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校的路仿佛比去时短了许多,或许是心境不同的缘故。午后的阳光透过交错的梧桐枝桠,将斑驳陆离的影子洒在柏油路上,也洒在并肩而行的两人身上。徐卓远依旧沉默,但封瑶能清晰地感知到,萦绕在他周身的那种无形壁垒,虽未完全消散,却已不再那么冰冷坚硬,仿佛被某种温暖的东西悄然软化了一层。
他不再像来时那样,对周遭熙攘的人群和店铺流露出纯粹的、如同扫描仪般的审视目光。此刻他的视线虽仍带着惯有的沉静与距离感,但少了几分紧绷的戒备,偶尔会落在前方摇曳的树影,或是身侧女孩轻盈的步伐上,停留片刻,再悄然移开。
“比想象中…要好。…像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协议握手’。”
回想起他刚才那句用独特术语表达的肯定,封瑶的嘴角就忍不住微微上扬。这对他而言,已是意义非凡的突破,代表着他开始尝试用自己构建的逻辑体系,去理解和接纳一段陌生而温暖的人际关系。
“那,下次‘协议升级’的时候,我再邀请你?”她笑着侧头看他,眼眸中带着几分戏谑,更多的是温柔的鼓励与期待。她巧妙地接入了他的“语言系统”,试图在这片他熟悉的领域里,搭建沟通的桥梁。
徐卓远脚步几不可察地微顿,耳廓那抹熟悉的淡红再次悄然浮现,如同精密仪器接收到无法立刻解析的异常信号。他没有直视封瑶带着笑意的眼睛,目光游移着,最终落在前方被风吹动的落叶上,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沉默了几秒,就在封瑶以为他不会回应时,他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一个默认的应允。封瑶心领神会,不再追问,仿佛怕惊扰了这只刚刚探出触角的小动物。她将这份微小的、却重若千钧的进展妥帖地收藏于心,知道这对于徐卓远而言,不亚于攻克一个复杂的算法难题,甚至更为艰难。因为他挑战的,是自己内心那座由逻辑和距离感构筑的、固守多年的堡垒。
两人在宿舍区分开。看着徐卓远清瘦挺拔的身影消失在楼道口的阴影里,封瑶才转身走向自己的宿舍楼。她的心情如同这冬日的暖阳,明亮而温煦,带着一种踏实而充满希望的暖意。
然而,这份温煦的心情,在她推开宿舍门,看到坐在书桌前那个略显陌生的背影时,微微凝滞了一瞬。
那是一个穿着剪裁合体的浅灰色羊绒外套的女孩,身姿挺拔,长发微卷,打理得一丝不苟,即使背对着,也能感受到一种与生俱来或后天精心培养的优雅气质。听到开门声,女孩从容地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明媚大气的脸庞,妆容精致恰到好处,眼神清亮透彻,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审视和毫不掩饰的好奇。
“封瑶?”女孩站起身,笑容得体,主动伸出手,动作流畅自然,“你好,我是苏晚,刚从经管学院交换过来,暂时住在这个空铺位。”她的声音清脆,语速不快不慢,带着一种掌控场面的自信。
“你好,欢迎。”封瑶迅速收敛心神,脸上挂起礼貌的微笑,与她轻轻一握。苏晚的手指尖带着一丝凉意,笑容无懈可击,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她目光中一闪而过的、并非全然善意的探究。这种眼神,在她重生前那段灰暗的岁月里,她曾在太多人脸上见过——那是基于优越感与隐隐竞争意识的混合体,一种习惯性地衡量与比较。
“我刚才好像在楼下看到你了,”苏晚语气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提,拉近关系的社交辞令,“和你一起的那个男生,是徐卓远吧?”
封瑶心中微微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点了点头,语气平和:“嗯,是我们项目组的同学。”她刻意维持着寻常的语气,不想让苏晚察觉到徐卓远在她这里的特殊性。
“果然是他。”苏晚眼中掠过一丝了然,笑容加深,带着几分意味不明,“他很出名呢。在经管院都听过他的名字,传说中的‘代码之神’,就是……挺难接近的。”她顿了顿,目光在封瑶脸上流转,语气带着一丝试探,“没想到……你们关系这么好。”
这句“没想到”用得颇为巧妙,既点明了徐卓远在校园里的“特殊”知名度(带着某种标签化的疏离感),又隐含了对封瑶能与他如此“接近”的些许意外,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仿佛在问,你是如何“做到”的?
