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据点按部就班发展之时,一个意外的发现,打破了平静的日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谜团。
事情源于一次普通的狩猎行动。小石在追踪一只受伤的灰毛兔时,深入了一片他们之前从未踏足的区域。这里地势更加崎岖,雾气也似乎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滞涩感。
兔子钻进了一处被茂密藤蔓和乱石掩盖的山壁裂缝。小石不甘心,费力地扒开藤蔓,想看看后面有没有兔子的巢穴。
藤蔓之后,并非兔巢,而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幽深向下的天然石缝!一股极其微弱、但却带着淡淡清灵之气的风,从石缝中吹出。
小石又好奇又害怕,连忙跑回来报告了林凡。
林凡闻讯,立刻带人前往查看。他敏锐地感知到,那丝清风中蕴含的灵气,虽然微弱,却比外界浓郁和纯净得多!
“这里面可能有古怪!”林凡心中一动,想起了以前看过的玄幻小说桥段,“难道是……前辈洞府?灵脉之地?”
他让王伯等人在外警戒,自己则点燃一根准备好的火把(加了特殊草药,燃烧稳定且能试探氧气),小心翼翼地侧身钻入了石缝。
石缝向下延伸了十余米,便豁然开朗。眼前是一个不大的天然石窟,约有半间屋子大小。洞内空气清新,带着凉意,石壁湿润,长着一些喜阴的苔藓。最引人注目的是,石窟中央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小水潭,潭水清澈见底,丝丝缕缕的白色灵气正从潭底缓缓渗出,弥漫在整个石窟中!使得这里的灵气浓度远高于外界!
水潭边,有一具盘膝而坐的骸骨。骸骨身上的衣物早已腐朽殆尽,只剩下一些残片。骸骨左手边放着一个破损的蒲团,右手边则放着一个巴掌大小的、色泽暗淡的黑色小鼎。骸骨面前的地面上,还刻着几行模糊的字迹,似乎是用手指硬生生划出来的。
林凡心中肃然,知道这很可能是一位在此坐化的前辈修士。他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上前仔细查看。
字迹虽然模糊,但依稀可辨:
“吾乃……云游散人……玄珠子……遭仇家暗算……道基尽毁……避祸于此……终无力回天……”
“此地有……微灵之眼……惜哉……未能……善用……”
“后来者……若有机缘……此鼎……伴吾一生……或有所得……望善用之……”
“道途漫漫……慎之……慎之……”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充满了遗憾和不甘。
林凡明白了。这位自称玄珠子的散修,身受重伤逃到此地,发现了这个拥有“微灵之眼”(大概指这个小水潭)的地方,但最终还是伤重不治。临终前,他将自己的法器(那个小鼎)留待有缘。
林凡再次恭敬一拜:“玄珠子前辈,晚辈林凡,误入此地,惊扰前辈安眠。前辈遗泽,晚辈若有所得,定当善用,不负前辈所期。”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个黑色小鼎。小鼎触手冰凉,非金非石,不知是何材质,表面刻着复杂的云纹,但黯淡无光,毫不起眼。他尝试注入一丝气,小鼎毫无反应。似乎已经灵性尽失,或者需要特殊方法催动。
林凡没有强求,将小鼎郑重收好。这可能是他们到目前为止,接触到的最像“法器”的东西。
他又检查了骸骨和周围,没有发现其他遗物。那位玄珠子前辈看来确实十分潦倒。
但这个小石窟本身,就是最大的遗产!
这里的灵气浓度,远超外界!在这里修炼“食气法”,效率恐怕能提升数倍!而且这里隐蔽、安全,是一个绝佳的闭关修炼场所!那小水潭中的水,蕴含着灵气,长期饮用,肯定对身体和修炼大有裨益!
林凡强压住心中的激动,退出石缝,将情况告诉了王伯等人。
大家听闻,都惊讶不已,继而感到兴奋。这可是传说中的奇遇啊!
林凡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和使用规定:此地命名为“灵眼洞”,作为据点的最高机密,仅限他们五人知晓。平时由他和小石、阿苇轮流使用修炼(王伯和张婶无法修炼,但可以偶尔进来感受一下,强身健体)。取用灵水要适度,不能涸泽而渔。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外围的隐蔽和警戒,绝不能让人发现这个洞府。
灵眼洞的发现,如同给据点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对林凡、小石和阿苇的修炼,带来了巨大的助益。
林凡的“食气法”进展飞速,气感愈发充沛,对气的掌控力大大增强。他甚至开始尝试一些更复杂的应用,比如短时间内的“轻身术”(跳跃更远更高)、或者将气覆盖全身形成微弱的“护体气劲”(聊胜于无)。
小石和阿苇的气感孕育也加快了速度。小石感觉自己的耳目更加聪敏,射箭时气息更稳。阿苇则感觉对草药的亲和力提高了,炮制药材时成功率有所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个发现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着更神奇的力量和遗迹。他们的未来,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玄珠子的遗憾,也提醒着林凡道途的险恶。实力,才是根本。
林凡抚摸着那个依旧黯淡的小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警惕。
道缘莫测,福祸相依。这意外的遗产,将会带领他们走向何方?
(第十九章 完)
喜欢道末求存: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道末求存: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