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的初冬,西山镇的空气里除了熟悉的煤烟味,更多了一丝躁动与不安。位于镇中心最繁华地段的“西山银行”总行,在无数道或好奇、或怀疑、或审视的目光中,正式挂牌开业了。
银行的门面气派而新颖,巨大的玻璃橱窗(得益于格物院玻璃工坊的突破)擦拭得透亮,里面陈列着熠熠生辉的西山银元样币和详细的兑换章程。行长周文望亲自站在门口,迎接第一批客人。然而,预想中万人空巷的场景并未出现,前来兑换的人稀稀拉拉,且多是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小商贩和普通民众,兑换数额也极小。
“周行长,这……情况似乎不太妙啊。”一位银行职员低声说道,脸上带着忧色。
周文望心中也有些打鼓,但面上依旧沉稳:“不急,新事物总要有个接受的过程。严格按照伯爷定的章程办,足银兑换,童叟无欺。”
与此同时,在河口集最大的茶楼“四海楼”的雅间里,几位衣着光鲜的商贾正围坐品茗,气氛却与楼下的喧嚣格格不入。
“诸位都看到了?”一个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的晋商放下茶杯,慢悠悠地开口,“那林枫,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如今连铸钱发钞的权柄都想夺过去。若真让他成了事,这北地的生意,还有我们的话事权吗?”
他是“丰裕隆”票号的大掌柜,姓范,与之前被清算的范家乃是同宗。
旁边一个来自徽州的粮商皱眉道:“范掌柜,西山势大,兵锋正盛,我们硬碰,恐怕……”
“谁说要硬碰了?”范掌柜嗤笑一声,“咱们是生意人,自然用生意人的法子。他林枫不是要发新钱吗?好啊,咱们就帮帮他,让他这新钱……‘流通’得更快些。”
他压低声音,说出了一条毒计:集中大量现银,在西山和河口集的市场里,以略高于官定牌价的价格,无限量收购西山银元!
“这是何意?”粮商不解。
“蠢!”范掌柜骂道,“他林枫库里的银子是有限的!我们先用高价把新钱都收拢过来,造成市面银元紧缺的假象。然后,我们再突然停止收购,甚至暗中低价抛售!届时,百姓和商贾一看这银元价格像坐船一样忽高忽低,谁还敢信它?他林枫的信用,一夜之间就得崩塌!”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此计可谓杀人不见血。
次日,一场针对西山银元的金融绞杀悄然开始。
河口集市场上,突然出现了几个陌生的“豪客”,他们不买货,只换钱。但凡有人拿着西山银元,他们都愿意用成色十足的官银甚至更高的比例兑换。消息传开,一些原本观望的民众和逐利的小商贩纷纷将刚到手还没捂热的银元拿去换了现银。西山银行的柜台前,兑出银元的人开始排起长队,而存入的人却寥寥无几。
“行长,情况不对!市面上一股势力在高价扫货,我们兑出的银元数量远超预期,库银压力很大!”负责市场监测的职员急匆匆地向周文望汇报。
周文望立刻警觉,他一边下令严格控制兑出速度,保证基本盘,一边火速赶往伯府禀报。
伯府书房内,林枫听着周文望的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
“果然来了。”林枫似乎早有预料,“查到背后是谁了吗?”
“初步判断,是以晋商‘丰裕隆’为首的几个大票号和商帮。他们资金雄厚,关系网复杂,在北方根深蒂固。”
“用经济手段进行恐慌式挤兑,想从根子上动摇我们的信用。”林枫冷笑一声,“想法很好,但他们低估了我们,也高估了自己。”
他站起身,下达了一连串指令:
“第一,行政命令:即刻颁布《西山镇税收及薪饷暂行规定》,明确自下月起,西山治下所有税赋、官营体系人员薪饷、军饷,一律以西山银元结算。拒收者,视为抗税;发放白银者,主官问责。”
“第二,物资平准:命令供销总社,在河口集及各大市镇,开设‘平价粮布盐专柜’,只收取西山银元,且价格低于市面一成。同时,放出风声,言明西山官仓储备充足,足以保障银元价值。”
“第三,市场干预:让内卫的沈墨配合你,摸清那几个‘豪客’的底细和资金节点。同时,从银行秘密拨出一笔资金,由我们的人伪装成商贩,在他们低价抛售时,悄悄吃进,稳住价格。”
“第四,舆论引导:让《西山新报》发文,揭露某些不良商贾扰乱金融秩序、企图盘剥百姓的行径,号召民众信任官府,勿要盲从。”
这套组合拳迅疾而有力。
命令颁布后,那些原本想看笑话的官吏和商贾顿时傻眼。在西山体系内做事,以后领不到白银了?家里囤积的银元瞬间从“烫手山芋”变成了“硬通货”。而普通百姓看到官家开的店铺里,用那漂亮的银元居然能买到更便宜的粮食和盐,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几天后,当范掌柜等人筹集了大量白银,准备开始第二阶段——恐慌性抛售时,却尴尬地发现,市面上的西山银元流通量大大减少,价格非但没有暴跌,反而因为官方渠道的坚挺和隐秘的托盘而趋于稳定。他们高价收来的银元,砸在了自己手里。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几个在前台操作的“豪客”接连被内卫请去“喝茶”,虽然很快因“证据不足”释放,但一种被严密监视的恐惧感已然形成。
“釜底抽薪……好狠的手段!”范掌柜看着仓库里堆积的、暂时失去套利空间的西山银元,脸色铁青。他意识到,单纯的金融手段,在一个拥有绝对行政力和物资调配能力的新生政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西山银行度过了最初的信用危机。经过这场风波,西山银元反而因其背后的强权信用和物资保障,在民众心中留下了“官家认,能买便宜粮”的深刻印象,初步站稳了脚跟。
林枫在伯府听取周文望的捷报时,只是淡淡地说:“这只是第一课。告诉他们,金融的权柄,从他们选择与我们为敌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易主了。”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以西山的全面胜利告终,也为这个新生政权的经济基石,浇铸了第一层坚固的水泥。
《带着DeepSeek闯大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带着DeepSee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