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策略已然制定,星火联盟这座庞大的机器再次开始精密运转,只是这一次,少了几分初生牛犊的锐气,多了几分老辣沉稳的算计。
资源向“玄天镜”的改造项目倾斜。炼器堂与阵法院的修士们日夜不休,在焚塔近乎严苛的监督下,将一套套由洛兰根据“道韵烙印”反推、优化出的“太虚敛息阵”与“微毫道纹感应符”刻入新一批玄天镜的核心。这些专门针对规则层面感知与隐匿的阵法,耗资巨大,成功率却不高,每一面成功出炉的玄天镜都堪称瑰宝。
沈流石坐镇中枢,目光不仅投向那片遥远的混沌,更审视着“摇篮”内部。“褶皱潜行者”带来的冲击波并未完全平息。尽管高层封锁了最残酷的细节,但探索队遭遇未知强敌、损失惨重的消息依旧不胫而走。一时间,原本因资源丰收和疆域扩张而高涨的乐观情绪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听说外面的虚空藏着能吞噬法则的怪物……”
“连联盟最精锐的探针都瞬间被毁,我们这些普通修士出去,岂不是送死?”
“开拓?怕不是自寻死路!”
种种疑虑与恐惧在坊间、在宗门内悄然流传。一些原本积极主张向外探索的声音受到了质疑,而少数本就对“归途”计划持保守态度的势力,则开始重新强调“摇篮”内部的稳定与安全。
这是意料之中的阻力。沈流石并未强行压制这些声音,他知道,恐惧源于未知,唯有真正理解并找到应对那片混沌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恐慌。他将这些内部波动也视作一种“审计”,审计联盟的凝聚力,审计人心在压力下的走向。
与此同时,洛兰对那段“道韵烙印”的深入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她发现,这段烙印并非静止的信息载体,其内部蕴含着一套极其精妙且动态变化的加密结构,其变化规律,竟与“褶皱潜行者”巢穴周边观测到的、某种周期性的规则潮汐隐隐相关。
“这不仅仅是坐标,”洛兰向沈流石汇报,银色数据流在她眼中化作无数演算的符文,“这是一个……‘密钥’。它的有效性与那片区域的规则状态绑定。只有在特定的规则潮汐‘窗口期’,凭借这段烙印,才能安全穿过那片褶皱区域,抵达坐标所指的‘观测点’,甚至……可能接近资源点。”
这个发现让新策略的意义变得更加明晰。这不仅是去建立一个观测点,更是要去验证和利用“天机阁”留下的这把“时空间隙的钥匙”。他们要做的,是精准地抓住那稍纵即逝的安全窗口。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三面经过特殊强化、搭载了最新隐匿与感应系统的玄天镜,被小心翼翼地送入了虚空通道。它们的任务不再是探索未知,而是潜伏与窥探。
目标直指那道隐藏坐标所在的“引力阴影区”。
航行过程在控制中心看来,显得异常漫长且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代表玄天镜的光点在星图上缓慢而坚定地移动,穿越已知的安全航道,逐渐逼近那片令人心悸的高危空域。
终于,在预定的时间节点,第一面玄天镜成功穿越了最后一片规则乱流,信号稳定了下来。
“抵达预定坐标!”操作修士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光幕上,传来了来自前线的第一幅实时画面:
那是一片奇异的虚空。不同于“褶皱潜行者”巢穴那充满扭曲与撕裂感的景象,这里相对“平静”。周围弥漫着淡淡的、如同极光般的规则辉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遮蔽区域。透过这片辉光向外望去,远方那庞大而狰狞的规则褶皱带清晰可见,如同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
而更让人心神震撼的是,借助玄天镜超强的感应阵法,他们能模糊地“看”到,在那片褶皱带的深处,偶尔有难以形容的、蕴含恐怖切割意志的阴影一闪而逝——那便是“褶皱潜行者”活动的痕迹。它似乎并未察觉到这个近在咫尺的“邻居”。
“观测点建立成功!环境参数稳定,隐匿阵法生效!”确认的信息传来,控制中心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如释重负的叹息。
他们成功了。成功在恶魔的巢穴边,嵌入了一颗无声的“眼睛”。
沈流石凝视着光幕上那平静却暗藏杀机的景象,脸上并无喜色,只有愈发凝重的专注。
“记录所有数据,”他沉声下令,“规则潮汐周期、掠食者活动频率、能量波动模式……一切细节。同时,开始对照洛兰推演的‘窗口期’,准备下一次接触。”
窥探,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利用这窥探得来的信息,去触碰那近在咫尺,却又危险万分的“宝藏”,并最终解开“天机阁”布下的这场生死谜题。
星火联盟的视线,终于穿透了部分迷雾,落在了阴影本身之上。而在这注视之下,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不合格的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不合格的修仙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