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淼站在舞台对面,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台上那个小小身影,具举止投足间能看到孩子将来的风采。
“看把你给骄傲的,”郑琅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呀,真后悔没有跟着去京城,不然现在站在台上是他的徒弟,而不是叫师伯。
小小年纪能记住这么多选段不容易,这是老天奶追着喂饭。
落落大方的表现,郑琅心中有是一酸,转而提起另外一件事:“12月底省里要举办曲艺大赛不限年龄,要让你那小徒弟参加吗?”
曲艺大赛是所有练习评弹学生,一定要参加的比赛,上至七十岁下至七岁孩童都能参加。
“还没想好,孩子太小了,”郑淼犹豫不决,“我既是评委又是她的师。”
“你就是顾虑太多,”郑琅摇头,“曲艺比赛不多,回回你都是评委,难不成都不让你小徒弟参加?”
钱绾玩着听众奶奶送给她摇铃,蹦蹦跳跳往师父方向跑。
“师父。”她伸手抱住郑淼的腿,拿起手中的摇铃晃了晃,指着正在散场的老听众说,“那个奶奶送我的摇铃。”
郑淼慈爱地摸摸她的头:“说谢谢没有?”
“说哒。”
郑琅弯下腰,平视钱绾,温和地说道:“小孩,想不想参加曲艺比赛?台下会有很多很多观众,很多人能听到你唱评弹,还会给你鼓掌。”
很多观众?钱绾当场点头答应。
郑琅冲着郑淼挑眉。
一如既往喜欢自作主张,气得郑淼不想搭理他,绾绾是个小人来疯,观众多对她而言是致命弱点,拿观众当诱饵能不点头答应吗?
上午十一点半,钱桥杨双夫妻带着三个孩子提着书如约而至,从郑淼口中得知他们家小老幺要参加比赛的消息高兴不已,纷纷表示会配合。
去餐厅路上,夫妻俩生出一丝紧张,与上千人较量,想想都刺激。
作为当事人的钱绾蹦蹦跳跳,完全不知道紧张为何物。
路过一家银行门口,里三层外三层人群将里面团团围住,四个孩子凭借身高优势,一眨眼的功夫消失在夫妻俩视线中。
两人不近不远站着,过了五分钟,四个孩子从人群中钻出来。
钱绾兴奋地讲述自己看到的东西:“爸爸妈妈,抽奖券、电饭煲。”
“小笨蛋。”钱誉轻轻拍了拍妹妹的头,“是买一百元国库券,拥有一次抽奖机会,买的多抽奖次数多。”
“进口电饭煲,听说一个好几百。”钱敬双眼放光,“好想抽一个回家拆开看看里面的构造。”
“都是噱头。”钱温冷着脸说,“里三层外三层全是银行请的托。”
夫妻俩对视,原来是国库券啊。
难怪会请托,那玩意儿从去年开始发行,从上而下强行摊派,从去年发行他们夫妻发放的工资中有一部分是国库券,利率是挺高的,但流动性差,转出去必须折价处理才行。
所以,无论是国营厂职工还是其他国有单位看到它心里烦的不行。
这家银行大张旗鼓搞抽奖活动,估计是骗骗啥也不懂的人。
“行了,我们赶紧走吧,”杨双笑道,“今天爸爸请我们全家吃西餐。”
四姊妹注意力转移,纷纷询问起西餐事宜。
夫妻俩在结婚前去过一回,从餐厅出来两人没吃饱,刚开始接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吃饱,装模作样回家后又各自加餐。
想起往事夫妻俩笑出声,结婚后有一次两人聊起,对那次吃西餐的感受,用一个成语总结“华而不实”。
今天从餐厅外面经过,夫妻俩决定带孩子尝试西餐,他们想给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希望能与孩子拥有很多第一次。
钱桥笑道:“你们自己吃过便知道了。”
西餐厅面积很大,就餐人数也很多,钱家人抵达,餐厅外排起长队,好在有音乐心情不会太糟糕。
临近人行道那面是落地窗,没有任何污渍玻璃上,一眼能看清里面的食客,落地窗前趴着一排“小煤气罐罐”,叽叽喳喳说着话。
钱绾是其中一只“煤气罐罐”,她趴在落地窗前,好奇地打量里面,看到有人过生日,她激动地回头指着那一桌客人说:“爸爸妈妈,他们在过生日。”
“51号。”西餐厅门口服务员扯着嗓子冲外面喊道。
杨双拉着钱绾的手往西餐厅大门走:“绾绾,别看了,该我们进去。”
一家人跟在服务员身后来到餐桌边坐下,隔壁桌恰好是钱绾刚刚说的过生日的那桌客人,对方正在唱生日歌。
趁着大家点餐的功夫,她从椅子上滑下来,拿上摇铃,跑到隔壁桌边上,举着摇铃晃动,嘴里跟个大家节奏唱歌,声音比其他唱生日歌的人还要大。
过生日客人齐齐看向莫名其妙出现的小孩,头回见这么自来熟的孩子。
钱家人发现钱绾不见,寻找,他们家小老幺完美融合在隔壁歌声中。
唱完生日歌,钱绾带着自己摇铃返回,腿脚并用爬上桌子,她态度坦然,留下一群大人莫名其妙看着她。
钱家夫妻俩一阵眉眼交锋,钱桥败落,尴尬次数多,成了习惯,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多稀松平常啊。
他脸上带着不失礼貌的微笑道:“孩子平时喜欢唱歌,看见你们唱歌觉得亲切上去合唱,没有打乱你们的节奏吧?”
隔壁年轻人摆摆手,嘴里说着不会。
带着生日帽的主人翁端起一块切好的蛋糕递过去:“大哥,给孩子带一块。”
“你们自己吃,她年纪小我们不让她吃糖。”钱桥对寿星说了句生日快乐返回。
钱家四个孩子没有人喜欢吃带奶油的蛋糕,一个个都说奶油像是在吃塑料。
趁着上餐间隙,夫妻俩将孩子带到背景华丽位置,给每个孩子留影,并且让送餐服务员给一家人拍下合照。
终于吃上念叨一路的西餐,希望多大失望便有多大,尝第一口好吃,第二口还不错,第三口一般,第四口怀疑人生。
本着不浪费原则,桌上的餐点被一家人吃完。
付钱离开餐厅一家人畅所欲言。
“看纹路不像原切牛肉。”
“有钱人的钱真好赚。”
“好想拆一台彩电。”
“爸爸,什么时候给我宝石戒指。”
即便是不看人,钱桥和杨双也能分辨出四个孩子,喜好完全不相同。
下午,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去动物园,以往一拖四杨双绝对不会带孩子去人流密集场所。
今天多一个看孩子,当然要带着孩子到处转转。
坐最后一班车返回珈城,两侧店铺褪去白日人潮拥挤,灯光下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做着手工。
在这一点上,钱桥和杨双十分佩服珈城人,非常能吃苦,白天是国有单位员工,晚上回到家不忘忙活家里厂子。
在句吴,他们听到别人评价珈城人是会走路就会做生意,起初两人只以为夸大其词,直到后来……
喜欢八零之小钱劝学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之小钱劝学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