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安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气氛与往日登基时的喜庆截然不同。殿内,虽依旧金碧辉煌,百官肃立,但一种无形的沉重与紧迫感弥漫在空气中,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北疆柳擎天叛变、防线崩溃、草原联军长驱直入的噩耗,早已如同冰水泼入沸油,在朝野上下炸开。
景安帝赵泓端坐于龙椅之上,一身明黄龙袍衬得他面色愈发凝重,年轻的眉宇间已刻上了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与决断。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待百官参拜完毕,便对侍立一旁的戴权微微颔首。
戴权上前一步,展开一道明黄诏书,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响彻大殿,压下了一切的窃窃私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逆贼柳擎天,世受国恩,执掌边陲,然狼子野心,辜负圣望,竟勾结虏寇,叛国投敌,致使北疆糜烂,生灵涂炭,罪不容诛!”
诏书首先定了叛臣的罪责,言辞犀利,充满杀伐之气。殿内百官,无论派系,闻之皆面露愤慨或惊惧。
戴权略一停顿,继续宣读,语气转为肃穆与决然:“虏骑猖獗,国难当头,社稷危殆!朕,承天命,嗣大统,岂容丑类跳梁,践踏山河!着令——”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晋礼部精膳清吏司郎中、驸马都尉贾环,为平虏大将军,赐天子剑,总制兰州一线诸军事务,准其便宜行事!
统京营剩余锐卒,并皇家亲军三千,即日开拔,火速驰援陇右!于兰州一线,择险筑垒,阻敌兵锋!务必……将虏寇挡在黄河以西!”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虽然不少人猜到会启用贾环,但直接授予“平虏大将军”之职,总制一方军事,并赐予“便宜行事”之权,这信任和权柄,不可谓不重!
尤其对于贾环这般年轻的文臣出身者,更是罕见。许多目光瞬间聚焦到文官班列中的贾环身上。
戴权的声音再次响起,宣布副帅人选:“擢原京营参将韩滔,为平虏左副将军!原京营参将周猛,为平虏右副将军!辅佐大将军,整军经武,共御外侮!”
韩滔、周猛二人立刻从武官班列中大步踏出,甲胄铿锵,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末将遵旨!万死不辞!”
这时,贾环也稳步出列,撩袍跪倒,声音清晰而沉稳,不见丝毫慌乱:“臣,贾环,领旨谢恩!必当竭尽驼钝,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天恩!虏寇不退,臣……誓不还朝!”
景安帝目光落在贾环身上,沉声道:“贾卿,局势危殆,朕…将此重任托付于你。兰州乃关中门户,万不可失!
尔等此行,非为浪战,重在据守!依托城防,深沟高垒,挫敌锐气!待王尚书扫平大同之敌,便可挥师西进,与尔等会师,届时…再图反攻,尽歼丑类!”
这是朝廷定下的战略核心——“以空间换时间,据守待援”。面对来势汹汹的草原骑兵,仓促野战是下策,必须利用城池险要,稳住阵脚,等待主力回援。
“臣,明白!定当谨遵陛下方略,固守待援,不负重托!”贾环再拜。
户部、工部官员相继出列,禀报军需、器械的筹集进度,表示将全力保障前线供给。朝堂之上,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同仇敌忾的效率。
景安帝最后扫视群臣,语气斩钉截铁:“此战,关乎国运,关乎亿兆生灵!望诸位臣工,同心协力,共度时艰!有敢怠慢军机、掣肘前方者,朕…必以国法严惩不贷!退朝!”
“臣等遵旨!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声中,大朝会结束。
百官退出皇极殿,许多人围上前向贾环、韩滔、周猛道贺兼叮嘱,气氛复杂。
贾环一一从容应对,但脚步不停,与韩、周二人迅速离开皇宫,直奔京营大校场。时间,此刻比黄金更宝贵。
圣旨下达,机器开动。京营驻地,顿时人喊马嘶,战鼓隆隆。士兵们紧急集结,辎重车辆不断汇聚。贾环立马高台,手持天子剑,韩滔、周猛分列左右,开始点将发兵。
一场关乎帝国命运的两千里驰援,就此拉开序幕。而远方的兰州,已是烽火连天,危在旦夕。
喜欢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