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今日运气如何,能否抓到野兔,好改善一下家中伙食。”
虽然他们家吃得并不差,却也不比普通人家好多少,平时也只有一荤一素两道菜,唯有家中来了客人,才会做一桌丰盛的饭食。
即便家中养了许多兔子竹鼠,陈家旺和小溪也舍不得吃,最多过新年的时候杀上一只。
不然,得知这矮山上还有野兔时,他也不会双眼放光,那般兴奋了。
话未说完,秦牙人便不住地摇头,“我劝陈掌柜莫要心存幻想,那畜牲狡猾得很,极难抓到,况且咱们又无趁手的家伙什儿,还是算了吧!”
他何尝不想尝尝那香喷喷的兔肉,可也只能在心中想想罢了,谁让那畜生有四条腿呢!自己就算累死,恐怕也难以追上。
若是能够抓到,自然是再好不过,老大媳妇身怀六甲,吃些好的,对她腹中的胎儿也有益处。
可一想到自己这老胳膊老腿,刚刚萌生的念头,便转瞬即逝。
心里暗自思忖,大不了回头让婆娘去集市买些大骨头,给儿媳熬汤,滋补身体也是一样的。
“不试一试,您又怎知抓不到呢!”
陈家旺却是信心十足,他如今可是寻找兔子洞的高手,说不定还真能有所收获。
闻听此言,秦叔不禁面露尴尬之色,主要是他自己有几斤几两,心中再清楚不过,不过,人家陈掌柜都如此说了,他又怎能扫人兴致呢!只得点头应允。
未到近前时,远远望去,这矮山像极了那谢了顶的男人,光秃秃的。
待爬上山顶,才发觉,此处虽树木稀疏,但果真应了那句话,站得高看得远,整个小山村尽入眼底,庄子更是一览无余。
“陈掌柜……那个……您慢些……小心被树枝划伤。”
由于年龄摆在那里,秦牙人累得气喘吁吁,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放心吧!我这皮糙肉厚的,划一下也不打紧。倒是您,可还好?要不先坐下歇息片刻,等把气喘匀了,再走也不迟。”
陈家旺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气喘吁吁的秦牙人,不禁心生担忧。
“行,那就歇一会。”秦牙人确实有些吃不消,便寻了个树桩子,坐了下去,“这人啊!不服老真不行,记得像你这么大时,在田里忙碌一天,回家之后,还要去地主老爷家的稻田里摸泥鳅,一点也不觉得累。如今不过是爬了个山头,就这般了。”
最近两年,他的身体大不如前,同年轻时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好在家中田地不多,婆娘和两个儿子就能打理,如果让他下田干活,怕是得累的腰都直不起来。
“毕竟,您的年龄摆在那里,体力不如曾经,也在情理之中,再有,您平时都在牙行当值,肯定很少下田劳作,否则,也不至于爬个矮山就气喘吁吁。
我父亲比秦叔还要年长几岁,但身体却特别硬朗,爬个山头,更是不在话下,可能与他常年下田劳作,有一定的关系。”
此话一出,秦牙人非但没有被安慰道,反倒有点郁闷,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年,身体被养娇气了。
在乡下,花甲之年还在下田劳作的老人,不在少数,不是儿女不孝,而是实在闲不住,总想找点事做,以此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反观自己,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爬个矮山竟然累成这般模样,不禁有些惭愧。
陈家旺可不知道,因为他无意的一句话,让秦牙人自惭形秽。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秦牙人稍稍恢复了些许气力,便站起身来,陪同陈家旺一同朝矮山深处缓缓走去。
而小溪这边也并未闲着,正与两个丫鬟齐心协力地制作着婆婆教她的新点心。
春兰和夏竹品尝之后,皆赞不绝口,称其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夫人,真没想到这平平无奇的糕点,竟也能被您做得如此好看又美味,奴婢好喜欢啊!”
夏竹手里捏着一块马蹄糕,边吃边赞不绝口。
小溪微微一笑,“你们觉得会有人买吗?”她未曾料到自己初次尝试,便能获得两个丫鬟的一致好评。
此次未等夏竹开口,春兰便在一旁连连点头,“奴婢认为必定会大卖,别看这只是普通糕点,但其小巧玲珑的样式,以及绝佳的口感,丝毫不逊色于如意斋的糕点,重要的是,普通百姓也完全消费得起。”
此时,夏竹手中的马蹄糕已被她风卷残云般吃得一干二净,正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托盘中那清甜爽口的桂花糕。
听到春兰的话语,她也随声附和道:“夫人,就算您对自己的手艺心存疑虑,难道还不相信奴婢的嘴吗?若是不好吃,奴婢定然连碰都不会碰一下。”
虽说夫人所做的糕点,普通百姓也会做,但胜在其想法新奇,不仅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更有兔子、花朵、以及祥云、回字纹等各种样式。
这还得归功于木匠师傅那巧夺天工的手艺,他所雕刻的每个糕点模具都栩栩如生。
莫说是孩子们见到这些糕点会心生好奇,就连成人恐怕也难以抵挡其诱惑,想要多看上两眼。
试问,有哪个客人能禁得住如此小巧精致、价格实惠的糕点的诱惑呢?无论是谁,估计都想买两块尝尝鲜吧!
小溪清了清嗓子,笑道:“既然你们都说好吃,接下来就该定价了,你们觉得每样糕点卖多少适合?”
主仆三人讨论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最终将价格定了下来。
桂花糕虽然做法简单,但糯米价格却不便宜,定价每包十文,里面刚好五块。
清爽弹牙,入口即化的马蹄糕,则定价三文钱两块。
而绿豆糕在夏季是非常好的消暑食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冬季买的人较少,故而价格略低,每块一文钱。
凝糕因为制作过程较为繁琐,且配料价格不便宜,卖价也比其它三种糕点要贵些,最终定价为十三文一斤。
小溪直接拍板,一锤定音,“好了,那就这么定了,至于行与不行,顾客能否接受,就看今日了。”
两个丫鬟连连点头,将刚出炉的所有糕点,一一摆在展示架之中。只等顾客上门。
小溪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腰肢,这才迈步出了铺子。
小儿子自从来铺子以后,就没进过屋。她也想去看看外面到底有啥东西,那么吸引人。
喜欢村尾人家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村尾人家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