若是前世那个敏感自卑、极易受他人评价影响的封瑶,此刻恐怕早已因这句隐含多重意味的话而心绪不宁,陷入自我怀疑和不安。但此刻的她,灵魂历经沧桑,内心早已筑起更坚固的城防。她只是抬眸,平静地迎上苏晚探究的目光,眼神通透如镜,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项目需要,经常一起讨论。卓远他专业能力很强,我们合作得很顺利。”
她刻意用了“卓远”这个更显熟稔的称呼,并非为了炫耀,而是一种清晰的界限划分,无声地宣告着她与徐卓远之间存在着苏晚所不了解的连接。她重活一世,不是为了再次活在他人的目光和评判里。她清楚地知道徐卓远那颗纯粹灵魂的价值,也无比珍惜他们之间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建立的联系。这份联系,无需向任何人解释,更不容他人置喙。
苏晚似乎没料到封瑶会如此直接坦荡,既没有羞涩否认,也没有急于解释,反而用一种近乎“官方认证”的语气肯定了与徐卓远的合作关系,甚至使用了亲昵的称呼。她愣了一下,精致的笑容有瞬间的僵硬,随即迅速恢复自然:“那很好啊。我只是有点意外,听说他……确实不太好接近。”她试图将话题拉回自己预设的轨道,强调徐卓远的“特殊性”来间接质疑封瑶话语的真实性。
“了解之后就会发现,他只是表达方式比较独特而已,内心很纯粹。”封瑶淡淡一笑,语气如同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不再给苏晚继续试探的机会。她转身开始整理自己的书桌,用行动温和而明确地结束了这场短暂的、暗流涌动的交锋。
苏晚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了细微的涟漪。封瑶一边整理着书本,一边冷静地思考。她意识到,随着徐卓远在她的引导下逐渐走出他封闭的世界,他身上的光芒——无论是学术上的才华,还是那种不染尘埃的纯粹气质——注定会吸引更多的目光。这些目光中,会有好奇,有欣赏,也可能有像苏晚这样,带着复杂心思的接近者与衡量者。前世的遗憾让她深知,纯粹的感情需要用心守护,而守护的前提,是自身的强大、明晰与不可动摇。
她不会再让外界的纷扰动摇内心,也不会再因任何人的言语而否定自己和徐卓远之间正在萌芽、小心翼翼生长的情感。她会像守护稀世珍宝一样,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靠近。
与此同时,男生宿舍内。
徐卓远回到安静得只有机箱低沉运行嗡鸣声的寝室,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投入代码的海洋寻求宁静和解脱。他罕见地没有开灯,任由室内被窗外渐沉的暮色填充。他走到窗边,清冷的目光落在楼下逐渐亮起的、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上。
指尖似乎还残留着橘子皮迸溅时那一瞬间的微凉触感,鼻尖仿佛还萦绕着封瑶家中那顿家常饭菜温暖踏实的香气,耳边隐约回响着封父爽朗不拘小节的笑声和封母温柔关切的叮嘱。这些纷繁复杂的、带着温度与情感的感官信息,如同海量无序的非结构化数据流,强烈冲击着他以往只有严谨逻辑和冰冷算法构建的内心世界。
他试图像处理程序异常或分析实验数据一样,将这些陌生的信息流进行分类、解析、归档,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意义。然而,他发现它们难以用传统的二进制(是\/否,真\/假)进行清晰定义,它们充满了模糊地带和主观感受,这让他感到一种熟悉的处理瓶颈,但这次,却并不令人烦躁。
“这里…很好。”——这是对环境的整体正向评价,缺乏具体参数。
“放松点,我爸妈又不会吃人。”——这是带有情感支持功能的安慰性语句。
“下次‘协议升级’的时候,我再邀请你?”——这是基于共享“术语”的、对未来交互的期待性邀请。
封瑶的声音、笑容,以及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包容,像一段段无法被常规杀毒软件和系统防火墙识别的特殊代码,悄无声息地绕过他层层设防的内心屏障,嵌入了他的核心系统,并开始自声运行。这段“代码”带来了一系列他无法立刻用现有模型理解的“溢出效应”——比如,胸腔间那种陌生的、充盈的、带着微微暖意的膨胀感;比如,回忆起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样子时,嘴角那不受控制、想要再次扬起的微小弧度。
他抬起手,有些困惑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了碰自己的嘴角,仿佛在确认一个未知的物理现象。
