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在锁孔里粗暴转动的声音,像生锈的锯齿拉扯着李琟的神经。门外守卫的呵斥与骚动近在咫尺,与上方那骤然停滞的机械轰鸣、手中金属丝失去的振动,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断裂感。齿轮的啮合刚刚达到高潮,便被强行掐断了电源。
“哐当!”
铁门被猛地拉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急躁。昏黄的手电光柱如同探照灯,瞬间刺破黑暗,在李琟蜷缩的身影上来回扫射,最终定格在他身上。
“妈的!刚才什么动静?!”一个守卫厉声喝道,声音里带着未褪的惊疑和强装出来的凶狠。他用手电光毫不客气地晃着李琟的脸。
李琟维持着将脸埋入膝盖的姿势,一动不动,连肩膀那因为微弱呼吸而产生的起伏都几乎难以察觉。他像一块真正被遗弃的石头,对光线的刺激和呵斥毫无反应。
另一个守卫则用手电光扫视着禁闭室内部,光束划过污秽的墙壁、地面,最后狐疑地抬向上方,停留在那个曾经透下光线、此刻却重归黑暗和死寂的缺口处。
“上面……好像有声音?”这个守卫的声音带着不确定。
“废话!老子听见了!像是他妈什么东西卡住了!”先前的守卫骂骂咧咧,用手电光死死照着李琟,“是不是你这杂种搞的鬼?!”
没有回应。只有死寂。
两个守卫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不敢轻易进去,也不敢确定刚才那巨大的动静是否真的与这个看似只剩一口气的囚徒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看好了”,而不是深入调查这诡异的声响。
“操!把这门锁死!”为首的守卫啐了一口,恶狠狠地瞪着李琟,“等屠夫哥回来再说!你小子最好老实点!”
他们退出房间,重重地关上门,落锁的声音带着一种泄愤般的力道。
光明与喧嚣再次被隔绝。
但这一次,禁闭室内的寂静,与之前截然不同。
之前是纯粹的、被动的死寂。
现在,是一种悬置的、充满了未完成能量的寂静。
像一首交响乐在最高潮的乐章突然休止,所有乐器保持着演奏的姿势,音符凝固在空中,等待着下一个指令,或者最终的崩解。
李琟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头。
黑暗中,他的目光精准地投向那个上方的缺口。那里不再有光,不再有声,但他能“感觉”到,某种东西已经被唤醒,只是暂时蛰伏。那个巨大的阴影,是否还停留在缺口之后?那个凝视者,是否还在?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截冰冷的、不再振动的金属丝。它是钥匙,是连接器,也是此刻唯一握在手中的、来自那个隐秘同盟的实体证明。
地下的水流声,已经恢复成了最初那种微弱而自然的潺潺,仿佛刚才那被约束、导引的激流只是一场梦。
但李琟知道,不是。
他启动了某种东西。某种深嵌在这座工厂骨骼里的、或许连“屠夫”都未必完全了解的东西。守卫的反应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惊慌,他们不确定,他们只能依赖于“等屠夫哥回来”。
这意味着,“屠夫”可能暂时离开了。因为河岸那边的“意外”?这给了他和那个隐藏系统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
他需要利用这个窗口。
但下一步是什么?金属丝已经使用过,地下圆片的凹点似乎恢复了原状。上方的机构被中断。他缺少继续推动的指令,或者工具。
他的盟友,那个上方的凝视者,会再次行动吗?在引发了如此大的动静、引起了守卫警觉之后,他们是否还敢?
