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轧钢厂那弥漫着钢铁与机油气息的区域,陈识骑着车,仿佛穿过了一道无形的界限,驶入了另一片天地。
越靠近北大,周围的喧嚣渐渐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书卷特有的宁静。
道路两旁高大的树木虽然还未吐露新芽,但枝干遒劲,别有一番韵味。
周末的校园比平日更显清幽,偶尔能看到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学生,或是在湖边散步、低声交谈的学者。
陈识在北大门口下车,推着自行车步行入内。
门卫显然比轧钢厂的要严格些,仔细查验了他的工作证,又盘问了几句,才放他进去。
走在未名湖畔,看着冰面已经开始融化,泛着粼粼波光,陈识的心情也如同这初春的湖面,平静中带着几分期待。
魏主任是文化人,和杜主任那样的实干派不同,打交道的方式也得随之调整。
熟门熟路地来到后勤处那栋略显陈旧但整洁的小楼,周末这里更是安静。
陈识提着另一个同样鼓囊囊、但包裹得更严实的布袋子,上了二楼,找到魏大川的办公室。
门关着,他轻轻敲了敲。
“请进。”
里面传来魏大川温和而清晰的声音。
陈识推门进去。
魏大川正坐在靠窗的书桌前,就着明亮的自然光阅读一本厚厚的、封面是外文的书籍,手边还放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看到是陈识,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和笔,站起身。
“哎哟!是小陈识啊!快进来,快进来!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魏大川绕过桌子,热情地招呼陈识,目光敏锐地注意到了他手里那个与周围书香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的布袋子,但他眼神里的好奇多于探究,更带着长辈见到晚辈的慈祥。
“魏叔,没打扰您吧?”
陈识笑着走进来,将布袋小心地放在门后角落,动作比在杜主任那里更显敬重。
相比于杜主任,显然是魏大川对自己的帮助更大、更多。
“没有没有,正好休息一下。”
魏大川指了指靠墙的沙发让陈识坐,自己则拿起热水瓶,给陈识泡茶。
他用的茶叶明显比杜主任那里的高末要好些,是带着清香的茉莉花茶。
“听说你前段时间又立新功了?还准备把你爷爷奶奶接到城里来了?都安顿好了吧?”
魏大川一边倒水,一边关切地问道,语气真诚。
“都安顿好了,谢谢魏叔惦记。”
陈识双手接过茶杯,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暖,“前阵子忙案子,接着又忙活接老人,一直没来得及跟您走动走动。今天周末,特意过来看看您。”
“你现在职位重,为人民服务才是最紧要的,你工作干得好,比和我们这些老家伙走动重要多了。”
魏大川年纪并没有很大,却将自己归类为老人一类。
他坐回自己的椅子,仔细端详着陈识,眼神里满是赞赏,“不错,精气神更足了,看来在分局干得确实顺心。年轻有为,好啊!”
他的夸奖不像杜春山那样热烈外放,但更显真诚和厚重,让陈识心里很受用。
“都是组织培养,师傅和同事们帮衬。”
陈识谦逊了一句,然后切入正题,“魏叔,这次来,一是看看您,二来呢,也是我那个跑船的朋友,这次从津城带了点海货回来。我想着您学问大,见识广,这东西在内地稀罕,拿来给您和婶子尝尝,也顺便……向您请教请教,这东西该怎么个吃法才不算暴殄天物?”
他说着,起身将门后的布袋提了过来。
“海货?”
魏大川来了兴趣,他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见多识广,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也更有探究精神。
“哦?让我看看。”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陈识解开布袋。
当湿海草被层层揭开,露出里面同样鲜活、甚至因为空间保鲜效果更好而显得更加生猛的海货时,魏大川的反应与杜春山截然不同。
他没有惊呼,也没有失态地站起来,而是微微前倾身体,眼神带着几分好奇。
“嗯……这是大黄花鱼,看这体色和形态,是渤海湾的品种,这个时节能保持如此鲜活,难得。”
他先是精准地报出了黄花鱼的品类和可能产地,然后目光转向龙虾和螃蟹,“这是……锦绣龙虾?个头不小。还有这梭子蟹,膏肥体壮,确实是上品。”
他的语气平静,带着一种鉴赏和分析的意味,仿佛在评价一件艺术品或标本。
“小陈识,你这位朋友,很不简单啊。这种品质的海鲜,就算在沿海城市,也是紧俏货,能千里迢迢运到京城还保持这等鲜活,绝非易事。”
他抬起头,看向陈识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意,显然对陈识所谓的朋友和渠道有了更深的猜测。
魏大川看着那些海货,眼中流露出几分欣赏,“这份礼物,很特别。你婶子最近胃口欠佳,看到这些鲜物,肯定能开怀。”
他没有虚伪地推辞,坦然接受了这份厚礼,这是对陈识心意的尊重,也显出其知识分子的通透。
“要是婶子还想吃,我让我朋友再给您送点过来。”
陈识嘿嘿一笑道。
魏大川点点头,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温和关切:“老爷子老太太在城里还习惯吗?我这后勤主任现在对于你这个大队长来说,也帮不上大忙,但找几本解闷的闲书,或是介绍一两位精通养生之道的老友,还是能尽些绵薄之力的。”
这话说得体面、真诚,将帮忙的范围限定在他擅长的领域,既不越界,又表达了心意。
“都挺好,正在慢慢适应,劳您费心了。”
陈识感激地说,“等我爷奶再安稳些,我带他们来学校看看,他们也常念叨着想见识见识大学是什么光景呢。”
“欢迎之至!”
魏大川欣然应允,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到时候我来安排,带他们逛逛未名湖、博雅塔。”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起身走到靠墙的书柜前,略一沉吟,从上层取出一套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书,以及一支看起来颇有些年头、但保养得极好的暗红色钢笔。
喜欢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