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几位书生的交谈,如同在沈微婉心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平。白日里忙碌照常,入夜后,安儿已然熟睡,油灯下,她却无丝毫睡意。面前摊开的黄麻纸账本上,数字模糊不清,她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对面那清雅的书院,飞到了那些挑灯夜读、却只能以冷馒头果腹的年轻身影上。
“干净、清淡、便宜、饱腹、提神……”
这几个词在她脑海中反复盘旋,组合,拆解,再组合。她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在审视着手中有限的材料,思考着如何打造出一件既满足需求、又独具匠心的作品。
她的目光扫过货架上的腌菜陶钵,扫过灶台旁的面粉袋,扫过墙角堆放的、从附近农户那里买来的廉价山药和红薯。这些都是她店里现成的东西,平凡,甚至有些土气。
但,能否将它们重新组合,赋予新的意义?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倏然照亮了她的思绪。
套餐!
不再是单卖粥、饼、腌菜,而是将它们巧妙地搭配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有针对性的饭食组合!专为那些书生设计!
这个想法让她兴奋起来。她拿起炭笔,在账本的空白处飞快地划拉起来。
一素,要有开胃之效。 这现成就是她的招牌——紫苏腌菜!清爽解腻,香气独特,最能激发食欲。而且成本固定,利润可控。
二素,要有暖胃饱腹之能,且必须清淡。 粥固然好,但有些书生可能觉得过于流质,不耐饥。若是……换成面呢?不是那油腻的肉汤面,而是最最简单的素汤面!用熬粥的清汤做底,撒一小把最便宜的细挂面,煮熟后只需撒上几点碧绿的葱花,最后淋上区区几滴提味的香油即可!成本比带馅的窝头还低,却显得精致许多,热汤热水,最能暖身饱腹。
三素,要有扎实健胃之功,还需带点甘甜,利于长时间读书思考。 山药!或者红薯!这两样东西价格极廉,蒸熟了自带甘甜,口感绵密,既顶饱又养脾胃,正合书生们久坐伤脾、需健胃的需求。而且蒸制方法简单,提前准备好,随取随用。
“一素腌菜,二素汤面,三素蒸食……”沈微婉喃喃自语,眼睛越来越亮。这三样搭配在一起,有干有稀,有咸有甜,有爽口有扎实,完全符合“干净、清淡、饱腹”的要求,甚至连“提神”都隐隐契合——热汤面驱寒,山药红薯补益,不正是提神的基础么?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定价。
她迅速心算:一小碟腌菜成本几乎可忽略,算一文;一碗素汤面,面、汤、葱油成本约两文;一份蒸山药或红薯,成本也不过一两文。总成本大约在四至五文钱。
若是单卖,腌菜两文,汤面五文,蒸食三文,加起来要十文钱。但如果组成套餐呢?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定价十文钱一套!与单买总和相同,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套餐价”,显得划算!而且,十文钱这个数目,对于偶尔改善伙食的书生来说,应该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远比去食肆吃一顿便宜得多,又比啃冷馒头强上百倍。
虽然看似利润空间被压缩(一套赚五文左右),但此举若能吸引来稳定的书生客源,薄利多销,长远看绝对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这能迅速打开局面,在书院学子中建立口碑!
“三素套餐……”沈微婉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觉得朴实又贴切。她仿佛已经看到那些清瘦的书生,坐在她店里,安静地享用着热乎乎的汤面、甜糯的蒸食和爽口的腌菜,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说干就干!第二日,她便开始着手准备。将想法与李嫂一说,李嫂也觉得这主意极好,两人立刻忙碌起来。多备了些挂面,买来更多新鲜的山药红薯,清洗干净,上笼蒸熟备用。又特意找了几个稍显雅致些的、带盖的粗陶小钵来盛放蒸食,显得干净卫生。
一切准备就绪,沈微婉找来一块干净的小木牌,用炭笔工工整整地写上:
新荐:三素套餐
一素:爽口紫苏腌菜
二素:清香素汤面(或稠粥)
三素:甘甜蒸山药\/红薯
惠顾价:十文钱一套
清净雅座,专供学子
她将这块小木牌,挂在了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正好对着书院的方向。
挂牌那天,是个微冷的清晨。阳光淡淡,书院门口陆续有书生走过。不少人被这块新牌子吸引了目光,停下脚步细看。当看到“十文钱一套”、“专供学子”等字样时,有人面露惊讶,有人交头接耳,有人则眼中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沈微婉和李嫂在店内忙碌着,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如同等待揭晓成绩的考生。
临近晌午,第一位客人上门了。正是那位面容清秀的书生。他指着门口的牌子,有些不确定地问:“掌柜娘子,这……三素套餐,可是真的十文钱?”
沈微婉笑着迎上前:“自然是真的。相公可要尝尝试试?”
清秀书生犹豫片刻,点了点头:“那……就来一套吧。”
“好嘞!”李嫂响亮地应着,手脚麻利地开始准备。
很快,一套“三素套餐”端上了小桌。粗陶碗里是热气腾腾、清可见底的汤面,几点葱花碧绿诱人;旁边小碟里是油亮脆生的紫苏腌萝卜;另一个带盖的小钵里,是热乎乎、黄澄澄的蒸红薯,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清秀书生看着眼前这份搭配得当、色泽清雅的食物,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拿起筷子,先喝了一口面汤,清淡鲜香,暖意直达胃底;又尝了尝腌菜,清爽开胃;最后掰开红薯,软糯甘甜。
他吃得很慢,很仔细,脸上渐渐露出舒坦满足的神情。
这一切,都被沈微婉看在眼里。她知道,这“三素套餐”,怕是成了。
果然,随着清秀书生心满意足地离开,接下来的几日,前来尝试“三素套餐”的书生渐渐多了起来。“安食铺”里,那张靠窗的小桌旁,时常能看到穿着襕衫的年轻身影,安静地享用着他们的简单餐食。
一种不同于往日市井喧闹的、带着些许书卷气的安静氛围,悄然在店内弥漫开来。沈微婉知道,她的“灵机一动”,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小小的套餐,或许真能成为连接市井与学堂的一座小小桥梁。
喜欢被休后,清白人间味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被休后,清白人间味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