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的直播间标题一如既往地带着浓浓的沙雕气息:【重磅回归!手工帝教你用肥皂泡的余料做最强玩具对讲机!超远距离,音质感人,错过后悔一辈子!】
开播瞬间,早已等候多时的粉丝和闻风而来的乐子人们蜂拥而入,弹幕瞬间活跃起来。
【来了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新玩具走来了!】 【肥皂泡余料?主播你是懂废物利用的!】 【上次的泡泡真好看!这次还能吹泡泡吗?】 【对讲机?这年头谁还用对讲机啊?主播是不是没钱换手机了?众筹一下?】 【“物理学圣剑”二代目即将诞生?期待!】 【赌五毛,这次不是冒烟就是爆炸!】 【前排出售瓜子花生矿泉水,坐等主播翻车!】
林墨调整了一下摄像头,将桌面上琳琅满目的工具和元件纳入镜头。电烙铁、万用表、各种型号的电阻电容芯片堆在一旁,最显眼的还是几个颜色鲜艳的塑料外壳、几块普通的石墨烯薄片、几个小试剂瓶,以及那台经过他再次“深度魔改”、外表甚至加装了散热鳍片和数字频率显示模块的家用微波炉。
“家人们下午好啊!几天不见,想我没?”林墨对着镜头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表情依旧那么懒散且欠揍,“上次直播不是剩了点特制肥皂水嘛,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我决定给它开发个新用途!”
他拿起一个天蓝色的塑料外壳,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哒哒”声:“看,九块九包邮买的儿童对讲机外壳,质量杠杠的!咱们今天的目标,就是把它改造成为跨时代的新型通讯设备!”
弹幕顿时飘过一片【哈哈哈】和【又开始了】。
【九块九的外壳承载着主播九千九百九十九万的梦想!】 【《跨时代》】 【音质感人,是我想的那个感人吗?噪音感人?】 【主播,听我一句劝,收手吧,外面全是警察!】 【“热心网友”:主播,需要技术支持吗?我专业修收音机三十年!】 【楼上的,你号没了信不信?“热心网友”都敢冒充?】
林墨无视了弹幕的调侃,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先是像模像样地把一些普通的电子元件焊接到一块小小的绿色电路板上,动作说不上多么娴熟,甚至偶尔还会“手滑”一下,让焊锡差点粘连到不该碰的地方,引来弹幕一阵“心疼电路板”的惊呼。
“哎呀,不好意思,有点手生。”林墨嘿嘿一笑,用烙铁小心地修正,“问题不大,小场面。”
他一边操作,一边嘴里跑火车:“这个电阻呢,是用来稳定电流的,这个电容是滤波的,这个芯片是核心处理器……呃,负责处理‘你好吃饭了吗’这种复杂信号。”
【神tm处理‘你好吃饭了吗’!】 【这芯片型号我认识,五毛钱一个,处理个灯闪烁都费劲!】 【主播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样子真帅!】 【技术细节过于真实,引起不适。】
焊接好基础电路,林墨拿起那几片高纯度石墨烯薄片和一个小试剂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我们需要制备一种特殊的传导材料,这可是我从古方里找到的灵感,结合了现代纳米科技和……呃……厨房化学!”
他拿出一个玻璃皿,倒入一些透明液体:“这是纯净水,加上几滴柠檬汁提鲜……哦不,是提供酸性环境。”然后又撒入一点点食盐:“增加离子浓度。”最后,他拿起一个滴管,小心翼翼地加入几滴深绿色的液体:“这是精华,浓缩叶绿素提取液,象征着生命与连接!”
弹幕已经笑疯了: 【《厨房化学》】 【提鲜可还行?主播你是要做菜吗?】 【下一步是不是要裹上面包糠,炸至金黄?】 【这配方……我奶奶腌酸黄瓜好像也是这么调的!】 【“热心网友”:主播,你确定这配方能导电而不是腌制石墨烯?】
林墨将石墨烯薄片浸入他特制的“腌料”中,等待片刻后,用镊子夹出,小心翼翼地放入那台经过改造的微波炉里的专用陶瓷基座上。
“然后,就是赋予它灵魂的时刻!”林墨表情神圣地关上微波炉门,调整着面板上那些看起来就很唬人的旋钮和数字输入键,“需要精确的频率和功率,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不熟……呃,是不成功!”
