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王钦结结实实地睡到了日上三竿。
醒来时,阳光透过糊窗纸的破洞照进屋里,形成几道光柱,灰尘在光柱中缓缓飞舞。家里静悄悄的,母亲和妹妹想必是怕吵醒他,早已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包裹着他,仿佛紧绷了太久的弓弦终于松开。但他知道,这种松弛是短暂的。
起床,洗漱。锅里温着玉米粥和窝头。王钦吃着简单的早饭,大脑已经开始自动复盘这次高考。
语文作文切题,发挥稳定。数学虽有波折但结果应该不错。政治是他的强项。理化综合更是超常发挥。按照记忆中和张老师探讨过的录取分数线估算,他考上重点大学应该问题不大。
但高考只是第一步。录取通知书不到手,一切皆有可能。这个时代,政审、体检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尤其是,那个躲在暗处的举报者……
想到举报,王钦的眼神冷了下来。是时候处理一下这些苍蝇了。
他首先去找了赵大军和孙卫东。高考期间,他们的小生意并没停,反而根据王钦之前的提示,倒腾起了文具和手电筒电池,小有进账。
看到王钦,两人立刻围上来,关切地问考得怎么样。
“还行。”王钦淡淡一笑,“大军哥,帮我个忙,查个人。”
“谁?兄弟你说!”赵大军拍着胸脯。
“街道办事处的孙干事。”王钦道,“查查她最近跟什么人来往密切,尤其是,有没有跟区招生办或者图书馆那边的人有接触。”
赵大军是知青头子,三教九流认识的人多,打听这种消息最拿手。他立刻明白了王钦的意思,脸色一沉:“妈的,肯定是那老娘们使坏!兄弟你放心,包在我身上!保证把她底裤啥颜色都查出来!”
王钦点点头:“隐蔽点,别打草惊蛇。”
安排完这件事,王钦去了图书馆。刘主任见到他,很是关心了一番考试情况,然后叹了口气:“小王啊,你考完试,怕是很快也要离开了吧?我这摊子事,又没人接手了。”
王钦心中一动。图书馆这份临时工,清闲,接触信息多,是个很好的掩护。即便上大学,寒暑假回来也需要一个落脚点。
“刘主任,如果您不嫌弃,我想继续干下去。”王钦诚恳地说,“就算以后上学了,寒暑假我也可以回来帮忙。平时……或许我可以推荐个人暂时接替?”
刘主任大喜:“那敢情好!你看谁合适?”
王钦早就想好了人选:林晓霞。
她爱看书,细心安静,字也写得不错,家庭困难需要一份收入,而且,值得信任。
“我们街道生产组有个女同志,叫林晓霞,高中文化,做事认真细心,您看……”
“行!你推荐的人我放心!让她明天来见我!”刘主任爽快地答应了。
下午,王钦特意在生产组下班的路口等着。
林晓霞和几个女工一起走出来,看到王钦,明显愣了一下,脸上迅速泛起一丝红晕,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晓霞同志,有点事想跟你说。”王钦走上前。
同行的女工发出善意的哄笑,推了林晓霞一把,嬉笑着先走了。林晓霞脸颊更红,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
“别紧张。”王钦笑了笑,“市图书馆整理员的临时工作,刘主任问我还干不干,我因为要等高考成绩,可能时间不稳定,向他推荐了你。你看你愿意去吗?”
林晓霞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图书馆?我……我可以吗?”
“刘主任让你明天去见他。工作很简单,就是整理书籍报纸,环境安静,也能看书。”王钦顿了顿,补充道,“工资虽然不高,但比生产组糊纸盒要轻松些。”
巨大的惊喜冲击着林晓霞。图书馆,那是她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不仅能挣钱,还能看书!她看着王钦,眼圈微微发红,知道这一定是他特意为自己争取的机会。
“谢谢……谢谢你,王钦!”她声音哽咽,努力忍着眼泪。
“不用谢,是你自己合适。”王钦温和地说,“明天上午九点,别迟到。”
说完,他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他知道,此刻需要给她一点空间消化这份惊喜。
看着王钦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林晓霞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感激、欣喜、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又甜蜜的情愫在悄然滋生。
处理完这两件事,王钦回家时,发现赵大军已经在等他了,脸色有些古怪。
“兄弟,查到了点有意思的事。”赵大军把王钦拉到一边,低声道,“孙干事那老娘们,果然没憋好屁!她跟区招生办一个姓科的干事是表亲!前阵子两人确实碰过面!”
王钦目光一凝:“确定?”
“确定!而且,”赵大军压得更低,“我还打听到,上次来图书馆查你的,就是那个姓科的带队的!妈的,肯定是这老娘们撺掇的!”
线索串联起来了。孙干事因为上次举报不成怀恨在心,利用亲戚关系再次发难。
“还有呢?”王钦问。
“还有……孙干事好像最近跟机械厂一个姓刘的副科长走得挺近。”赵大军挠挠头,“这个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机械厂?刘副科长?王钦搜索记忆,原主似乎和机械厂没什么交集。
“知道了,大军哥,辛苦你了。”王钦拍拍他的肩膀,“这事先到此为止。”
知道敌人是谁就好办。现在还不是动她的时候,需要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高考结束,商业计划需要重新提上日程。有了上次公社分红的经验,王钦决定将模式扩大化。
他召集赵大军和孙卫东,开了一个会。
“年关将近,需求会更大。我们不能只盯着农村,城里各个厂矿的年货福利,也是一块肥肉。”王钦分析道,“我们需要更有竞争力的商品。”
“啥商品?”孙卫东问。
“烟酒糖茶。”王钦吐出四个字。这些都是计划供应,年底特别紧俏的硬通货,尤其是好烟好酒。
赵大军倒吸一口凉气:“这……这玩意儿可不好弄!而且本钱太大了!”
“本钱不用担心,我这边有。”王钦淡淡道(高考后,母亲把他之前上交的利润大部分还给了他,加上他自己的积蓄,已是一笔可观的资金),“关键是渠道。大军哥,你战友多,看看有没有在糖烟酒公司或者大厂后勤部门的?卫东哥,你那边公社的关系继续维护,农村市场也不能丢。”
他决定双线出击:用高档烟酒攻占厂矿单位的集体采购,用实惠的日用百货巩固农村市场。
一个新的、更大的商业网络,开始在他手中悄然编织。
晚上,他坐在灯下,开始起草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包括资金预算、货源渠道、销售策略、风险控制。
写着写着,他忽然想起白天赵大军提到的“机械厂刘副科长”。
一个模糊的记忆碎片闪过——原主的父亲王建国,当年工伤,似乎就是因为操作一台老旧的机床失灵?而那台机床,据说是机械厂淘汰下来的次品?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王钦的脑海。
如果……如果能拿到机械厂内部处理的废旧物资或者次品,维修翻新后再出售……这里面的利润,恐怕比倒卖烟酒还要惊人!
而且,这似乎能和那个“刘副科长”扯上点关系?
王钦放下笔,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看来,下一步的目标,可以锁定机械厂了。
---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