【系统日志:检测到未知情感模块加载。资源占用率轻微上升。初步判定为良性进程。当前运行稳定,暂未发现与核心系统逻辑冲突。持续监控中。】
他走到电脑前,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照着他依旧没什么表情却似乎少了几分棱角的脸。他熟练地调出“灵韵”项目的核心代码界面,修长的指尖在机械键盘上停顿了片刻,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随着思绪流畅地敲打出一行行指令。
一种莫名的冲动,或者说是一种源于新加载“模块”的需求,驱使他移动鼠标,点开了个人加密分区。他略一迟疑,在其中创建了一个新的文件夹。
他凝视着空白的命名栏,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该给它取什么名字?这似乎是一个比优化算法更复杂的问题。
他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封瑶含笑时亮晶晶的眼睛,闪过那瓣橘子清甜中带着微酸的滋味,闪过封父拍着他肩膀时那句“有想做的事情,就坚持去做”带来的、陌生的被认可感……
最终,他移动光标,在命名栏里,输入了两个简洁的字符:
“xY”
封瑶(Feng Yao)姓名首字母的缩写。这是一个未定义性质、未分类别的文件夹。它可能关乎“灵韵”项目因她而产生的新灵感碎片,可能关乎他难以理解的、与她的社交协议记录与数据分析,也可能……关乎一些他尚未准备好、也无法用现有逻辑模型去解析的、更私密、更核心的体验与数据。
做完这一切,他像是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只有自己知晓的仪式,轻轻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窗外的喧嚣被隔绝,室内只有机箱风扇规律的低鸣。
人间烟火的温度,原来,真的并不灼人。甚至,让他这台习惯于在冰冷数据与绝对逻辑中孤独运行的机器,也开始贪恋起那一点点,足以让核心系统持续升温、让算法为之迷惘的……指尖温度。
---
【系统日志更新:
· 时间戳: 社交实验(代号:“家庭访问”)结束后3.7小时。
· 主系统(徐卓远)状态:
· 完成首次高压力社交事件后,进入深度数据整合与情感消化阶段。观测到其出现主动回溯事件细节行为(感官记忆调用频率提升),并对“家庭温暖”、“无条件接纳”等非结构化情感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尝试。
· 行为模式出现偏差:未立即投入常规工作(编码)进行心理复位,而是进行了静默反思及创建特殊存储单元(代号:xY)的行为。此行为表明,该社交体验已引发内部数据管理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生理指标关联记录:观察到与回忆特定节点(封瑶)相关时,出现非自主的微表情(嘴角上扬)及生理反应(耳廓毛细血管扩张、心率轻微波动)。初步关联至新加载的“未知情感模块”。
· 核心系统(封瑶)状态:
· 面对新人物节点(苏晚)的介入,表现出卓越的情绪稳定性与社交边界感。成功识别并抵御外部试探性干扰,自我认知与目标清晰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对策略成熟,有效巩固了与主系统(徐卓远)的专属连接通道。
· 重生者优势显现:对潜在社交威胁具备前瞻性认知,不再受他人评价体系左右,守护决心坚定。
· 新增节点记录:
· 节点Id: 苏晚。
· 属性: 高社交性,高目的性,存在潜在竞争意识。对主系统(徐卓远)存在标签化认知,并对核心系统(封瑶)与主系统的连接状态产生探究欲。判定为环境变量,需持续观察其行为模式及可能影响。
· 救赎主线进程微观测:
· 主系统(徐卓远): 在安全、正向的社交体验中获得显着积极反馈,初步建立对“温暖”人际连接的认知与内在需求。开始尝试用非纯逻辑方式处理情感数据,标志着情感处理进程进入新的、更深入的探索阶段。创建“xY”文件夹行为,可视为其内心世界为特定对象开辟“特权访问通道”的象征。
· 核心系统(封瑶): 成功通过初步外部环境测试,展现出守护关系的决心与能力。其提供的稳定、安全的“交互接口”是主系统能够持续进行“社交协议升级”的关键保障。
· 双向互动评估: 良性互动循环得到加强。主系统开始产生内生性改变动力,核心系统的引导与守护作用愈发关键。情感连接维度进一步深化,信任基础巩固,为后续可能的情感协议“升级”与更复杂社交情境的应对奠定了基础。】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