地嘶吼,有的甚至缓缓闭上了眼睛,像是陷入了沉睡。
“看来这食谱确实有效。”陈默看着表格上的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昨天还有三只丧尸拒绝进食,今天全部都吃了,而且进食量也比昨天多了不少。”张老捋了捋胡须:“这些草药都是温和的调理药材,不会刺激它们的身体,却能慢慢清除体内的丧尸病毒,修复受损的器官。只要坚持喂下去,七天后应该会有明显的变化。”
苏一望着铁笼里安静下来的丧尸,心里踏实了不少:“辛苦大家了,接下来的七天,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一定要保证按时按量。陈默,你继续记录恢复数据;张老,就麻烦你每天根据它们的状态调整食谱;周姑娘,治疗小队要时刻关注它们的情绪变化,防止出现突然暴起的情况。”众人纷纷点头,各自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治愈丧尸不仅是为了补充营地的人手,更是为了证明,在末世里,希望并非遥不可及。
喜欢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