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学堂褪去了夏的喧闹,却多了几分热闹的新意——清晨的阳光刚洒进院子,几个穿着回纥服饰的孩子就背着新缝制的布书包,跟在中原同窗身后,叽叽喳喳地往教室跑。为首的回纥男孩名叫阿古拉,是回纥可汗派来学习的贵族子弟,此刻正拿着刚学会的汉字卡片,对着同伴比划:“你看,这是‘棉’,就是咱们穿的棉布的‘棉’!”
云伊岭站在教室窗外,看着孩子们围在一起互相教认字的场景,嘴角忍不住上扬。李秀才拿着新整理的课本走过来,笑着说:“夫人您看,这些回纥孩子学得多认真!才半个月,就认全了两百多个汉字,连算术题都能算对大半了。”
“他们愿意学,咱们就得好好教。”云伊岭接过课本,指尖划过扉页上“中原与回纥常识对照”的标题,“把这些常识编进课本,孩子们既能学知识,也能多了解彼此的文化,以后相处起来更亲厚。”
正说着,教室门突然被推开,一个中原男孩跑出来,拉着云伊岭的衣角急切地说:“夫人!阿古拉突然肚子疼,脸都白了!”
云伊岭心里一紧,立刻跟着跑进教室。只见阿古拉捂着肚子蹲在地上,额头冒冷汗,脸色苍白得吓人。她连忙蹲下身,轻轻按了按阿古拉的腹部,又摸了摸他的额头,沉声说:“像是吃了生冷食物闹的肠胃疼,得赶紧找大夫。”
可边境只有一个老郎中,还住在十里外的镇上,一来一回怕是耽误时间。云伊岭想起西域商盟的商人常用草药治病,当即让人去请哈立德带些常用药材来,自己则先让学生端来温水,给阿古拉揉按腹部缓解疼痛。
没过多久,哈立德就带着一个西域医士赶来,还拎着一个装满草药的布包。西域医士仔细查看了阿古拉的症状,从包里取出几株晒干的草药,用石臼捣成粉末,冲温水给阿古拉服下:“这是西域的‘甘松’,能治肠胃绞痛,喝下去半个时辰就会好。”
果然,半个时辰后,阿古拉的腹痛就缓解了,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他拉着云伊岭的手,小声说:“夫人,谢谢你们……要是在草原上,我得疼一整天才能好。”
看着阿古拉感激的眼神,云伊岭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边境百姓和西域、回纥商人越来越多,看病却很不方便,不如在贸易市场旁开一家医馆,让中原郎中、西域医士一起坐诊,既方便大家看病,也能交流医术。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骁途和哈立德的支持。骁途让人在贸易市场东侧收拾出两间宽敞的屋子,哈立德则从西域带来了不少珍贵的药材,还邀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西域医士长期驻守。云伊岭又请镇上的老郎中坐馆,还让学堂里学过算术的孩子帮忙记录病人信息、整理药材。
医馆开张那天,百姓和商人们都来凑热闹。老郎中坐诊中原病症,西域医士则用草药和针灸治病,两人还时不时凑在一起讨论病例——有农户得了风寒,老郎中开了驱寒的汤药,西域医士则加了一味西域草药,说能让药效更快;有西域商人水土不服,西域医士扎针缓解症状,老郎中又教他用生姜煮水喝,预防后续不适。
没过几天,医馆就成了边境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不仅百姓常来问诊,连巡逻的士兵得了小伤,也会来医馆包扎。有次,一个回纥牧民的孩子得了咳嗽,吃了几副中西结合的药就好了,牧民特意牵来一头羊送给医馆,感激地说:“你们的医馆救了我的孩子,这头羊你们一定要收下!”
云伊岭笑着拒绝了:“我们开医馆是为了帮大家治病,不是为了要东西。您要是真想谢我们,就多跟孩子们讲讲草原的故事,让他们多了解了解回纥。”
牧民听了,连连点头,后来真的常来学堂,给孩子们讲草原上的狼群、马头琴的传说,还教孩子们唱回纥的民歌。孩子们听得入迷,常常围着牧民问东问西,中原与回纥的文化,就在这一问一答间悄悄融合。
这天傍晚,云伊岭去医馆查看药材储备,刚进门就看到老郎中和西域医士正凑在一起,对着一本草药图谱讨论。老郎中指着图谱上的“当归”说:“这味药在中原常用,能补血活血,要是和你们西域的‘红景天’搭配,治高原反应效果更好。”
西域医士连忙点头,在图谱上记下:“我回去就把西域的草药图谱带来,咱们把两种草药的用法都记下来,以后治病更方便。”
云伊岭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她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渐渐亮起的灯火——贸易市场里,商人们还在忙着交易;学堂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刚落下,又传来了回纥民歌的旋律;医馆里,药香袅袅,暖了人心。
骁途不知何时走了进来,从身后轻轻握住她的手:“你看,咱们的边境,越来越像个大家庭了。”
云伊岭靠在他肩上,望着远处星空下的边境,轻声说:“是啊,有学堂教知识,有医馆治病痛,有商队通往来,大家不分中原、西域、回纥,都是一家人。以后,咱们还要把这‘家’守得更好,让所有人都能在这里安心生活。”
夜风拂过窗棂,带来了药香与远处的欢笑声。云伊岭知道,边境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每一个温暖的瞬间,都在为这片土地的繁荣,添上最动人的一笔。
喜欢锦绣逆袭:从金牌保险顾问到将军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锦绣逆袭:从金牌保险顾问到将军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