他按下启动键,微波炉内部发出低沉的嗡鸣,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隐隐有微弱的、奇特的蓝绿色光芒闪烁,而不是平常加热食物时的旋转红光。
【微波炉炼丹术!又见微波炉炼丹术!】 【这次炼的是什么丹?通讯大还丹?】 【我赌一包辣条,三分钟后冒烟!】 【赌两包,会爆炸!】 【主播家的微波炉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
几分钟后,微波炉“叮”的一声停止工作。林墨戴上隔热手套,一脸“紧张”地打开炉门——没有烟雾,没有爆炸,只有那片石墨烯薄片静静地躺在那里,颜色似乎变得更深了一些,表面隐约流动着一层难以察觉的奇异光彩。
“成……成功了?”林墨“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薄片,对着镜头展示,语气充满了“不确定”和“惊喜”,“看起来……好像还行?至少没烤糊!”
他将这片处理好的“掺杂铒元素的异形石墨烯微片”拿起,用精密仪器(看起来像是个改装过的台钳和热风枪组合体)将其封装在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银色金属单元里。
“好了,核心模块,‘纠缠粒子生成与束缚单元’,搞定!”林墨将其拿起,在镜头前晃了晃,然后“笨手笨脚”地将其焊接到之前做好的基础电路板的一个特定接口上。焊接过程中,他又“不小心”让镜头清晰地捕捉到了这个核心单元与电路板连接处的几个特殊设计点和微缩电路走向。
【这名字听起来好唬人!】 【不明觉厉!】 【主播焊工有进步,至少这次没把旁边元件烫下来。】 【“热心网友”:刚才那个封装结构有点意思,散热和屏蔽做得似乎很特别?】 【“热心网友”又来了!大家快膜拜!】
最后,林墨将这块承载着“未来”的电路板装入那个天蓝色的塑料外壳,接上天线,装上两节最普通的五号电池,合上后盖。
“大功告成!”林墨举起这个看起来廉价无比的玩具对讲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一号机测试完毕!现在做二号机,步骤一样,省略了哈,家人们稍等!”
他快速地将另一个红色外壳的对讲机如法炮制出来。整个过程,他看似随意,但每次“失误”暴露的细节,每一次镜头无意间扫过的图纸一角(上面画着一些鬼画符般的符号和曲线),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
与此同时,“直播间技术分析办公室”内,气氛早已变得无比凝重和……狂热。
巨大的屏幕上分成了多个区域:林墨的直播实时画面、经过增强处理的局部特写、快速生成的电路拓扑图、材料成分光谱分析(基于上次的“肥皂水”和这次他公布的“配方”进行的推测)、以及一个独立的通信频道,直接连接着国内通信技术领域的几位泰斗级人物。
当林墨说出“纠缠粒子生成与束缚单元”这个名字时,办公室内的一位年轻研究员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他说什么?纠缠粒子?难道是……量子纠缠?!”
首席专家陈老的手微微颤抖,扶了扶眼镜,声音沙哑而急促:“放大!把他刚才焊接的那个单元接口部分放大!快!”
技术员立刻操作,画面定格,清晰度提升。
另一位专攻量子信息技术的李教授(刚刚被紧急请来)紧紧盯着屏幕,呼吸变得粗重:“这个结构……这个能量引导方式……虽然被极度简化甚至伪装,但原理……这原理似乎真的指向了某种基于固态系统的量子比特编码和纠缠态制备!我的天!他用微波炉和石墨烯……还有那见鬼的柠檬汁食盐叶绿素……实现了?!”
当林墨将那个封装好的核心单元焊接到电路板上时,李教授几乎把脸贴到了屏幕上:“看这里!这个滤波电路的设计!还有这个隔离点的位置!这绝不是普通对讲机该有的设计!这完全是为了应对量子态退相干和噪声干扰而做的优化!虽然看起来粗糙,但思路……思路是超越性的!”
陈老猛地转头看向负责信号监测的技术员:“目标直播间,尤其是那个改装微波炉工作时,周围的背景电磁辐射频谱有没有异常?”
技术员飞快地敲击键盘,调出一组复杂的数据流和频谱图:“报告!检测到极其微弱但特征异常独特的量子噪声涨落!虽然强度很低,但模式……模式与理论上量子纠缠态生成时可能产生的扰动有高度相似性!而且其频率与主播调整的微波炉频率吻合!”
