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驶出未及十里,海雾便像活物般涌了上来。白茫茫一片,连船头的木桨都只剩个模糊影子。张勇经验老到,让李三收起帆,只靠木桨缓划,自己则站在船头,用断矛探着水情。
“这雾邪门得很,怕是要变天。”张勇的声音在雾里散得发虚,“陛下坐稳些,这船板滑。”
赵昺扶着船舷,指尖触到冰凉的木板。雾气沾在脸上,湿得像要渗进骨头里。他忽然想起现代看过的航海纪录片——雾天最易触礁,尤其是这种陌生海域。正想着,船底突然“咚”一声闷响,像是撞到了什么东西。
“小心!”张勇猛地压低身子,渔船剧烈摇晃了一下,差点翻过去。李三死死抱住桅杆,吓得脸都白了。
等船稳住,张勇才探身去看,只见船舷边漂着几块破碎的木板,上面还缠着半片渔网——像是有船在这里触礁沉了。
“这一带水下怕是有暗礁。”张勇眉头拧得更紧,“得找个地方避避雾。”
正说着,雾里突然传来“嗖”的一声轻响。赵昺还没反应过来,张勇已经扑过来把他按在船板上。一支羽箭擦着他的头皮飞过,钉在船尾的木板上,箭羽还在微微颤动。
“有人!”李三摸出短刀,紧张地盯着雾里。
张勇慢慢直起身,握紧了腰间的断刀:“哪位朋友在此?我们只是过路的渔民,并无恶意。”
雾里静了片刻,接着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人在拨开灌木丛。很快,三个穿着麻布短褂、头戴竹笠的人影出现在不远处的礁石上,手里都握着弓箭,箭头正对着渔船。
为首的是个少女,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皮肤是健康的蜜色,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珠子。她背着个药篓,竹笠下的发丝沾着雾水,却丝毫没减凌厉之气。
“渔民?”少女的声音又脆又亮,带着点警惕,“渔民会半夜在暗礁区行船?我看你们是元兵的细作!”
“姑娘误会了!”张勇连忙摆手,“我们真是逃难的,船在海上翻了,好不容易找到这艘破船,想找个地方落脚。”
少女却不信,拉弓搭箭,箭头始终对着他们:“撒谎!元兵昨天刚在霞浦渔村抓人,今天就有人‘逃难’到这里,哪有这么巧的事?”
赵昺心里一动——霞浦渔村,不就是昨晚他们待过的那个村子吗?难道阿福叔和阿珠出事了?
“姑娘,我们真不是细作。”他忍不住开口,“昨晚我们确实在霞浦渔村,是被元兵逼得连夜离开的。阿福叔还帮过我们。”
少女听到“阿福叔”三个字,眼神微动,却还是没松劲:“你认识阿福伯?那你说,他家屋檐下挂着什么?”
赵昺想了想,昨晚阿福家的屋檐下,好像挂着一串晒干的墨鱼:“是一串墨鱼干,用红绳系着的。”
少女的弓箭松了些,但依旧没放下:“算你蒙对了。不过你们半夜在这里晃,还是可疑。跟我来,要是敢耍花样,这箭可不长眼。”
她说着,转身跳下礁石,往雾更浓的地方走去。另外两个人也跟着她,临走前还不忘警惕地看了赵昺他们一眼。
张勇和赵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的犹豫。但眼下雾大难行,对方有弓箭,硬拼肯定吃亏。
“走。”张勇低声道,“见机行事。”
三人下了渔船,跟着少女走进雾里。脚下是湿滑的礁石,偶尔能踩到海草,发出“沙沙”的声响。走了大约半刻钟,眼前突然开阔起来——竟是个被礁石环绕的小海湾,湾里停着几艘渔船,岸边还搭着几个草棚,看起来像是个临时的落脚点。
少女把他们带到一个草棚前,示意他们坐下。“你们先在这等着,我去告诉阿爹。”她说完,就带着那两个人进了最里面的草棚。
草棚里很简陋,只有几张草席和一个火堆。李三搓了搓手,小声道:“校爷,这伙人看起来不像坏人,倒像是……”
“像义军。”张勇接过话头,眼神凝重,“看他们的弓箭和步法,是练过的。这一带靠近畲族聚居区,说不定是畲人。”
赵昺心里暗暗点头。他在现代看过资料,南宋末年,畲族义军经常和宋军联手抗元。如果这些人真是畲族义军,或许能成为助力。
正想着,草棚外传来脚步声。那个少女和一个中年汉子走了进来。汉子身材高大,脸上刻着风霜,手里握着一把弯刀,眼神锐利如鹰。
“阿爹,就是他们。”少女说道。
中年汉子打量了赵昺他们几眼,目光在张勇的断刀和李三的渔网袋上停留了片刻,才开口问道:“你们真是从霞浦渔村来的?阿福还好吗?”
