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重庆谈判 雾锁山城 (祁县白府 密室 1945年10月)
秋意渐深,一封加密电报自北平传来,白映雪以极其凝练的笔触,转述了轰动中外的大事:毛公应蒋氏之邀,已于八月末飞抵重庆,进行关乎中国未来命运的谈判。电报中附带了谈判已达成部分共识(如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等)的消息,但也隐晦提及双方在军队国家化、解放区政权等核心问题上分歧巨大,前景难料。
权世勋(幼子)将电文递给白鸿儒,两人在密室中相对无言,唯有烛火跳动。
“鸿门之宴,岂有善果?”白鸿儒长叹一声,“蒋氏邀毛公赴渝,不过缓兵之计,借谈判之名,行调兵遣将之实。内战……恐难避免。”
权世勋(幼子)目光沉凝,手指在地图上划过长江南北:“谈判桌下,刀光剑影。我军(指八路军、新四军)虽在华北、华中势大,然装备、外援不及对方。一旦破裂,战火重燃,必是生灵涂炭。”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我白家既定之策不变,深化与八路军合作,稳固盘龙垒根基。但需加快步伐!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尽可能将我们的技术、人才、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支撑力量。”
他立刻下达指令:一,命盘龙垒加大“金鳞甲”及各类军需药品生产,优先供应八路军主力部队;二,命祁县工坊,利用现有设备,尝试仿制和改进缴获的日式火炮、迫击炮,建立小型军械维修体系;三,密令权世勋(长子),利用日本投降后沿海管制松弛的空窗期,加紧与南洋、香港的贸易,大量购入橡胶、汽油、无缝钢管等战略物资,秘密囤积。
第二幕 接收之争 暗斗明抢 (北平 & 华北多地 1945年秋)
胜利的喜悦迅速被残酷的接收现实所取代。北平城内,挂着不同旗号的接收大员纷至沓来,重庆的、南京的、还有各地冒出的“先遣军”、“别动队”,往往为了一处房产、一座仓库、一家工厂,争得头破血流,甚至拔枪相向。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谓之“五子登科”(房子、车子、条子、票子、女子),乌烟瘴气。
白映雪冷眼旁观这一切,严令“华北兴业公司”绝不直接卷入接收纠纷,反而趁机将一些早已剥离的非核心资产、甚至部分不易转移的机器设备,以“合作”或“转让”的名义,巧妙地让渡给一些背景复杂、但暂时得势的接收大员,既换取保护伞,也甩掉了可能引来麻烦的包袱。她深知,这些喧嚣都是暂时的,真正的较量在后方。
与此同时,在广大的华北乡村和中小城镇,八路军及其领导的民主政府,则在进行着另一种意义上的“接收”——发动群众,清算汉奸,减租减息,恢复生产,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白家通过盘龙垒和各地的商业网络,为这些区域提供了大量的医药、布匹、食盐乃至部分五金工具,赢得了基层民众和地方政权更深的好感与依赖。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悄然布局,其深远影响,远非北平城内的争抢所能比拟。
第三幕 金石通神 龙鳞渐丰 (盘龙垒 核心实验室及工坊)
外部世界的纷扰,并未过多影响盘龙垒内专注的研究氛围。在李守拙的指导和陈念玄那近乎本能的“触感”辅助下,“金鳞甲”的研发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第二代“金鳞甲”不仅防御力更强,重量更轻,还尝试开发出了不同用途的变体:
专注于防御枪弹和破片的“重鳞甲”,用于精锐突击队员;
侧重于防火和能量偏转的“火浣鳞”,用于重要工事和指挥所;
甚至开始尝试制作极其轻薄、具有一定防刺功能的“软鳞甲”,供重要人员贴身防护。
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虽然依旧复杂,但产能已较最初提升了数倍。一条半机械化的生产线正在墨家弟子和工匠的努力下搭建。这些闪耀着暗金色泽、蕴含着金石奥秘的甲片,正源源不断地装备部队,成为白家在这场历史变局中,最硬实力的体现之一。
陈念玄本人,则在一次尝试将某种具有微弱放射性(后被薛神医严令隔离处理)的稀有矿石粉末加入配方失败后,因近距离接触,生了一场怪病,高烧不退,身上出现细小红斑。薛神医和李守拙束手无策,几乎绝望。然而数日后,陈念玄竟自行痊愈,且退烧后,他感觉自己的“触感”似乎变得更加敏锐和……具有某种穿透性,仿佛能隐约“看”到矿石内部更细微的能量流动轨迹。这场意外之灾,竟似打通了某种关窍,只是其中风险,无人敢再试。
第四幕 雏凤展翅 青兰并秀 (北平 京西权府)
权靖烽已满三岁,性情愈发沉静颖悟。她不喜寻常孩童玩具,唯独对母亲妆奁中那些玉石、晶石首饰感兴趣,常常能拿着一块石头把玩半天,偶尔还会用小手在纸上涂抹出一些抽象的、仿佛蕴含某种规律的线条,连白映雪也看不透其中玄机。白映雪开始有意让她接触一些简单的数字和图形,发现她学得极快,过目不忘。
权振国刚牙牙学语,对什么东西都好奇,充满了活力,也是最受府上人喜欢,最是天真浪漫之时,李修兰所出的次子权振华,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未满周岁,已显露出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特质,哭声洪亮,手脚有力。白映雪遵循权世勋(幼子)之意,对其教养同样用心,挑选了沉稳可靠的乳母和启蒙师傅,并不因嫡庶之分而有偏颇。她深知,这三个孩子,一个承袭了其父的深邃,一个继承了其父灵性,一个则似有其伯父的悍勇与活力,或许正是未来支撑白家门庭的多种不同支柱。她将孩子们的情况细细写入家书,寄往祁县,字里行间,既有母亲的慈爱,亦有主母的远见。
第五幕 暗影重现 烛龙潜踪 (华北 某废弃矿洞)
就在各方势力忙于明争暗斗之际,一股熟悉的阴冷气息,再次于阴影中流动。傅三爷通过江湖旧部,偶然发现了一处位于河北与山西交界地带的废弃矿洞,近期有不明人员活动的痕迹。深入探查后,发现洞内残留有一些被销毁的通讯设备碎片、以及几具因某种剧烈毒药而瞬间毙命的尸体,手法干净利落,与“烛龙”行事风格如出一辙。
进一步追查,线索指向了这批人似乎在寻找一本据说是明末清初某位金石大家遗留的、关于“地脉测绘与龙气引导”的孤本笔记。显然,“烛龙”并未因日本投降而消失,他们只是转入了更深的潜伏,并且依旧对与地脉、能量相关的古代秘术抱有极大兴趣。
权世勋(幼子)接到密报,眼神冰冷。“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烛龙’这等隐匿极深的组织。通知各处,提高警惕,尤其是盘龙垒和祁县矿脉附近,加派暗哨。傅三爷那边,继续追查,但不必打草惊蛇,我要知道,他们到底想用这些东西做什么!” 旧敌未去,暗处的毒蛇依旧在窥伺,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第324章 完)
喜欢权倾1925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权倾1925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