办公室内瞬间一片死寂,只剩下机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他……他说的难道是真的?”一个研究员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用玩具外壳……装了一套量子通信系统?”
“不仅仅是量子通信!”李教授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指着屏幕上那被焊在廉价电路板上的核心单元,“关键是微型化!稳定化!还有那离奇的制备工艺!我们实验室里需要极度真空、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导环境、庞大激光阵列才能勉强维持片刻的量子纠缠,他……他用两节五号电池和一台微波炉就……这不可能!这违背了现有物理认知!”
“但信号特征不会骗人!”信号监测员坚持道,“虽然无法完全确定,但异常是确实存在的!”
陈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记住我们的原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真的,也值得我们投入万分之一的努力去验证!记录!所有细节!包括他每一次手抖暴露的线路,每一句看似胡说八道的话里的关键词!那个‘柠檬汁、食盐、叶绿素’的配方,立刻送去材料实验室分析!还有微波炉的频率和功率参数,一丝不差地记下来!”
他顿了顿,眼神火热地看着屏幕上的林墨正在组装第二个对讲机:“如果……如果这真的是真的……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所有专家和研究员的脸上都浮现出激动得难以自抑的神情。
“意味着……”李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意味着我们将彻底突破现有的所有通信带宽极限、延迟极限和安全性极限!无限带宽!零延迟!绝对安全!不仅仅是民用通信的革命,军事、航天、金融……所有领域都将被彻底重塑!国运……国运昌隆啊!”
整个“办公室”的心脏都在剧烈跳动。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通信技术终极殿堂的康庄大道,而被一个看似沙雕的主播,用做玩具的方式,一点点地铺展在他们眼前。
……
直播间内,林墨终于完成了两个玩具对讲机的制作。一蓝一红,塑料感十足,天线拉得老长。
“好了!玩具对讲机,一号和二号,制作完毕!”林墨拿起两个对讲机,得意地晃了晃,“现在,就是激动人心的测试环节了!”
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根据本天才的理论计算,这对玩具采用了最新的‘量子纠缠泡泡传导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距实时通信!无视距离!无视障碍!音质保真!”
弹幕一如既往地配合着他的演出:
【《量子纠缠泡泡传导技术》】 【主播起名越来越离谱了!】 【保真?能听出电流声是50hz还是60hz的那种保真吗?】 【快测试!我已经等不及看主播被打脸了!】 【我赌传输距离超不过十米!】 【十米?太看得起主播了,我赌就在这屋里!】
林墨嘿嘿一笑,将红色的二号机放在直播间的桌面上:“现在,我把二号机放在这里。然后,我带着一号机,去一个……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他拿着蓝色的一号机,对着镜头挥了挥手:“家人们稍等,我去去就回。不要换台,精彩马上开始!”
说着,他走出了镜头范围。直播间里只剩下桌面上那个红色的玩具对讲机,和一堆等待看戏的观众。
【远一点?是多远?楼道里?】 【我猜是楼下小卖部。】 【最大距离估计是小区门口!】 【开盘了开盘了!赌主播能走多远!】 【“热心网友”:根据主播之前展示的技术潜力(包括但不限于光学传输、生物供电),建议扩大预测范围。】 【“热心网友”都这么说了……那我赌能出市?!】 【出省!膨胀!】 【出地球!】
弹幕吵吵嚷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五分钟,突然,放在桌面上的红色对讲机里,传来了清晰无比、毫无杂音的声音:
“喂喂?tESt!tESt!一号机呼叫二号机!听到请回答!over!”
声音正是林墨的,而且音质好得惊人,完全没有普通对讲机那种压缩感和电流噪音,清晰得就像人在耳边说话一样!
弹幕瞬间爆炸!
【卧槽!真通了?!】 【音质可以啊!主播在哪?】 【这声音……不像是在附近啊?】 【变声器吧?肯定是预录的音效!】 【“热心网友”:实时分析声波背景音,未发现明显环境噪音匹配附近区域。信号强度稳定得异常。】
这时,蓝色对讲机(在林墨那里)似乎也收到了什么,直播间里的红色对讲机又传出林墨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啥?你说弹幕不信?觉得我就在楼道里?行!那我再走远点!”
接着,红色对讲机里沉默了几分钟。然后,再次响起林墨的声音,这一次,背景似乎有隐约的风声?
“喂喂!现在呢?听得到吗?我现在在城东开发区这边儿的空地呢,离直播间起码二十公里了!over!”