“阿福叔还好,就是……”赵昺顿了顿,把昨晚元兵在渔村搜刮、阿福被打的事说了一遍。
中年汉子的脸色沉了下来,拳头攥得咯咯响:“这些元狗!又在祸害百姓!”
少女也咬着唇,眼里冒着火:“阿爹,我们不能再忍了!得给元兵点颜色看看!”
中年汉子摆了摆手,示意她别冲动。他又看向赵昺:“你们要去哪?为什么会半夜经过这里?”
张勇看了赵昺一眼,见他点头,才说道:“实不相瞒,我们是大宋的残兵,从崖山逃出来的。想去武夷找些东西,路上遇到元兵巡逻,才绕到这里。”
中年汉子的眼神猛地一缩,握着弯刀的手紧了紧:“你们是宋兵?”
“是。”张勇挺直了腰板,“我乃御前禁军小校张勇,这是……我们的小主人赵十三,这位是亲兵李三。”他没敢直接说出赵昺的身份,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中年汉子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我叫蓝飞虎,是这一带的畲族首领。元兵强征畲民当苦役,我们没办法,才躲在这里。宋廷……不是已经亡了吗?”
提到“宋廷亡了”,张勇的眼圈红了。“崖山一战,我大宋主力尽失,但只要还有一个宋兵活着,就不算亡!”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屈的劲儿。
蓝飞虎看着他,眼神里多了几分敬意。“好一个‘不算亡’!”他拍了拍张勇的肩膀,“既然你们是抗元的好汉,就是我们畲人的朋友。今晚你们先在这歇着,明天我派人送你们出雾区。”
赵昺心里松了口气。没想到误打误撞,竟遇到了畲族义军。他站起身,对蓝飞虎拱了拱手:“多谢蓝首领收留。”
蓝飞虎笑了笑:“客气什么。都是反元的,该互相照应。”他又对那个少女说:“蓝珠,你去给客人弄点吃的。”
蓝珠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不一会儿,蓝珠端来了几碗热粥和一些烤红薯。众人饿了半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完东西,蓝飞虎又和张勇聊了些抗元的事。赵昺坐在一旁,听着他们谈论元军的动向和畲族的情况,心里渐渐有了些底。
夜深了,雾还没散。蓝飞虎安排他们在草棚里休息,自己则带着人去了海湾边放哨。
赵昺躺在草席上,听着外面海浪拍岸的声音,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没想到,在这绝境之中,还能遇到愿意抗元的畲族义军。或许,陆秀夫说的“民心”,就藏在这些普通人的坚守里。
他轻轻摩挲着手腕上的龙纹胎记,仿佛能感受到那属于赵昺的、沉甸甸的责任。
“陆相,你放心。”他在心里默念,“我会找到你藏的东西,会带着大家活下去,会让大宋的火种,重新燃烧起来。”
窗外的雾,似乎淡了些。远处的海面上,隐约能看到一丝微光——那是黎明的前奏。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