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骠骑大将军女帝太监最风流我也是皇叔元末称雄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雷霆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灭元1399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章 遣唐使归国 推唐律治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奈良港的码头上,海风卷着樱花瓣,落在吉备真备的唐式襕衫上。他望着熟悉的海岸线,手里紧紧攥着那部磨得卷了边的《唐律疏议》,眼眶忽然一热——离开时还是个青涩少年,归来已是鬓角染霜,这长安的五年,像一场漫长却清晰的梦。

“真备兄,快看!天皇派中臣大人来接咱们了!”身后传来阿倍仲麻吕(原型人物)的声音,他怀里抱着一摞《永徽令》,书脊上的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首批五十名遣唐留学生,如今回来了四十六人,四人病逝于长安,却都留下了厚厚的笔记,嘱托同伴务必带回倭国。

中臣藤原快步上前,握着吉备真备的手,目光扫过他们带回的典籍、工具和图纸,激动得声音发颤:“诸位辛苦!天皇在平城京的新宫殿等着你们,早就盼着你们回来主持新政了!”

车队驶入奈良城时,吉备真备惊讶地发现,街道竟比五年前宽了一倍,两侧的房屋多了飞檐翘角,连酒肆的招牌都用汉倭两种文字书写。中臣藤原笑着解释:“这都是按长安的样式改的,天皇说,等你们回来,还要建一座完全仿长安的都城,就叫‘平城京’。”

当晚,中大兄天皇(天智天皇)在新落成的太极殿(仿长安太极殿样式)设宴。殿内的梁柱雕着唐式龙纹,地上铺着从大唐运来的地毯,连乐师奏的都是《秦王破阵乐》。天皇亲自为吉备真备斟酒,目光灼灼:“真备,长安五年,你觉得倭国最该学大唐什么?”

吉备真备放下酒杯,从行囊里取出《唐律疏议》,双手捧过头顶:“陛下,大唐强盛,根在律法。臣在长安见《唐律》完备,‘十恶不赦’明辨是非,‘八议’兼顾情理,上至王公,下至百姓,皆受约束,故能秩序井然。倭国若要长治久安,当以唐律为镜,制定国法。”

阿倍仲麻吕补充道:“臣在国子监见《永徽令》规定官制、土地、赋税,条条清晰,百姓知所遵循,官吏不敢徇私。咱们的‘班田制’推行不畅,就是因为没有配套律法,豪强可随意兼并,百姓有苦难言。”

天皇接过《唐律疏议》,借着烛光翻看,只见上面“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十恶”条款赫然在目,“议亲、议故、议贤”等“八议”制度详明具体,不由得拍案:“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朕命你二人牵头,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倭国的律法,定名《近江令》!”

消息传开,奈良的旧贵族们立刻炸了锅。有人在朝堂上直言:“唐律虽好,却不合倭国国情!比如‘子为父隐’,咱们向来是‘父为子纲’,岂能等同?”

吉备真备当场反驳:“大人此言差矣!《唐律》的‘亲亲相隐’,不是纵容过错,是维系人伦。咱们倭国讲究‘孝’,难道父亲犯罪,儿子就得亲手绑了去官府?那才是伤了根本!”他拿出长安县的判例,“你看,大唐处理这类案件,会从轻发落,既不违律法,又顾全亲情,这才是高明之处。”

辩论了三日,天皇力排众议,下旨设立“定律所”,由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主持,抽调太学博士和熟悉唐律的官员,闭门编订《近江令》。吉备真备带着众人逐字研究《唐律疏议》,遇到不合倭国习俗的条款,就借鉴大唐的“例”(补充法)来调整——比如保留“臣对君的绝对忠诚”,却吸纳“官民同罪”的精神;沿用“世袭爵位”,却加入“考核政绩”的条款。

半年后,《近江令》初稿完成,共二十卷,涵盖刑罚、官制、土地、赋税等方方面面。其中“十恶”“八议”几乎照搬唐律,连刑罚名称都一样:笞、杖、徒、流、死。最让人惊叹的是“官制篇”,将太政官下设的八省细化,模仿大唐六部的分工,连“考课法”(官员考核制度)都与大唐如出一辙。

“定律所”的官员拿着初稿去山南地区试点,遇到的第一件案子就棘手——一个贵族强占平民的田地,按旧俗只需赔偿粮食,按《近江令》却要“杖六十,归还田地,罚俸一年”。贵族仗着身份拒不认罪,吉备真备亲自前往,当场宣读《近江令》:“在律法面前,亲王与庶民同罪!陛下已下诏,凡不遵新令者,削爵夺职!”

贵族见真要动真格,吓得当场服罪。消息传开,百姓们奔走相告:“新令比旧俗公道!以后有冤屈,不用再找首领,直接去官府告!”

