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飞刀、飞镖、飞叉、飞蝗石、袖箭,带棱的、带尖儿的,带刺儿的,一齐招呼上去。
一番暗器,又射杀、射伤了很多战马。战马吃痛,更掀翻不少契丹武士。当然,也有很多暗器被契丹武士格挡了下来。
“冲啊,杀契丹狗,抢回汉家重宝。”忽然,木婉清一声大喊,声音倒是清脆。
李凌霄知道,肉搏战开始了。于是,他抽出腰间乌鞘软剑,与一众英雄好汉各自挺兵刃围杀上去。
当他冲到近前,发现一个诡异的现象。每个契丹武士的身后都背着一个黄色包裹。他一时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重宝,如此多人背负?
“众英雄,他们身后包裹中只有一个装有重宝。务必全部留下,一个不能放过。”天启大师就似释疑解惑般,大声提醒众英雄。
李凌霄顿时明了。这是契丹人以防万一,故布疑阵,每人都背负一个同样的包裹,以混淆眼目,让人真假难辨。
全部留下?谈何容易。目测这一队契丹人马足有五六百人之多。若不是这些契丹人太过自负,根本不把眼前这一百多汉人放在眼里,纵马四散奔逃的话,实在不易拦下来。
厮杀已经开始。李凌霄对上了一个骑在马上、身材魁梧的契丹汉子。看到李凌霄杀将过来,那契丹汉子狂笑着吼道:“大唐无人,书生用剑,可笑至极!”吼声甫落,只见他右手弯刀,一刀“力劈华山”,斜刺里搂头就砍向李凌霄的左肩,刀风呼呼,来势甚急,颇具威势。李凌霄心下暗笑,笑他愚蠢至极,生死对敌,竟然看轻对手,实在与找死无异。笑归笑,但他也不敢怠慢,右脚为轴,一个转身,避过了刀锋。因为轻敌,此时那契丹汉子的招式已经使老,身子下倾,根本来不及变招。李凌霄在马下,已预判到了那契丹汉子身体定会下倾,门户洞开。于是,他在三百六十度转身之际,一个犀牛望月式,手中软剑顺势上撩。身体转过来了,手中剑也刺出去了。剑尖正好刺中那契丹汉子的梗嗓咽喉,鲜血狂喷,栽下马来。
料敌于先,一招毙敌。出剑时机,出剑角度,无一不拿捏得非常精道。
“好——”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李凌霄根本无暇顾及是谁在喝彩,是不是在为自己喝彩。此时,激战正酣,不可稍有分神。他一个飞身,跃上了那被杀契丹汉子的马背。然后,一个“燕子抄水”,脚尖点在马鞍之上,腾空而起。空中,再一个“大鹏展翅”,冲向另外一个契丹汉子。那契丹汉子似乎早已意识到,李凌霄会攻击自己。他一个腾身,同样站到了马背之上,手举弯刀,屏气凝神,等待李凌霄飞身过来。
半空中,李凌霄一招“天山平刺式”,内力灌注软剑,带着嗡嗡之声向那契丹汉子眉心刺去。那契丹汉子毫不含糊,弯刀斜劈,直取软剑剑锋,欲击落来剑。李凌霄在空中已无力可借,更不想硬碰硬,于是,手上内力一卸,手腕一翻,对方弯刀便砍到了剑背之上。
这软剑的使用极富技巧,更极其难练。如硬刚对手,便需灌注内力于剑身,与利剑一般无二。因此上,使用软剑之人,必须是内力极强之人。如不想与对手硬碰硬,便卸了剑身内力。对手即便砍在软剑之上,也是无从着力,晃人臂膀。
此时,那契丹汉子的月牙弯刀砍在软剑的剑背上,便如同砍到面条上一般,软剑瞬时弯曲。那契丹汉子一阵错愕。由于用力过猛,身子在马背上一个晃动。趁那契丹汉子错愕间隙,李凌霄在空中一招“太保冲冠”,左拳直取那契丹汉子的面门。那汉子也是功夫了得,见势不妙,一个侧翻,从马上翻了下来。李凌霄顺势也落到地上。那汉子对敌经验很是老道。他们二人落地只有一息之差而已,恰恰是这一息之差,那契丹汉子趁李凌霄立足未稳,瞅准机会,如脱兔般动了。他身体前冲,弯刀直劈向李凌霄面门。
