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芜湖市区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江面上的风带着一点潮味,吹得人心里松下去一截。这里的城市,比我一路走来的县城和乡镇要繁忙多了,车流穿梭,人声不绝,甚至连空气里都充满一种正在发酵的热气。
可越往南走,这股城市的活劲儿就慢慢被拉开了。
我沿着南面的国道走,先是穿过一条宽阔的城市新区道路,再往前,城市的天际线就开始稀疏,楼层越来越低,直至被大片的田野所替代。
芜湖南郊的田庄很多,春天的绿已经铺得很满。油菜花、麦苗、刚翻的土、灌溉沟渠里的水声,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让空气有一种湿润而安稳的味道。
走到一个叫鸠江南侧的小村子旁边时,我停下来喝水。路边有几棵刚发嫩芽的槐树,树下坐着两位正在修补网兜的老汉。
其中一个抬头看了看我,笑道:“徒步的?往南走啊?”
我点点头。
他又笑,说:“往南去不远就是南陵了。我们这儿的人去赶集都是往南去,有时候用脚都能走到镇上。”
我道了声谢,继续往前走。村庄的房子越往南越散,开始出现大片的茶园、牧草地,还有一两片果园,果树才刚开始冒尖,一片嫩绿。
再往前,是一条笔直的国道,路两旁偶尔能看到黄泥墙的老房子,但更多的是新修的小院子,白墙灰瓦,看上去干净利落。
走到南陵县界碑前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往晚霞那边倾斜了。
界碑后是一小片缓坡村庄,远处的塔吊和新建楼房影影绰绰。南陵县城就在南边十公里外,已经能感觉到它正在向外扩张的城市边缘。
我在一处小卖部前停下。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戴着鸭舌帽,看我背着行囊,一眼就问:“走这么远啊?吃点东西?我们这儿的豆腐干挺不错。”
我买了两包豆腐干,又灌满水壶。老板指着南边的道路说:“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会先到许镇,再往南就是弋江那边。你往大方向走,就是往南陵城区靠近。”
我道谢后继续往前。
天完全暗下来之前,我已经走到一片河湾附近。河名叫青弋江,到了芜湖南边,水变得更平,也更宽。江面上有一层轻雾,岸边有人在洗菜、有人在放钓鱼灯。
我站在岸边,看着被江风轻轻吹动的水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脚步已经从芜湖城区的繁华,走进了南陵县的乡野过渡带。
越往南走,城市味道越淡,乡村气息越浓。路灯稀稀拉拉,连晚风都带着淡淡的泥土香。
我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旅馆老板娘看着我灰头土脸,忍不住说:“你这是从哪儿走来的?怎么走成这样?”
我苦笑:“一路北走南,路上风大。”
她愣了几秒,然后竖起大拇指:“行啊,小伙子,这样走法,能把心走没事儿。”
我洗完澡,躺在床上,身体沉得像被压了一层厚泥,但心里却慢慢有了一股稳下去的力量。
我在日记里写:
芜湖往南,城市渐隐,乡野渐露。烟火味、田地风、江面雾,构成了这里的夜色。人声开始变稀,车灯开始变远,脚下的土地却越来越真实。南陵就在前面,再往南,是更开阔的江南腹地。路在往前,人也在往前。越走,越能看清自己。
夜深了,江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春天的凉意,让整片夜都显得温柔。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毕业后打工日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