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川拿着书和笔走回来,郑重地递给陈识:“小识啊,你现在是领导干部了,不同于往日。开会、学习、记录案情,都离不开笔墨。还有这套《资治通鉴》,闲暇时候翻翻,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支派克笔,是我珍藏的,既然你都送了我那么贵重的海鲜,这支笔就赠予你。”
这份礼物与杜主任那充满现实利益的承诺截然不同,更侧重于对陈识个人修养和职业操守的期许。
陈识深知这年头书籍和一支好钢笔的珍贵,尤其是魏主任随身多年之物,意义更非寻常。
他连忙站起身,双手恭敬地接过,只觉得手中沉甸甸的:“魏叔,这……这太贵重了!我怎么受得起……”
“与你带来的海货相比,不算什么。”
魏大川摆摆手,语气平和却自有力量,“小识啊,你现在位置不同了,接触的阴暗面和人心的复杂,会比以前多得多。
无论身处何位,手中有怎样的全力,心中的尺不能歪,永远保持初心。多读书,勤思考,慎言行。有什么需要随时过来找我,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一定帮忙。”
这番话,语重心长,是一位真正有风骨的长者对看好的晚辈最真诚的提点和爱护,比任何物质上的帮助都更让陈识动容。
陈识郑重地点头:“魏叔,您的教诲,我陈识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两人又聊了约莫一刻钟,魏大川问了些陈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并非探听机密,而是从社会伦理、人性角度与他探讨了几句,让陈识颇受启发。
看看时间不早,陈识再次起身告辞。
魏大川同样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看着他下楼,眼神里充满了欣慰。
从魏大川办公室出来,陈识心情愉悦且充实,正准备离开后勤处小楼,却在楼梯拐角处迎面撞上了两个熟人。
王二宝和周福来,这俩人算是他在北大后勤系统里混得比较熟的哥们儿。
王二宝人如其名,长得敦实实实,皮肤黝黑,一脸二愣子的模样,力气大,脑子有点转不过弯的,是后勤处的成员之一。
周福来看着沉稳,但眼睛也透着股机灵劲儿,是仓库管理员,人脉很广……先前陈识有一份工作便是从他手里获取来的。
“哎呦喂!这不是陈队长吗?!”
王二宝眼尖,先喊了出来,声音里带着夸张的敬意,但更多的是熟稔和惊喜,“啥风把您这大神吹到咱这小庙来了?听说您高升了,在分局那可是这个!”
他偷偷竖了个大拇指。
周福来也咧着大嘴,露出两排白牙,乐呵呵的叫道:“小识弟弟!你可算来了!”
他注意力很快被陈识手里那个空了的布袋子吸引,使劲抽了抽鼻子,憨憨地问,“小识弟弟……你刚才给魏主任送啥好东西了?我咋闻着……有点腥气味儿?像是……像是鱼?”
陈识看着这两人,也笑了。
跟魏主任打交道需要心思细腻,言辞得体,跟这俩活宝在一起就轻松自在多了。
“没啥,一点朋友从津城捎来的海货,给魏主任尝个鲜。”
他轻描淡写地说。
“海货?!”
王二宝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声音陡然拔高,又赶紧捂住嘴,压低声音,激动地问,“活的死的?有……有大对虾没?听说那玩意儿吃起来可美了!”
他显然是听说过,但没见过更没吃过。
周福来眼巴巴地看着陈识,一脸向往,“海货?我就吃过咸鱼……小识弟弟,活的啥样?啥味儿啊?比咱这河里的大鲤鱼咋样?”
看着两人那没出息又充满渴望的样子,陈识哭笑不得,心里却是一动。
他空间里海货还不少,这俩人虽然职位不高,但在北大后勤这一亩三分地,人头熟,消息广,有时候一些不起眼的小道消息或帮点小忙,他们比领导还管用。
维系一下感情没坏处。
“瞧你们那点出息!”
陈识故意板起脸,模仿着吴土根训人的口气,“怎么?想打我的秋风啊?”
“哪能啊!陈队长,陈哥!您现在是这个!”
王二宝赶紧赔着笑脸,凑近些,语气带着讨好,“咱们兄弟就是好奇,没见过世面!您大人有大量!以后在咱北大这块,有啥需要跑腿的、打听事儿的,您一句话!我周福来保证给您办得明明白白!”
他拍着瘦弱的胸脯保证。
周福来也用力点头,附和道:“对对对!小识弟弟,只要你说话,咱赴汤蹈火都给你办成!”
陈识被他们逗乐了,想了想,说道:“行,既然碰上了,也算你们有口福……我朋友那儿好像还有点剩下的,个头小点的,下回我给你们带点尝尝。”
“真的?!”
两人异口同声,喜出望外,王二宝更是高兴地搓着手,黑脸上泛着红光。
“我还能骗你们?”
陈识笑道,“不过说好了,别到处声张,这东西毕竟稀罕,到时候都来找我可就不好了。”
他做了个保密的手势。
“懂!懂!绝对保密!烂肚子里!”
周福来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出拉链的动作,“陈队你放心,以后只要有什么需要,要打听什么消息,我一定竭尽全力!”
王二宝也一脸严肃,拍着胸脯保证:“小识弟弟,我嘴最严实!比石头还严实!”
又跟他们闲扯了几句,约好了下次碰头的大概时间和地点,陈识这才在两人殷切的目光中,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后勤处小楼。
推着车走在北大的林荫道上,陈识心情愈发舒畅。
魏主任这条线,维系得算是较为稳固,毕竟是北大的后勤主任,而且年级不算大,日后一定也能更进一步。
王二宝和周福来这两个,他们的人脉与能力,或多或少也对自己又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周福来,这家伙的背景……特定情况下可比正科级的干部还好使。
还没出校园。
陈识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熟悉的鹅黄色身影,正坐在未名湖畔的一张长椅上,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摊在膝盖上的书,嘴里似乎还念念有词。
微风拂过,吹起她额前的几缕碎发,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静谧得像一幅画。
正是宋婉。
喜欢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