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嘴上再客气,无奈家里没有。所以苏淮带来了东西,还是被大娘婶子们拿进了厨房。
苏明春、苏明夏、苏明冬、苏明季弟兄四个,则和老父亲一起,围着苏明虑爷俩问东问西,拉着家常。
“明虑,还是你们城里的日子过得舒服呀。你这都五十岁的人了吧,看起来还跟四十不到的。”苏明春对于城里人很是羡慕。
“大哥,我今年才四十九。”
“虚岁不五十了?明夏比你小一岁,你看看他那张脸,你再看看你这张脸,没法比,真是没法比。今年腊月二十六祭祖,你们可得准来。你回去给大哥说一声儿。”
……
“大淮孩子都仨了?真看不出来,我还以为你才十八九呢。都二十八了,看起来还是小孩子模样。”
……
“你们家的老房子,这一年我们才用的。明虑,你可别多心,不是大哥要占你便宜。”
“大哥,刚才我二叔都说了。我哪能有这种想法,房子空那也是空着,咱自己家人用一下也是应当的。你还得谢谢你们呢,要是没有你们照应着,这老房子早就塌了。”苏明虑客气着。
……
————
酒菜摆上,自然是男人们边喝酒边继续聊天。苏淮看着身强力壮的本家人,心里暗喜,看来自己的如意算盘没打错。自己的工地一下就有了两个,可以再往里面添人喽。
自己是这么想,可就是不知道这二房的人是怎么想的。
于是苏淮端起酒杯,敬着叔伯们酒。吃菜的时候,苏淮有意把话头往出外务工的话头上扯。
“大爷,这秋收还得多少天?”
“没几天了。这冬麦快耩完了,剩下的就是晒粮食,交工粮。再有个十天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这一闲下来,家里都忙个啥?”
“庄户人还能忙啥。除了打牌吹牛,屁事儿也没有。分地前,大队和公社还给安排些活干,现在谁还管你那个。你四叔和你五叔年初不忙的时候,出去揽了点散活,挣了几个大子儿回来。我还琢磨着等交完公粮,带着我家大小子也出去看看。”苏明春抽着苏淮递的烟,随口聊着家里的日常。
“四叔,你们出门都干什么活?累不?”
“出门干活哪有不累的。跟你们城里人可没法比。你小子打小就生在了福窝,也没吃过庄户人的苦。”苏明冬把羡慕说得很是随意。
“我跟我四哥都是去运河边上找活儿,有搬砖的,也有抬石头的。好的时候,一天也能挣个块把两块钱。活是累了点儿,但能挣着钱。今年夏天,我给家里人全换季了。也挺好,反正我觉得比过去好。”苏明季则表现出来对生活的满足。
“五叔,这样的活多不多?是不是天天都能揽到活?”苏淮继续问道。
“那可不一定。码头上揽活的人多了,哪能次次让咱赶上。再说码头上的船也是有多有少。”
“五叔,我在海城有些活,你们愿意不愿意干?”苏淮终于把想说的说了出来。
“哦?你有什么活?能干长远不?”苏家弟兄四个一下都来了兴趣。
而那些和苏淮平辈的人,除了老大像父辈们一样,盯向苏淮,其他人都埋头继续干饭。
“是这样,我接了盖房子的活……”苏淮详细地跟亲人们介绍着情况。
等苏淮的话头一落,苏明春看了一眼苏明虑,意思很是简单,这孩子我们不熟,他的话我们能信不?
“大哥,别看大淮年纪小,他是我们家这一辈里最有本事,说话最有准的。”苏明虑自然明白大哥的担心,笑了笑,给自己侄子做着保。
“大淮,不是大爷不信你啥,就是吧……”苏明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你要是手里有活,我们自然愿意跟你干。再说了,你刚才开的工钱可不低,还管饭,到哪找这么好的事儿。大爷出门少,有点不敢相信。”
“就是,大淮,我和我四哥一天能挣个块儿八毛,就已经挺开心了。你那里小工就能开到一块二,我也不敢相信。我们抬石头,还得吃自己的,你那边还管饭。我想都不敢想。”苏明季帮衬着大哥向苏淮解释着。
“五叔,我可是你侄儿,我好意思把你们的工钱开少喽?要是别人来干,我也就是给了块儿八毛的。”
“那你还管饭呢,就是一样的钱,也是你这边合适。再说了,我们还能跟着人家学手艺。等以后……”苏明冬的嘴有点合不拢了,他感觉未来可期。
……
消息就像自己长了腿,酒还没散,苏家老长房、老三房的一些人,都涌进了苏业兴的院子里。
领头的是苏家门长苏明远,带着兄弟子侄,过来打听着消息。
“明春,这就是大淮呀,怎么看着这么年轻。”
“大哥,他可不小了,马展快三十了。”
“呦,可不小了。城里人就是长得少兴。刚才我听你嫂子说,大淮能在城里帮着找点活干?”
“呃……大淮,你自己跟你大爷说吧。”苏明春还算有点分寸,这么大的事情,他不敢替苏淮作主答应。更何况,他真不知道苏淮能用多少。
……
一直到下午四点,苏淮才开着大卡车往回赶。他心里还挺高兴。
自己揽的活儿,又多了不少的助力。这是纯牛马呀。虽是至亲,但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是。不能说自己坑亲人吧。
————
苏明虑喝高了,回家的一路上,有时咧嘴笑,有时还偷偷抹眼泪。
“大淮,我跟你说,不管啥时候,你都得记住,那是咱们老苏家的根儿。”
“我知道。等腊月二十六,我开着这汽车,跟着你和我大爷一起过来。”
“这,这就对了。这两年给你爷爷奶奶上坟,都是我们哥俩,显然太单了。你小叔真不是个东西。往年他不愿意回老家,我们觉得他家里孩子小。现在想想,他心里就是没有爹娘。他心里但凡有爹娘,当年也做不出来想占你家工作的事儿。他呀……”
苏淮耳边全是苏明虑的唠叨。苏淮心里还有点悲凄。
他悲伤于三叔也老了。人只有上了岁数,才会话多,才会提起以前。
————
两处建楼的事情,虽说都基本上确定了能揽下来。但也不是说开工就能开工的。以苏淮的估计,海城师大的活应该最早开工,那也得至少等上个把月。
一切都做好了准备,苏淮趁着这个空闲时间,决定跑一趟南方,去那个老人画的圈圈里转上一转。
于是从鲁地老家回来的第三天晚上,苏淮再次来到了苏明虑家,商量着带苏松出远门的事情。
早就讲好了的,苏明虑尽管很担心自己的儿子,但他还是咬着牙表示没问题。
李淑兰有点想抹眼泪了。这么多年,儿子都没有离开过她的眼。这猛得一下要出远门,而且还要跑上几千里路,她如何能不担心。
喜欢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