弹幕: 【二十公里?!吹牛吧!】 【普通对讲机在城市环境下能传三五公里顶天了!】 【背景好像真的有风声!】 【剧本!肯定是剧本!旁边有车播放录音!】 【“热心网友”:初步Ip定位与信号溯源分析(基于合法公开数据),主播移动设备信号确实已出现在城东开发区附近。】 【????】 【“热心网友”牛逼!(破音)】 【难道是真的?!】
还没等弹幕消化完这个信息,红色对讲机里又传来林墨的声音,这一次带着明显的笑意:“啥?还有人不信?说我是找替身或者用了中继器?行!咱玩个大的!”
突然,红色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像是某种喷气发动机的噪音,风声也变得极其猛烈!
“喂喂!听得到吗?!我现在高度五千八百米!速度八百公里每小时!over!”
弹幕彻底疯了: 【五千八百米?!八百公里每小时?!】 【主播你tm在飞机上?!】 【民航飞机上能用对讲机?!开玩笑呢!】 【劫机?!不对,这声音不像客舱!】 【“热心网友”:……正在紧急核实空管信息及民航航班数据……暂无异常。但声纹分析显示,该背景噪音与高性能战机舱内环境噪音高度吻合。】 【战……战机?!】 【我日!主播上天了?!】 【这活整得越来越刑了!】
红色对讲机里,林墨的声音依旧清晰稳定,甚至带着点悠闲:“信号怎么样?稳不稳定?我就说我的玩具牛逼吧!绝对实时零延迟!好了,不玩了,油费太贵,我得回去了。over!”
背景噪音迅速减小,似乎通讯即将中断。但在最后,红色对讲机里又隐约传来林墨似乎在对别人说话的声音,清晰度稍减但依然可辨:“……谢了啊,老王,下次请你吃饭……你这新座驾确实不错,就是有点颠……”
通讯戛然而止。
直播间内,死一般的寂静。然后,弹幕以核爆般的规模彻底刷屏!
【!!!!!!】 【老王?!新座驾?!】 【我听到了什么?!这是我能听的吗?!】 【主播你到底是谁?!】 【这tm是玩具对讲机?!这分明是星际通讯器!】 【“热心网友”:……信息量过大,系统需要稍后分析。温馨提示:请广大网友理性看待直播内容,相信科学,杜绝迷信。】 【“热心网友”都宕机了?!】 【科学?这玩意科学吗?!】 【主播:我摊牌了,我是龙王!】 【通信领域的学生已经跪着看直播了,三观尽碎!】 【所以……那量子纠缠泡泡……是真的?!】
然而,在一片“???”和“!!!”以及技术讨论中,总是会混杂着一些神奇的弹幕:
【只有我觉得刚才背景音里的引擎声很带感吗?】 【音质是真的好,唱歌肯定好听!】 【主播下次能用这个对讲机表演个口技吗?】 【所以这个对讲机的泡泡在哪里?骗人!差评!】 【颜色挺好看的,链接呢?想买一对儿和闺蜜逛街用。】 【求同款微波炉!想烤红薯!】 【“热心网友”到底是谁?声音有点好听(关注点错)】
通信领域的专家在狂喜于技术的突破,普通观众在震惊于效果的离谱,而乐子人们……永远能找到清奇的角度。
就在这极致的混乱与沸腾中,林墨的身影慢悠悠地晃回了直播间,手里拿着那个蓝色的玩具对讲机,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得意”。
“怎么样?家人们?效果还不错吧?”他咧嘴一笑,仿佛刚才只是去楼下拿了趟快递,“都说了是跨时代的产品了!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话费欠费了!”
他拿起那个红色的对讲机,和蓝色的放在一起:“本次直播演示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观看!这对玩具呢,是非卖品,大家看看就好,图一乐哈!”
【叮!任务‘玩具通讯’完成度评估中...】 【评估结果:完美!】 【人气值+882,000!】 【科技点+320,000!】 【恭喜宿主成功以‘整活’形式,初步泄露‘微型化量子纠缠通信’基础概念,并引发大规模讨论及特定目标深度解析!额外奖励结算中...】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墨脑海中响起,但他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依旧对着镜头插科打诨,仿佛对刚刚扔下的这颗重磅炸弹毫不在意。
只有他知道,某些地方的某些人,今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而他,只是个整活主播而已。
深藏功与名。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