李琟重新蜷缩起来,但不再是完全静止的防御姿态。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像一台在低温下超频的计算机,处理着刚刚获得的所有信息碎片。
已知:
1. 存在一个隐藏的上下联动系统(↑ — ○ — ↓)。
2. 地下圆片(○)是控制节点,需要特定工具(金属丝)深度触发。
3. 触发后,会启动上方机构,产生巨大动静和能量反应。
4. 该系统可能未被“屠夫”完全掌控,或至少其启动会引发混乱。
5. “屠夫”暂时不在。
未知:
1. 该系统的最终用途(逃生?破坏?通讯?)。
2. 上方凝视者的身份和意图。
3. 下一步的操作指令。
4. “屠夫”返回的时间及反应。
假设:
1. 上方凝视者是盟友,其行动旨在协助他。
2. 该系统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全激活,刚才只是第一步(或第二步)。
3. 中断是由于外部干扰(守卫),而非系统本身故障或完成。
策略:
1. 保持绝对静默,避免进一步引起守卫注意。
2. 等待上方凝视者的下一次联系或指令。
3. 仔细观察任何细微的环境变化(声音、光线、振动)。
4. 保存体力,准备应对“屠夫”返回后的盘问或“评估”。
他将金属丝小心地藏入裤腰内侧,与那根简陋的布绳放在一起。然后,他再次进入那种内观的状态,但这一次,他的意识天线调整了频率,不仅仅是对内,也对外——尤其对准了上方的缺口和地下的水流——保持着一种高度的、被动的警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门外的守卫似乎增加了巡逻的频率,脚步声变得更加密集和警惕,但没有人再试图开门。
上方,一片死寂。那个缺口像一只闭合的眼睛。
地下,水流声依旧。
就在李琟以为下一次联系可能需要更久,甚至可能不会再有时——
一种全新的、极其细微的振动,从他背靠的墙壁内部传来。
不是声音,是触感。
非常非常微弱,像是某种极低频率的震动,沿着水泥墙体,如同涟漪般缓慢扩散,传递到他的背部。
这振动……与他之前通过金属丝感受到的高频振动截然不同。它更深沉,更缓慢,带着一种……规律性?
李琟的精神猛地一振!
新的信号!来自墙内!
是脉冲信号的变体?还是那个隐藏系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他立刻调整姿势,将整个后背更紧密地贴住墙壁,掌心也按在墙面上,全力捕捉着那微弱的震动。
震动很有规律。一下,停顿,又一下……间隔似乎固定。
他凝神感知,在心中默数着震动的节奏。
震……震……震……震…… (四次短震)
停顿。
震———— (一次长震)
停顿。
震…震…震… (三次短震)
4短,1长,3短。
这代表什么?!
不是摩斯电码(SoS是3短3长3短)。是另一种编码?
他飞快地在脑海中回忆、比对。数字?位置?还是某种指令?
突然,他想到之前那张薄纸上写的“23 || —”。
如果震动也代表类似的编码呢?“4短1长3短”是否可以转换为 “…. — …” ?
等等,“…. — …” 这个模式,不正是之前脉冲信号里,作为背景广播或系统噪音的那一部分吗?!
(短短短长 短短短)
难道这墙内的震动,是在重复之前的脉冲信号模式?以一种更隐蔽的、物理接触的方式?
这是在确认系统状态?还是在尝试重新建立某种连接?
李琟的心脏加速跳动。他无法回应这种墙体震动,但他可以确认接收!
他再次动用那根布绳,将其一端紧紧系在金属丝上(增加重量),然后,利用身体蜷缩的掩护,将系着金属丝的布绳另一端,极其轻微地、有节奏地敲击着身后的墙面。
他敲击的节奏,正是他刚刚接收到的震动模式的反向:
3短,1长,4短。
(… — ….)
他用这种方式,告诉那个可能存在于墙内、或者能监控这种震动的“存在”:
我收到了。我在这里。系统中断,但连接仍在。
敲击完毕,他立刻收起布绳和金属丝,恢复静止。
墙内的震动,在他敲击之后,停顿了片刻。
然后,以一种新的、更加复杂的组合节奏,再次传来。
李琟屏住呼吸,全力感知。
新的信息流,通过这堵冰冷的水泥墙,无声地注入他等待的意识。
中断的共振,似乎正在以另一种形式,悄然重新连接。
而这一次,连接的维度,从垂直的“上下”,扩展到了水平的“墙内”。
这座囚笼的墙壁,似乎比他想象的,更要“薄”。
喜欢缅北之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缅北之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