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辗转回到宏远省八月过半。
晚上七点半,火车停在终点站宏远火车站。
看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给钱绾激动坏了,站在车厢里使劲挥手。
奶奶曹代接过儿子二手递过来的一个小包裹,边催促:“大桥,赶紧把孩子递给你爸。”
“知道了,妈。”钱桥叹气,将小女儿从窗户口递出去,等老人接住后才松手。
这次回家一家人带的行李并不多,大部分家人行李放在珈城,两个行李袋装着一家人的衣服,其他三个行李袋全是给家人朋友带的伴手礼。
从火车上下来,家里老人各自牵着一个孩子,走在前面,夫妻俩担着行李走在后面,活脱脱是个挑夫。
在火车站外拦了三辆三轮车,一家人往宏远电视机厂方向走。
晚上八点,天气炎热宏远电视机厂家属院邻居们还没睡觉,摇着扇子在外乘凉,见到一家人回家纷纷站起身,往钱家院子集聚。
杨双从其中一个行李袋,拿出一大包牛皮糖散给邻居。
“今天家里还要搞卫生,就留大家坐一会儿。”
邻居笑着点头,仍然不愿意离开。
没办法,一家人只能在大家注视下收拾行李,打扫卫生,好在外面邻居没有继续围观,三三两两散开。
夫妻俩打扫卫生,老人们在厨房给孩子烧水,时间比较晚,孩子们要休息。
人群散开,给孩子们烧水洗澡送上床。
客厅中四位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欲言又止,孩子们即将远行,老人们舍不得,可又说不出否决的话,夫妻俩都是成年人,能为自己决定承担后果。
最后,还是钱怀开口:“你们确定好了。”
钱桥点头:“这次过去珈城那边准备好了,我们准备明天回工厂提交辞职报告。”
“孩子们呢?”
“跟着我们走。”杨双道,“孩子跟着父母好一些,而且珈城机关小学和幼儿园挺不错的,距离以后住的家很近,步行四百米,路上没有车。”
所有事情已成定局,双方父母不再继续劝说,起身准备离开。
杨双道:“爸妈,我让大桥叫两辆三轮车送你们回家。”
“爸妈,你们先坐一会,我叫辆车马上回来。”钱桥拿着钱换鞋离家。
挨着女儿坐的年焘欲言又止,一想到自家女儿二拖四带到外地,她一宿一宿睡不着,以前有他们帮衬,往后没他们帮衬往后可怎么办?
她知道孩子们已经做下决定,还是想劝一劝,万一小夫妻俩回心转意呢?
“往后你们两口子带着四个孩子,没有我们这些老东西帮忙可怎么办。”年焘双手握住女儿的手,眼底全是担忧。
双职工家庭带孩子不容易,她以前有所体会,当年她带两个孩子尚且那么困难,现在女儿女婿二拖四,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妈,”杨双拍了拍女儿的手,“放心吧,小誉和温温年纪大能带着弟弟妹妹玩,而且小敬和绾绾都不是调皮的性子很好带。”
不论是杨双还是钱桥已经充分考虑所有问题,即便是问题再多,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有人能一帆风顺。
女儿油盐不进的模样,差点气死年焘,直接甩开女儿的手,将头扭到一旁不去看她。
“爸妈,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绾绾本事可大了,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师傅,句吴着名的评弹大师,她现在学会两首歌,等后天一家人吃饭,让她给大家表演。”提到女儿杨双发自内心微笑。
在她的言语中,大家知道没有回旋余地。
三轮车停在院门口,四位老人带着担忧离开。
夫妻俩站在院子门口送父母离开,返回自己家,原本应该在睡觉的四个孩子站在客厅中,一双双眼睛中散发着光芒。
钱绾迫不及待复述姐姐先前说过的话:“爸爸妈妈,我们是不是要去珈城了?”
夫妻俩看着四双相似的眼睛,心底隐隐难受,原来一次玩笑,对孩子们伤害能有这么大。
“你们……”杨双先前走两步,将孩子全部揽在怀里,“你们应该相信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先前说会带你们去珈城,就一定会带着你们。”
四个孩子在客厅欢呼雀跃。
将孩子们各自送回房,夫妻两人躺在床上,房间书桌上放着两份离职报告。
期待明天的到来。
次日清晨,钱誉带着弟妹拿着饭盒往食堂跑,路上遇到不少认识邻居问起他们此行见闻。
其他孩子听到有好玩的,直接往地上一倒,在地上打起滚,非要自家爸妈带着去旅游,而且目的地要一致。
有关于珈城的一切,钱桥与杨双在火车上反复交代家里孩子不要对外说。
“京城好玩、沪市好玩、杭城和句吴都好玩。”钱绾被大人们盘问得逐渐暴躁起来,“去京城一定要吃豆汁。”
其他三姊妹低着头闷笑,豆汁好吃?天大的笑话。妹妹能说出这种话,看来被气得不轻。
没眼色大人总喜欢提一些让人尴尬,或者不想回答的问题。
四姊妹加快吃饭速度,钱誉最先吃完,给父母带了两份早餐,从食堂逃离,回家特意选了条人少的路回去。
没办法,现在娱乐生活少,一丁点风吹草动都能让大家议论好几天,这次钱家在外面玩了一个多月,更是成为大家围堵的焦点人物。
恨不得从早到晚住在钱家,让一家人从第一天去京城说去。
夫妻俩吃着孩子们带回来的早餐,听着几个孩子抱怨,皱眉皱起,成天东家长西家短,孩子成长环境不好。
他们两人很喜欢珈城整体氛围,坐在一起聊的不是八卦,而是怎么经商,那些地方有比较有特色产品,跟他们聊天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不是低俗无用的笑话。
喜欢八零之小钱劝学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之小钱劝学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