李凌霄虽早有防备,但见刀锋来势甚急,也不敢怠慢,一招“平湖落雁式”,点地即退,弯刀劈了个空。但刀锋的寒气扫过面门,令李凌霄面上一寒。躲过来刀,事不宜迟,李凌霄脚尖点地,如大鹏般再次跃起空中,足有一丈多高。一招“天山云破式”,斜向里自上而下直取那汉子脖颈。
在三个师兄弟里面,李凌霄的轻功最好,丁志和徐霜一直不服。但每次较量,李凌霄都完败二人。自下山以来,他曾尝试过与人相较轻功,但仍未遇到过对手。即便在太原那一夜刺杀,当时有一人轻功了得,也不过旗鼓相当罢了。
这样的轻功,估计那契丹汉子未曾见过,一时惊呆。生死攸关时刻,惊呆不过一瞬,生死不过一线。当他反应过来时,李凌霄手中剑已经刺到。他也是了得,急中生智,赶忙向前扑倒,左手马鞭趁势回卷软剑。虽看似狼狈,但并未手忙脚乱。
契丹汉子都是马背上长大,马鞭从不离手。马鞭尾部都有一个套绳,套在手腕上,对敌的时候可以当软鞭使。那夜太原刺杀,李凌霄就见识过铁甲军用马鞭当武器。一不留神时,还吃过暗亏。
看到马鞭卷来,李凌霄早有防备,趁招式尚未使老,改刺为撩,直接把马鞭荡开。此时,那个契丹汉子已经扑倒在地。李凌霄顺势一个千斤坠,双足正踏在那汉子的后心。这一踏,李凌霄脚上用了暗劲。只听几声骨骼断裂的声音,从那契丹汉子的身体上传来。估计肋骨、胸骨都已经寸断,肝肾脾肺都已经俱裂,人必死无疑。
李凌霄这边连杀二人,看似险象环生,实际上尤为轻松。
其他英雄好汉同样在拼力厮杀。但是,契丹武士人多势众,有的三五成群,对阵一个中原英雄。围攻之下,有的英雄好汉已经左支右拙,险象环生。更有几个英雄好汉倒在了契丹人的月牙弯刀之下,与契丹人的尸体混杂着,横七竖八。鲜血顺着泥土渗进了地下,已经染红了官道。
再看天启大师,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全凭拳脚功夫,空手入白刃,穿梭在契丹人的围攻之中,但他只伤人不杀人。在他周遭,已经有三个契丹人倒地不起。
看着眼前的场景,李凌霄皱紧眉头,暗自寻思:这般下去,敌众我寡,定会吃亏不小,需尽快想个法子,避免更大伤亡。
就在这时,契丹马队的后方再次传来了马蹄疾驰的隆隆之声。李凌霄暗自叫苦不迭:契丹人又有援兵到来,看来当下只能苦战了。
正在他暗自叫苦,忽然,天启大师朗声喊道:“阿弥陀佛!大唐罗将军已带人驰援我们。各路英雄,坚决一个不能放走契丹贼人,留下我汉家重宝。”
“好——”
“大师,放心吧。一个不会跑。”
各路英雄听到有援军到来,一时群情激昂,纷纷呼应天启大师。
吼声刚落,就见契丹马队后方一阵大乱,喊杀声四起。不一会儿功夫,只见罗智信骑着战马,手持柳叶刀,从后方杀了过来。他的斩杀方式很简单,很残暴。一手暗器打穴,一手柳叶刀直接抹脖子。瞬间,便有四个契丹武士成了他的刀下鬼。
“罗将军。”
“罗掌柜。”
天启大师和李凌霄几乎同时喊到。
“大师,李公子,稍后叙话。现在杀敌夺宝要紧。”罗智信没有过多啰嗦,继续直行杀去。
此时,李凌霄终于知道了罗智信的真是身份,更应验了自己的猜测。
“你愣着干什么?没看到大家伙在厮杀吗?切——,是不是没有见过死人?看吓得那个怂样子。如果怕了,就远远地滚一边去,别碍事。”忽然,李凌霄听到木婉清在训斥什么人。
李凌霄一招“雪山崩荡式”,急刺几剑,逼退对面契丹武士。然后,循着声音看向木婉清的方向。只见木婉清正双手叉腰,训斥着尤彩。而尤彩脸色煞白,瞪大了一双美目,一副惊慌失措的神色。
看到尤彩的样子,李凌霄清楚,她是紧张到害怕了。正如他十二岁那年,在天山脚下第一次看到杀人,莫名地紧张害怕。
虽然尤彩是一个猎户,猎杀豺狼虫豸不在话下,但那是猎物,不是活生生的人。杀人与狩猎完全是两码事。
“废物!真是一个废物!”木婉清看到尤彩仍无动于衷,呆愣愣傻站着,再次怒斥一声。然后,张弓搭箭,射向一名契丹武士。那契丹武士正在与人厮杀,背对着她,一箭致命。