与此同时,平城京的修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吉备真备带回了长安的城坊图纸,亲自指导工匠规划:南北走向的朱雀大街宽百步,将都城分为东西两京;街东设东市,街西设西市,仿长安东西市布局;皇宫位于城北,太极殿、朝堂院的位置与长安完全对应,连宫殿的鸱吻(屋脊装饰)都请大唐工匠来指导烧制。

阿倍仲麻吕则忙着推广唐式礼仪。他参照《大唐开元礼》,制定了倭国的朝会、祭祀、婚丧礼仪——天皇的朝服改为十二章纹(简化版),百官见天皇要行三跪九叩之礼,连百姓结婚都要“纳采、问名、纳吉”,用大唐的流程。

有老臣看不惯,对天皇抱怨:“陛下,咱们连走路的姿势都要学唐人,是不是太过分了?”

天皇指着窗外的平城京工地,反问:“你看那朱雀大街,笔直宽阔,比以前的土路好走百倍;你看那新令,豪强不敢再欺负百姓,这难道不好?学唐制,不是学他们的样子,是学他们的法子。只要能让倭国强盛,别说走路姿势,就是穿唐衣、说唐话,又有何妨?”

这年秋天,《近江令》正式颁布,平城京的主体工程也宣告完工。天皇率百官迁往新都,在太极殿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吉备真备作为“定律功臣”,被任命为刑部卿,执掌司法;阿倍仲麻吕则任大学头,主管太学,继续推广儒家经典。

庆典上,留学生们带来的大唐乐器奏响了《霓裳羽衣曲》,舞姬们穿着唐式舞衣翩翩起舞。当吉备真备宣读《近江令》的“开篇明义”时,声音透过殿门,传到了朱雀大街上——那里挤满了来看热闹的百姓,他们听不懂复杂的条文,却知道“以后有法可依了”。

消息传到长安,李承乾正在翻看《近江令》的抄本。裴炎在一旁介绍:“吉备真备确实用了心,既保留了倭国的核心习俗,又把唐律的精髓融了进去,比如‘班田收授’结合了他们的‘氏姓制’,‘租庸调’调整了劳役的比例,比生搬硬套要稳妥。”

李承乾笑着点头:“这就对了。朕从来没说过要他们全盘照搬,能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才是真本事。”他提笔在抄本上批了一行字,“赐倭国《永徽律疏》刻本一套,告诉吉备真备,律法不是死的,要随国情调整,这才是‘治世之道’。”

旨意送到平城京时,吉备真备正在刑部审阅案卷。他捧着大唐送来的刻本,对阿倍仲麻吕感叹:“陛下真是圣明!咱们费尽心机才编出《近江令》,原来大唐早就知道‘律法要随国情调整’。”

阿倍仲麻吕指着刻本上的批注,笑道:“所以啊,咱们学的不仅是律法条文,更是这种‘变通’的智慧。你看长安的坊市,到了晚上会关坊门,可咱们平城京的市肆,天皇特许开到二更,这就是咱们的‘变通’。”

冬日的平城京,朱雀大街上覆盖着薄雪,却比往常更热闹。东市的唐商正在卖蜀锦,西市的倭匠学着打唐式铁器,太学的学子们用唐话背诵《论语》,连路边的孩童都知道指着皇宫说:“那是仿长安的太极殿!”

吉备真备站在刑部的衙门前,望着这一切,忽然想起离开长安时,国子监王夫子说的话:“学问如流水,能汇入江海,也能滋养田亩,关键是要让它流动起来。”

如今,大唐的律法之水,真的在倭国的土地上流动起来了。它或许变了些模样,却灌溉出了新的秩序——这种秩序里,有唐律的影子,有倭国的根基,更有海东与大唐交融共生的未来。

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群背着典籍归来的留学生,和他们心中那个“以唐律治倭”的朴素愿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化的渗透往往比刀枪更深远,当《近江令》的条文被刻在石碑上,当平城京的街道照进第一缕晨光,倭国的唐化之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走了很远很远。

《大唐储君》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储君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这个残王我罩了NBA看谁都是慢动作,打爆联盟嫁给会读心的摄政王我演技爆棚凌峰重生六界任遨游疯狂建村令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神道帝尊绝代宦爷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金碗通年代,建国提前了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重生都市最强反派,绝不当舔狗!万界剑系统异界大领主名少的神秘老婆:豪门枭宠AA制开局夺神器,我吃空整个仙门斗魄星辰小人物的英杰传隐秘偷欢民国萌探:好奇害死猫
经典收藏造反:我带领亿亿大军逼皇帝退位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三国之曹家孽子寒王纵宠,绝世娇妃沂蒙黑姑我在大明搞发明神兽饲养员从县令到帝师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秦时实践家明末少年烽火烟城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新唐厨曹贼休走剑道与阴谋我的崩坏萌妹旅团农家小女医大周第一狠人
最近更新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玉符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唐代秘史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大明辽国公锦衣血诏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宋伏魔司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靖康前夜:帝业重光浴血山河道藏辑要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楚武信君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