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车在人潮拥挤中进入客运站,一家人提着行李下车,步行到客运站门口,胖乎乎带着笑意的年轻人小跑着过来,他身上的肉上下晃悠。
“桥哥,可算把你们一家盼过来了。”
王启一开口,便让夫妻俩想起以前的日子。
“好久不见。”钱桥微笑上下打量王启,“还是回家好啊,整个人气色比在宏远好多。”
“在家心宽体胖,身体自然好。”王启接过钱桥手中的扁担,将一家人行李担在自己肩上:“家里准备了饭菜,我们回家立马能吃到。”
杨双笑道:“小王,你太客气了。”
“正常招待。”
四个孩子除了钱誉对王启有点印象,其他人都没什么印象,钱绾更是见都没见过。
这次来珈城钱桥和杨双目标明确,一是夫妻双方工作,二是孩子学习问题。
珈城营商环境比宏远优越,他们所在的城市是宏远省省会长康市,一个省会城市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没有珈城一半。
也是来到这里,夫妻双方对经商有了初步概念,在越野车上听王启介绍珈城人做生意一般是家庭作坊,前铺后厂,既是住房也是加工厂。
王启特意开车载着一家人经过珈城最繁华街道,这条街上所有店铺全是崭新的三层小楼,欧式建筑外观,门面内外人潮拥挤。
听王启介绍所有店铺一天流水加起来超一百万。
其他人不懂没有直观感受,作为财务工作者的杨双震惊,这里一天的流水相当于她们厂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流水。
越野车从繁忙的街道到珈城另一侧,王启指着一栋破烂两层楼建筑说:“这里是珈城政府,据说这栋楼有六十年代历史。”
六十年历史!
是民国时期产物。
如果说先前看到的新建筑是披着外皮的欧式建筑,而眼前这栋办公大楼妥妥的欧式建筑。
经历六十年,时间没有在这栋大楼留下任何痕迹,足以见得早年间当时修建者花了大价钱修这栋楼。
王启特意放慢车速介绍:“这栋楼原本是民国庄氏公司办公地址,在五十年代被庄家现任家主连同祖宅一起捐赠给政府。庄家老宅现在是珈城博物馆,明天我带着你们去博物馆转一转,是整个江南地区最大的私人庄园。”
钱温笑问:“王叔,那庄家人回自己家是不是也要买门票?”
王启哈哈大笑,连连点头:“我小时候听家里人说起过要买门票。”
车子经过一所学校,他道:“我已经跟我爸说好了,到时候几个孩子转学到机关小学,里面还有一所幼儿园。从学校出发不到四百米便是我们厂子,我在厂里修一排房子,等你们过来,我们两家住在厂里。”
车子停在大门口,门卫大爷见车子开过来,起身开门。
越野车开进厂子中,厂子整体面积比宏远小三分之一,整个厂子了无人烟、很冷清。
“现在整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齐全,等会儿饭后我带钱哥杨姐去厂里转转,等钱哥从宏远归来,我们厂立马能开工。”
夫妻俩震惊于王启行动力迅速,他们回信不到两个月电视机厂从无到有,绝非一般人能做到。
破釜沉舟。
不论是他还是他们一家,厂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车子停在一排六间房平房前,六个单间全部挂这窗帘,王启介绍右边三间房他们夫妻带孩子住着,左边三间房做了简单装修,新购置床铺与衣柜书桌等。
王启太太是一位医生,与王启生育一个女孩子,孩子今年一岁。家里雇有一位保姆负责家里饮食起居以及照顾孩子。
车子停下没多久,年轻女人抱着孩子走出右边中间房门,等一行人下车。
她面带微笑说:“钱哥杨姐你们好,我是王启爱人周晓月,你们叫我小周或者晓月都行。”
“晓月,你好。”杨双笑道,“今天麻烦你们了。”
“杨姐,你客气了,我可听王启说了,他以前在宏远电视机厂没少去你们家蹭饭。”
王启道:“晓月,你带着嫂子和孩子们进屋坐坐,我和钱哥把行李放到隔壁。”
“妈妈。”
“妈妈。”
钱敬和钱绾一左一右拉着母亲的手晃了晃,两人意思明显想看看未来新家,两个大孩子同样的表情看着。
“孩子们,跟着爸爸。”钱桥笑道。
四个孩子欢呼雀跃,提着小袋子往新家跑。
站在外面不觉得房子大,进入里面目测是真的大,每间房宽在四米长长约十米,每间房可以隔成前后两间房。
靠近王家那间房是四个孩子住的,特意多砌一面竖墙作为走廊,两间房完全独立开,房间里布置与在宏远的家如出一辙,上下床、书桌以及衣柜。
“钱哥,儿童房对外开,可以砌上,在通往你们家客厅位置开个口子方便孩子进出。”
钱桥看了看王启指的位置,是可行的。
儿童房隔壁单间同样被隔成两间,面朝工厂是客厅,后面则是夫妻俩住房,最后一间屋子被分割成三间,依次分别是厨房、餐厅以及洗手间。
房子格局不好,胜在面积足够大,光照充足,一家人挺满意的。
所有房间该准备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拎包入住状态,将行李放下,一家人往王家餐厅走过去。
听到小女儿说话声音,杨双立马将自己怀中孩子交给周晓月,让她一愣一愣的。
“我们家小老幺特别爱吃醋。”杨双小声说,“如果见到我抱其他孩子,能气一晚上。”
周晓月大笑,好有趣的孩子。
她道:“小孩占有欲强,我家这个也是,明明不会说话,见我抱别的孩子,气得她自己叽里咕噜差点能说话。”
两位妈妈对视,都是甜蜜的负担。
兴许是王启特意交代过,保姆做菜放了点辣椒,吃了一阵寡淡的菜,再吃这一顿带点味道的,全家人胃口大开,接风宴上的菜被大家吃得七七八八。
在珈城呆了两天,一家人在王启帮助下,买了回家卧铺票回宏远。
这两天钱桥与杨双感受到王启满满诚意,最重要还是工厂设备以及钱桥与王启理念相似,促使两人迫切想尽快开工。
喜欢八零之小钱劝学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之小钱劝学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