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旅局的邀约来得比苏合香预想中更快。当工作人员带着烫金邀请函登门时,她正和萧策、苏念唐在“盛唐香文化博物馆”的后院晾晒新采的桂花——这些桂花将用来复刻盛唐时流行的“桂香膏”,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光。
“苏老师,我们关注您很久了。”文旅局文化活动科的张科长握着苏合香的手,语气里满是恳切,“下个月的‘盛唐文化节’是西安年度重点文化活动,往年多侧重歌舞、服饰展示,今年想加入更有深度的文化体验项目。您复原的‘长安十二香’既是唐代文化的活化石,又有跨越时空的故事性,太适合成为文化节的核心亮点了。”
苏合香接过邀请函,指尖拂过上面“盛唐文化节”五个遒劲的隶书,忽然想起天宝十三载,自己曾受唐玄宗之命,为曲江宴制作专属香品——那时的长安也常举办类似的文化盛会,只是如今的活动少了几分宫廷奢华,多了几分面向大众的亲和。她转头看向萧策,见他眼中带着鼓励,又望向一旁正用画板记录桂花形态的苏念唐,心中已有了主意。
“张科长,感谢信任。”苏合香笑着点头,“但我有个想法,与其单纯展示‘长安十二香’,不如打造一个‘沉浸式香文化体验区’。让游客不仅能闻到千年前的香气,还能亲手参与制香、了解香背后的历史,甚至通过场景还原,感受香在盛唐宫廷、军营、市井中的不同用法。”
这个提议让张科长眼前一亮。他原本只计划设置一个香品展示台,苏合香的想法显然更具创新性和互动性。“沉浸式体验区!这个思路太好了!”张科长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您需要什么支持,场地、设备、人员调配,我们都全力配合。”
接下来的一周,苏合香一家几乎每天都泡在文化节筹备办公室。会议室的白板上贴满了草图,从体验区的布局到香品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讨论。萧策凭借对盛唐军营的记忆,提出在体验区增设“军事用香”板块:“当年我率军驻守潼关时,‘行军香’不仅能驱蚊,还能在雾天指引方向。可以搭建一个微型军营场景,让游客亲手调配简化版‘行军香’,再用沙盘演示香气如何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苏念唐则从年轻人的视角补充:“现在的游客喜欢拍照分享,体验区可以设置几个‘盛唐香场景’打卡点。比如复刻合香居的制香台,摆上青铜香具和《香经》复刻本;再还原杨贵妃的香囊作坊,让游客能亲手制作迷你香囊。我还可以设计一套‘香文化打卡护照’,游客完成不同体验项目就能盖章,集齐印章可兑换‘长安十二香’小样。”
苏合香将两人的想法整合,最终敲定体验区的三大核心板块:“宫廷香韵”“军营香略”“市井香趣”。每个板块都对应不同的互动项目,既保证历史真实性,又兼顾趣味性。为了让香气更贴合盛唐原貌,她特意从岭南调运了百年沉香,从西域采购了乳香、没药,甚至托阿罗憾的跨境贸易公司寻来几两唐代文献中记载的“安息茴香”——这种香料在现代已极为罕见,却能让“市井香趣”板块的“胡商香铺”场景更具说服力。
筹备过程中,最棘手的是场景还原。苏合香对盛唐合香居的布局记忆深刻:进门是展示香品的博古架,左侧是研磨香粉的石臼台,右侧是熬制香膏的铜锅,后院还有晾晒香料的竹架。但要在现代展厅里复刻这一切,不仅需要准确的尺寸,还得找到符合唐代风格的家具。
“我记得西安有位老木匠,擅长复刻唐代木器。”萧策忽然想起前阵子参观西安博物院时,工作人员提到过的一位手艺人,“他曾复原过唐代的食盒和书架,说不定能帮我们打造制香台和博古架。”
三人立刻驱车前往老木匠的工作室。那是一间藏在城墙根下的小作坊,门口堆着几根老松木,空气中弥漫着木屑和蜂蜡的味道。老木匠姓王,年过七旬,手上满是老茧,当他看到苏合香带来的合香居草图时,眼睛瞬间亮了:“这图纸上的榫卯结构,和我去年修复的唐代香几一模一样!你们放心,我保证还原出盛唐的韵味。”
王木匠的手艺果然精湛。半个月后,当雕着莲花纹样的制香台、嵌着螺钿的博古架运到体验区时,苏合香几乎以为自己回到了千年前的合香居。萧策也忍不住伸手抚摸博古架的边缘:“当年你的合香居里,也有一个这样的架子,上面摆着你为玄宗特制的‘龙涎香饼’。”
体验区的香气调试同样耗费心力。苏合香带着传习基地的学员,每天在展厅里反复调配香方。“宫廷香韵”板块的“曲江宴香”需要突出华贵感,她在沉香中加入少量麝香和龙脑,模拟盛唐宫廷宴会的奢华氛围;“军营香略”板块的“行军香”则侧重实用性,减少名贵香料的比例,增加艾草、雄黄等驱蚊成分;“市井香趣”板块的“胡商香”则融入了大量西域香料,让游客一走进“胡商香铺”,就能感受到丝绸之路带来的异域风情。
苏念唐也没闲着。她设计的“香文化打卡护照”采用了唐代卷轴的样式,封面印着玉佩投影出的香纹,内页则用插画展示每个体验项目的玩法。为了吸引年轻游客,她还在护照上设置了“隐藏任务”——找到体验区里三个与《长安香事》电视剧相关的场景,拍照发社交平台可兑换限量版香薰挂件。
文化节前三天,体验区进行了首次试运营。一位带着孙子来参观的老奶奶,在“市井香趣”板块亲手制作了一个香囊,当她闻到自己调配的桂花香时,眼眶红了:“这味道和我小时候奶奶做的香囊一模一样,没想到千年前的人也喜欢这个味道。”一个年轻的汉服爱好者则在“宫廷香韵”板块停留了许久,她穿着自己缝制的唐代襦裙,手持苏合香复刻的“香球”,在合香居场景前拍照,感慨道:“以前穿汉服总觉得少点什么,今天闻到这香气,才真正有了穿越回盛唐的感觉。”
试运营的反馈让所有人都充满信心。张科长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对苏合香说:“苏老师,你们不仅还原了香气,还还原了盛唐的生活气息。这个体验区,一定会成为文化节的爆款。”
苏合香望着展厅里忙碌的学员、兴奋的游客,又看向身旁正和王木匠讨论香具细节的萧策,以及在人群中指导游客填写打卡护照的苏念唐,心中满是温暖。千年前,她独自在合香居守护着唐代香文化;千年后,她有家人陪伴,有学员相助,还有无数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共同参与。
文化节开幕当天,西安的阳光格外明媚。当体验区的门帘被拉开,第一批游客走进来,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曲江宴香”时,苏合香忽然听到身旁的萧策轻声说:“当年的长安,也是这样充满香气和生机。”
她转头看向萧策,两人相视而笑。远处,苏念唐正带着一群孩子在“军营香略”板块制作迷你“行军香”,孩子们的笑声与展厅里的唐代乐声交织在一起。苏合香知道,这场跨越千年的香文化之旅,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
喜欢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