或许这一句“废物”骂醒了尤彩。她猛然缓过神来,用力瞪了木婉清一眼。然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循着李凌霄方向看过来,恰好与李凌霄的眼神碰撞。她脸色微微一红,不好意思般微微低下了头。但是,瞬间她便抬起头,坚毅倔强的眼神再次看了李凌霄一眼,微笑着点了一下头。然后,她的手中便多了两枚银针。忽然,她手一扬,两点寒芒从她手中飞射而出。与此同时,就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只见一个契丹武士捂住了双眼,指缝间鲜血直流。与之对战的那位中原英雄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刀结束了那契丹武士的性命。
尤彩看到这血腥一幕,眉头皱了一下,又是一时失神。只不过片刻的失神而已,随后,她的脸上就恢复了平静和淡然。
这就是淬炼,生与死的淬炼,你死我活的淬炼。
“啊——”忽然,李凌霄听到身后一声惨叫。
他猛然回头,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契丹汉子正举着弯刀向自己后背砍来。只不过,弯刀堪堪砍到他的后背之际,如同着了定身法一般,刀锋骤然停了,眼瞅着他的身体向一侧倒了下去。随着他的身体倒下,天启大师的身影出现在了李凌霄眼前。
李凌霄不觉面红耳热,知道自己被天启大师救了一命。此刻,他更加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死搏杀,不可分神。稍有疏忽,万劫不复。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天启大师单手执礼,口宣佛号。
“谢大师救命之恩!”
“这是老衲第一次直接杀人。”天启大师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凌霄更加汗颜,心里不免颇多过意不去。
“李施主,如若契丹贼寇四散奔逃,人可放走,但务必留下他们身后的黄色包裹,一个不能被他们带走。”天启大师郑重说道。
李凌霄重重点了点头。他明白天启大师的意思。刚才,契丹人数占优,有能力与中原武林英雄一战,故而没有四散奔逃。但是,随着罗智信他们的加入,敌我双方的优劣立转。天启大师担心,那些契丹武士会依仗马术精湛,舍弃官道,四散突围。到那时,再想拦下所有契丹人,将会大费周折。
确实,随着罗智信他们加入战团,战况立时朝着有利于中原武林英雄一方反转。
罗智信带来了大概二百多人,加上中原武林英雄,已经有三百余人。而契丹武士虽有所损伤,但仍有四五百人力战。若全歼这些契丹武士,绝非易事。
“大师,这样不是办法。”罗智信斩杀一名契丹武士之后,来到天启大师身侧。
“阿弥陀佛!最终还是召集的人手少了些。其实我们应该早想到,护送如此重宝,契丹贼人必会劳师动众。眼下,我们务必速战速决,不可延宕。将军应该已看到,三批前哨前往柳林。我们在这里厮杀,势必已经惊动柳林,怕是石敬瑭援兵马上便到。为今之计,黄色包裹为主,杀人次之。”天启大师幽幽说道,眉头蹙得尤紧。
“这些契丹贼人委实不好对付,个个身手了得。北地一涯堂确实是我中原武林大患。在柳林镇外,好一番厮杀,我的手下损伤一百余人。现在,罗某全听大师吩咐。”罗智信面露焦虑之色,时不时望向柳林方向。
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赶紧说道:“大师,长安丐英堂七十余乞丐马上便到。”
喜欢大唐江山令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江山令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