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啊!老梁这个人你肯定认识的吧。
他长的确实不咋滴哈,但是他闺女是真的俊。
而且老梁家媳妇一听你是轧钢厂的干部,这事情她就答应……”
柳媒婆的嘴,还是那个鬼。
“行吧。什么时候见面?”
“都一个街道的,老梁也不是什么陌生人。明天晚上吧。晚上也不用你跑我哪里去了,我顺路到你家柺一下就成了。”
……
老梁的女儿名字叫梁胜男,听名字是不是很像男人婆?实际上可不是的,人还是温婉的。
人品看老梁就知道了,想坏,应该也是不知道怎么去学坏的。
第二天,柳媒婆过来,陆惠梅也拿着礼物一起去的。
主要所有人以前叫她痨病鬼,张钧得带着一起去,证明一下自己母亲可是正常人。
不然老梁愿意自己家宝贝疙瘩嫁给张家吗?他媳妇不知道张家,老梁一个街道干部肯定是知道的呀。
柳媒婆能忽悠他媳妇和闺女,她能骗得了老梁?
只能带着去,直接证明,不然这对象搞不成!
事情果然如张钧料想的那样的,走到熟悉的门口,别人听不见屋里老梁骂人,他能听见的。
“靠啊,什么叫我人品不好?md!”
张均腹诽着,屋里的老梁在说他,他举报了杂院的邻居,老梁认为阎埠贵和刘海中是无辜的人,包括聋老太婆。
老梁就像现在的社区干部一样,相对来说相对于杂院里的人了解还是不少的。
易中海藏的深,装的好,确实是有问题的可刘海中和阎埠贵没有多少问题的。
阎埠贵还是一个老师,他老梁觉得没什么。
现在几乎阎家和刘家已经快家破人亡了,还有那贾家。
所以屋里,老梁是坚决反对的。
事情是张钧想多了,还带母亲过来证明,证明什么?门都没能进啊!
三个人直接被老梁轰走。
“张钧啊,这个……这强扭的瓜不甜!大妹子您说是不是啊?嘿嘿……不急啊!孩子还年轻,我这附近知道的闺女多着呢!
你们放心吧!嗨,这老梁头也是个倔脾气,一点不识好歹,大妹子……”
离开老梁家,柳媒婆就开始了忽悠……
……
问题来了,他之前趁势而起的一波操作是猛如虎,可老梁说的没错的。
他这样的人确实让别人惧怕,可谁家愿意把闺女嫁给这样的人家啊?
刘海中家,三个孩子没书读,想报复还不敢,一家四口,现在也没正经工作,得在街道办拿纸壳子回来糊。
偶尔刘光齐还得出去跟着干点散活。
阎家稍微好点,阎解娣和解旷还能去上学,不过在学校里日子不好过。
还不如贾家,张寡妇现在手里可是有钱的,贾东旭的抚恤金,她能撑到秦淮茹回来。
现在外边传的,这些人家的苦难都得他张钧背锅。
这人怕出名猪怕壮!
柳媒婆都脑壳有点疼。
张钧知道,这事情阎家,老刘家知道他想娶媳妇也是没闲着,她们不敢明面上报复,暗地里可活泛的,仇人嘛,她们能眼睁睁看着你好过啊!
嘎了她们?
现在要是真嘎了她们全家,那名声恐怕会更臭啊。
所以,张钧买了个独门独院,把四合院里的房子给卖了。
他的支线任务已经跟杂院无关了,那还留在那里干啥?看着陆惠梅天天受白眼?
不住杂院,还省的请那群憨憨吃喜酒。
他娶了一个乡下的俊俏姑娘,年前就扯证结了婚。
轧钢厂放了假,一家三口就在家包起了饺子来。
做梦也没想到吧?这姑娘叫秦京茹!
这贾东旭娶媳妇,找的就是柳媒婆啊!所以这次张钧说不嫌弃乡下丫头,她就去了秦家村。
要俊俏的,那秦京茹就俊俏啊。
张钧还是干部,老秦家也不清楚四合院里的事情,秦京茹看见了张钧,还看见了独门独院,她回去就把证明开好了,立即扯了证。
结婚都没走传统程序。
张钧要给她家里汇款五十块,她都给打了折的,说以前她嫁城里的堂姐就得了十块钱,给她家二十九成。
当然,洞房后,她就知道了眼前这男人就是自己堂姐家隔壁的。
可她在乎吗?都这样了啊!
再说了,张钧给她一步到位买了一身新行头,花了四五百块钱,还给了她一百块钱和一些票。
她堂姐?跟她有一毛钱关系吗?
堂姐结婚后,她可没得过一分钱好处。
“妈,您和均歇着,包饺子我一个人就行。”
秦京茹手脚可麻利的很,饺子皮擀的可快的很。
“京茹,妈就是年纪大了手脚没你利索,想当年,我可……”
“你们包着,我去烧水去。”张钧溜了。
谁说秦京茹懒?那是马内没到位,是作业没写好啊!
现在家里衣服全是她洗的,陆惠梅不抢着点,那家务都没得干的。
张钧一个月工资六十几块,给母亲二十,给秦京茹三十,每天家里不是肉,就鱼,就是鸡。
反正每天白面馒头,每天有荤腥,她满足了啊。
全家在农村,一年干下来,那也就七八十块,年成好了才能过百,年成不好,可能就几十块钱。
老家家里有鸡的,可就是鸡蛋,她都一个月吃不上一个。
因为鸡蛋可以拿去换钱。
属于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
吃鸡?呵呵!梦里啥都有。
现在她可孝顺的很,知道得哄好婆婆,知道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张钧在厨房里烧着热水,这是小院东房,独立的一个厨房。她们在旁边包着饺子,他在大灶烧水。
感觉又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的日子。
过年的时候蒸馒头,蒸团子,他在大灶烧锅,顺便烤红薯。
那红薯外边烤的焦黑,就剩下里边一点点的可以吃,吃的嘴上,手上都黑乎乎的。
照个镜子都能哈哈笑的日子。
想到了这里,他从空间拿了几个红薯出来,放在大灶里烤了起来。
“京茹,年前啊让均陪你回趟家,你们结婚啊只是在这里摆了两桌,你啊得回趟家的。得回家办两桌。”
“妈,都听您的。”
喜欢四合院:说好的诸天却大多是杂院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四合院:说好的诸天却大多是杂院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